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记者》读者调查”活动共回收到问卷1003份。为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合作,本刊将回收的问卷按收到时间统一编号,采用摇奖方式产生了65位获奖读者。一、二等奖获得者的奖金已按地址寄出。考虑到读者已办妥订阅1994年《中国记者》杂志的手续,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读者: 《中国记者》创刊已经80余期了,几年来,本刊得到您很多关怀和支持,编辑部同志对此深表谢意。为了听取读者们对《中国记者》的意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更好地为全国新闻界服务,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请各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意见和建议填写出来并寄给我们。我们渴望听到读者的声音。为了感谢各位的支持和合作,所有返回问卷将统一编号,截稿后摇奖产生一等奖3名,奖金各300元;二等奖12名,奖金各100元;二等奖50名,分别赠阅1994年全年《中国记者》杂志;其他所有参加者均可获得一份纪念品。对于读者提出的好建议,我们将在明年本刊第一期的《读省寄语》栏中择要发表。此问卷复印有效。返回问卷时请寄: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邮编100803。截止日期:1993年11月15日(以发信地邮戳为准)。  相似文献   

3.
一、文摘的魅力没有人怀疑,原创的作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可是人们又不能不承认,被称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读者》,是一份文摘月刊。2000年英国出版的国际期刊年鉴里面,《读者》的发行量排在世界综合类期刊的第四名,第一名则是美国的《读者文摘》。上海《报刊文摘》,是一份新闻文摘周报,发行量达100 万份,其影响也远远超过一些全国发行的新闻报刊。对于有阅读习惯但时间又不充裕的人来说,欣赏文摘类报刊是最佳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多年来,不管报刊市场竞争怎么激烈,《读者》、《报刊文摘》、《小说选刊》等文摘类报刊始终走红。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文摘类报刊或文摘类版面已发展到8000多家,仅北京就有2000多家。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5,(Z1)
来自兄弟报刊的信息(六则)据报刊管理权威性的刊物《中国报刊月报》1995年第2期报道,今年全国有21种期刊发行量突破百万册。排行如下表:1995年发行量超百万册地刊排行表据《中国记者》杂志1995年第2期报道,由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与新民晚报社共同举...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系统地了解《湖北日报》读者队伍的基本状况和他们的阅读要求,进一步改进报纸工作,湖北日报社于1994年八九月间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读者问卷调查活动.这次调查采取在报纸上公开刊登问卷,完全由读者自发填写寄回问卷的方式,没有运用任何组织手段.结果,在20天里,我们共收到有效答卷10988份,据此测算,《湖北日报》的读者群已超过540万人.返回的问卷中,有来自外地22个省、市、自治区的64份,占总数的0.58%;其余10934份问卷均从省内各地返回,而且问卷返回的情况与本报在当地的发行情况基本一致.因而,可以认为,这次问卷的统计结果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能够反映本报读者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第一个以记者为嘉宾的新闻性访谈栏目——《记者档案》开播两周年暨节目播出100期之际,中国记协国内部和安徽电视台于10月24日在北京联合召开研讨会。来自中国记协、中央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中华新闻报》、《新闻出版报》、《文汇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中央和省市多家报刊的记者,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立 据《文汇报》报道、由《少年报》社、《上海中学生》报社、《家庭教育时报》编辑部、《上海教育》期刊社、《上海康复》杂志社以及《中国教育报》上海记者站6单位组成的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日前宣布成立。该总社目前拥有3报7刊,期发总量达300万份。该总社的成立,对于调整上海报刊结构,提升报刊质量,增强教育报刊的社会影响力、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记者:目前,许多报刊出现了“滑坡”现象,听说(《资料卡片》今年的发行量却上升了,请介绍一下详情。郝耀华(《资料卡片》杂志社总编辑):《资料卡片》是一份资料性文摘半月刊,问世只有6年,在我国的刊林报丛中不过是一株新苗。前几天看到一个统计数字,今年我国95%的报刊发行量下跌。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刊物通过邮局的征订份数比去年下半年增长72%,加上自办发行部分,发行量可达20万份以上。这使我们感到欣慰,也增添了办好刊物、回报读者的信心。记者:现在报刊发行成为各家报刊的主要议题。不少报刊为了刺激发行量出招设法,掀起了“发行大战”,请问贵社有何诀窍? 郝耀华:当前出版界确实面临着种种挑战,作为  相似文献   

