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是燕山大学高教课题“外语教学知识·能力·素质三合——培养模式”的前期研究结果,主要是对外语教学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三合——培养模式的前瞻性理论探讨,其核心是有关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包括语言素质和文化素养两大部分。全文由四部分组成:①外语教学现状分析;②关于借鉴国外教育学界主流教育模式问题;③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因素;④外语学习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移动学习下的外语远程教学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动学习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远程教育形式,它在外语远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分析了外语远程教学的环境要求,研究并探讨了移动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及移动学习下的几种外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外语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针对军校工科新生特点和听力单项语言技能的特性进行问卷设计,对4所军队工科院校的320名本科新生的自主性英语听力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严雪红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110-114,1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竞相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对中小学外语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进行了收效颇丰的外语课程改革,其改革具有如下特点:外语教育观念的转变颇大,对课程的重视度提高;开设的外语语种较以前更加丰富,并且随着形势而变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生动活泼,重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课程评价科学化;重视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比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可以从中得出以下启示:科学定位外语课程的价值;出台积极的外语教育政策;建立完整的外语课程指导框架;实施有效的外语教学和学习策略;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外语的渠道;重视外语教师教育,提升外语教师的综合能力;完善外语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语言实验室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实验室在语言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语言实验室在定义、构成、作用和特点等方面发生着质的变化。同时,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也对语言实验及语言实验室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教育信息技术和语言实验室的发展着手,试图用系统理论、现代语言学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理论来重新审视语言实验室,并对语言实验室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离不开国外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ALL)研究的借鉴和启发。从库恩范式(Paradigm)概念出发来理解CALL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外语教学的范式就开始部分地发生转换了。机助外语教学从整体上,就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技术化外语教学的范式转向。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生态化整合使CALL研究从辅助技术蜕变成新型的学科教学论——外语教育技术学。  相似文献   

7.
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双语教学极其重要。国外的新工具、新方法以及软件外包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在软件开发领域进行多语言教学的迫切需求,集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多门核心课程应用了双语教学,作为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布置外文任务书、提供预设计外文范例和课程设计双语答辩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吴波 《怀化学院学报》2013,(10):127-128
博士生的第二外语教学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一环。然而,博士生的二外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却并未得到普遍的认识,课程的具体教学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规范的教学方案与符合校情的教学规划等实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博士生培养的最终质量。因此,认真分析教与学的现状,拓宽适合工学、医学类博士生培养的日语教学新思路,探讨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博士研究生日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外语的关键,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家庭教育三个方面都离不开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培养学生自觉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电影作为独特的文化载体,自身承载着丰富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能带给观看者经久不忘的文化体验。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电影纳入外语教学体系,运用文化体验和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成果,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使电影教学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要实现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其中心环节就是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为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外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建构自主、合作、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外语教学理论目前是我国外语界比较热门的外语教育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为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石,也为建构我国本土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本文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概念,并探讨了社会认知理论对我国大学法语教学的启示——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注重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语教学方式是以班级整体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抑制了其潜力的发挥。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结合外语教学现状,从教学方法与学习风格匹配、学习策略与认知规律相容、内源性学习动机与外源性学习动机整合、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这四方面探析了外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欧洲语言档案》的产生、发展和实施的阐述,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实际,就如何通过培养学习者的外语自我评估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动机、外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455 名本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和外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测查,将教育心理研究中的动机构成因素和外语教学研究中具体运用的外语学习策略结合,探讨了学习动机、外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外语教学和审美教育的相关理论,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艺术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论证外语教学艺术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是教育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一项教学原则 ,学生入学英语水平较为薄弱的高校应在这一原则的具体贯彻实施过程中运用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 ,有效地构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体系 ,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学习情感以及系统的支持作用 ,前者为学生学习的发动机 ,而后者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学习策略研究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心理学对人类自身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也从"教"转向了"学",从以往侧重研究教学方法转移到研究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策略,以及这些特征和策略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语言学习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和应用语言学领域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即对外汉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系统探讨语言学习策略,可以全面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启蒙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幼儿外语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年龄及心理特点,幼儿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习得经验。幼儿天生就有习得语言的能力,也有其学习语言的敏感期与关键期。作者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八种帮助幼儿学习外语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建议成年人在幼儿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幼儿的自然特征和学习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幼儿学习外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for learning in Tanzania’s secondary schools. While most studies recommend the use of a familiar language for instruction, the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 in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anzania has been maintained. This has many consequences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student dropout. Presenting a study carried out in the semi-rural areas of Dar es Salaam region in Tanzani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LOI) contributes to school dropout. It postulates that the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anzanian secondary schools hinder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The study’s findings, drawn from exploratory and qualitative narrative research, indicate that, notwithstanding the presence of several other factors, the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 as LOI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student dropout. The use of an unfamiliar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contributes to students’ lack of interest in and disengagement from learning, which ultimately pushes them out of the school system. This is because students usually perform poorly when an unfamiliar language is used as the language of examination and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 The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the voice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ot in consonance with 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n ide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Student dropout from secondary education caused by an inappropriate LOI leads to myriad further problems which, in turn, negatively affect realisation of the SDGs in Tanzania. This article, therefore, concludes that LOI needs to be strongly factored into the development agenda. In order to ensure equitable access to quality secondary education, as required by SDG 4, the Government of Tanzania needs to adopt a language policy that promotes effective teaching and equal access to qualit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