9.
1922年9月13日,随着《向导》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报刊史上第一份中央机关报.这份每周三出版的周报,一经出版就以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群众斗争为己任.设有《中国一周》《世界一周》《通信》《读者之声》《什么话》等专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2015,(2):1
《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拥有广泛读者,在业界、学界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中国记者》"文字摄影并重、国内国际并重",与传媒同步,与记者同行。《中国记者》杂志每月一期,每期定价人民币12元,全年144元。《中国记者》历年精装合订本(1990-2014)。年册每套150元。可选择订阅方式:1.所在地区邮局订阅《中国记者》杂志。邮发代号:82-832.《中国记者》发行部订阅。本刊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邮政编码:100040发行部地址:北京市宣武门外大街甲一号A座9层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报刊部发行部邮政编码:100803发行热线:010-63073532 010-63074337 13366370191开户名称:中国记者杂志社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2001年曾经是中国体育报刊的黄金年,那么,2005年就是让它们不寒而栗的“黑洞”年。这一年,残酷的市场吞噬了一家又一家体育类报刊,与往年不同的是,被吞掉的不是“虾米”“小鱼”,而是曾经在市场大潮中游刃有余的“大鱼”。今年7月辛酸告别读者的《球报》发行量最高纪录曾经高达100多万份,而8月份黯然退出市场的《南方体育》尽管背靠财大气粗的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但最终也难逃厄运。几年前曾经对体育报刊抱有复杂情感的中国足协“掌门人”阎世铎曾说:“现在全国有7000多名足球记者,如果一味要把中国足球扒光、搞臭,你们将来也面临着再就业的危险。”尽管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阎世铎把中国足球搞得无法让人恭维,但是他对中国体育报刊前景的评价却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须知,那个时候全国体育报刊正得意洋洋、踌躇满志。而短短几年过去,体育报刊的生存状况已被阎世铎不幸言中了。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记者》报道:国家邮政局报刊发行局在1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透露,2001年中国有11家邮发报刊发行量超百万份。这11家中有6家报纸,包括《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另5家刊物,包括《半月谈》。《故事会》和《知音》等。目前,中国正式发行的报刊1万余种,其中交邮政发行的有7100余和,占70%。  相似文献   

13.
万种报刊,万般风采 在千年之交的竞争舞台上,报刊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报刊抢滩战风烟四起。报刊广告词作为报刊竞争的“心理武器”已受到广泛重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份优秀的报刊广告词,往往是作者几经思索、刻意求精而成的。 《经济日报》的广告词含意隽永,具有大家风范,令人荡气回肠,又善解人意,暖人肺腑:“《经济日报》──读者的挚友;读者──《经济日报》的主人。”这种独特的表达形式,揭示了报纸与读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表明了读者在《经济日报》中的重要位置。《家庭保健报》的广告词富有哲理,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4.
纯粹当天新闻、16个版轻快阅读。8月5日下午4时半,《新民生报》就以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风格,与广大读者第一次亲密接触。 在延安路银泰百货旁的报刊零售亭,记者看到,短短20分钟内,首批上报摊的40多份《新民生报》被一旁等候已久的读者一抢而空。独特的版面风格,加上全面及时的新闻报道,使得《新民生报》刚一问世就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刊的纪实特稿(有人称之为“大通讯”、“社会纪实”“、新闻纪实”等)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全国数百家报刊都以一个、两个甚至几个版面刊登这类常常让读者耳目一新的纪实稿件。在这种读者阅读大量需求下,这类版面以特有的亲和力直接刺激到了报刊的影响力和发行量。在这当中,以纪实特稿为主的杂志《家庭》《、知音》的发行不断扩容,相继增加了“下半月版”、“月末版”,而以“每天一个特稿”而在全国新闻界打出声势的《华西都市报》则先后与国内40多家媒体及全国特稿记者的关注……时至今日,仍有报刊在做特稿的文章:就…  相似文献   

16.
屡见报刊上有“读者是上帝”的提法。仅以《中国记者》1991年第12期为例,就出现两处。第43页:“真正把读者当作上帝”;第48页:“这个上帝只能是读者”。把读者尊为“上帝”,本意大家都理解:无非是强调办报办刊的群众路线,增强读者意识,尊重读者意见,把报刊办得更加贴近读者,更受读者欢迎。但是,如果对这一提法细细品嚼一下,便感到有些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7.
(特约记者许万全)“进一步增强了改进报纸宣传工作的紧迫感!”这种压力和动力,来自《湖北日报》10998份读者问卷调查。湖北日报社近期组织了,这次活动,集中20天时间,在报上公开刊登问卷,分类设项,由读者自由填写。统计结果表明,此次问卷调查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正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妇女运动蓬勃开展,女性社团、女性报刊是妇女运动开展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女性团体达40余个,女性报刊达30余份。如女性社团有中国女学会、共爱会、女青年会等;女性报刊则有《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等。北京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北京女报》和妇女社团"中国妇人会"  相似文献   

19.
高方 《传媒》2015,(20)
本刊讯(记者 高方)9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2015年中国"百强报刊"入选名单.《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99种报纸入选"百强报纸"推荐名单,《求是》《读者》等100种期刊入选"百强社科期刊"推荐名单,《细胞研究》《中国国家地理》等100种期刊入选"百强科技期刊"推荐名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出席发布会并为入选报刊代表颁发证书.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1月13日,我与王农合写的《韩国慰安妇与她的中国儿子》在《金陵时报》星期增刊发表后,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该文先后被《报刊文摘》、《羊城晚报》、《合肥晚报》、《福州晚报》等多家报纸转载,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汇款,对李天英老人的命运表示关注、对中国农民的代表——李少林表示敬意。有位读者在来信中表示,这篇报道犹如一阙清新的奏鸣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通过对这一事件的采访,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除了具有新闻敏感的素养外,还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