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的一生是力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一生。他说,“执一不二,光知守不知变,不求变,不善变,是极不适宜于做人之道的”。(《叶圣陶集》第11卷第294页,以下,凡引自本书者,只标卷数与页码)他还强调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创造”,要“日新又日新”。这完全是出于他的丰厚的学养和深刻的体验。作为一个文学家兼教育家的叶圣陶,不仅有着“文学是人学”的理念,更有着“语文教育也是人学”的机会。既然如此,文学和语文教学的共同点在于不能没有创新性,否则,文学就没有生命力,语文教学也就没有…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二十世纪对形象思维的研究,当然并非始于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时期,即使不将世纪之初梁启超(饮冰室诗话)(1902-1907)”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讲的人情“于其所怀抱之想象,所经阅之境界”“和盘排出,彻底而发露之”;“陈(主要是反映论)的解释.必然会走到绝路,从根本上取消形象思红k所以,这一时期即使有人坚持有形象思维,著文反驳见解也因跳不出这两个框架而不可能有大的改观。我们所以要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介绍我国形象思维研究的新进展,无论从本书宗旨或是认识与科学水平上讲,反面地说便是这么一个教训。一、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语文》2007年第26期上有陈国宇老师的《从创新角度解读(游褒禅山记)中的重要思想》一文。文章认为,王安石明确提出,人要能至“此险远”见“非常之观”,即取得成功,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不能无物以相之,即应该有物相之。并对三方面因素作了深刻细致地分析,读后受益非浅。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我多次教此文,每每把“余有叹焉”一部分所阐发的作者的思想作为重点。细读原文,就可以发现,陈文对王安石关于成功因素的归纳似乎还缺少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作者反复强调的.“不随以止”“不随以怠”,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应当是成功(欣赏“非常之观”)=志+力+恒+物。  相似文献   

4.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年小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的确,人都必须学而知之,读书是求知的必由之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跬步斋读思录》是学术随笔的汇辑。作者游思于文林,有感而发,既有读书育人的心得、外出访学的随想,也有针对时风的杂感、学术研究的新见。与学术论文的洋洋洒洒、深沉厚重相比.它短小精悍、轻松自然,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睿智的思想火花。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本书记录着“读书作文之路上的‘拾零’”,  相似文献   

6.
才思 《成才之路》2014,(20):I0001-I0001
一、教师的层次(1)字之师。教学生如何学课本,学书本知识,基本是只求分数,不求其他。至于学生的健康、道德、修养、自救、勤奋等人生极为重要的东西一概不予关心过问。(2)事之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最大的能力不是读几本书的能力,也不是考试得高分的能力,而是谙熟世事、透悟人生的能力,事之师就注意引导、培育学生形成这种能力。(3)人之师。这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人之师即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品德、有才能、有修养、有情趣、有良好心态的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圣人、愚人少,更多的人要么是德大于才者,要么是才大于德者,在没有圣人的情况下,宁用德大于才的君子,也不用才大于德的小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首先要求你是一个素质全面、学识丰富的人。其次是要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最后是找准学生“成人”与现在国家的成才标准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我刊在春意盎然中迎来了“发了些新芽”的第2期。此处所言“发了些新芽”是指我刊同仁在版面资源管理和栏目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对于期刊人来说,期刊的版面资源就如同一个国家的矿产资源一样重要,在入世之后,加强对版面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刊提出了“惜版如金”的口号。所谓“惜版如金”,从大的方面说,就是期刊不载无矢之文(不解决任何问题的空泛之文)、无见之文(无个人独立见解的人云亦云之文)、无新之文(毫无创新之文)和无矩之文(不遵守学术规范之文),要求作者“惜墨如金”,为文要精,成句要简;从小的方面说,就是期刊人应加强对封面、扉页和补白的充分利用,小天地成就大文章。在栏目建设方面,期刊人都在努力地走从专题到问题再到课题的道路,变学术期刊职能——反映学术研究最新动态为引导学术  相似文献   

8.
形式主义中的“陌生化”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些观点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共同的求新目的使得“陌生化”和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始盛终衰”的文体演变观有着相通之处,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隔”与“不隔”之区别全在于境界,而“陌生化”力图通过扭曲变形,让审美感受增强。审美感受过程越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由此而来的“陌生化”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也有着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屈凤英 《现代语文》2006,(9):80-80,47
阅读,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学者们推崇之至。宋代大学者、大作家苏轼曾指出:“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他很正确地指出,从孔子以来(其实也应该包括孔子之前),凡有学问、有知识的人,都离不开广泛地阅读。而朱熹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更是把阅读作为“为学”的根本。直至今日,我们对阅读重要性的体会愈来愈深刻了,而文学作品的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课文是这样注释的:“句读的不解,疑惑的不明白”。很显然这儿把“之”字理解成助词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欠妥。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之”字的用法。“之”的第一种用法是作动词,意思是“到……地方去”。如:“吾欲之南海”。意思是“我想要到南海去”。(《为学》)“之”的第二种用法是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如: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②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③学而时习之,不…  相似文献   

11.
余华的《兄弟》(上部)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文革”中的故事,作者在该书“后记”中说,“文革”时期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而观其其他作品,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也都或多或少涉及“文革”。那么,这是否足以说明《兄弟》这部书是为了揭示“文革”中的假丑恶现象,或者是对人性恶在非理性时代的总爆发及其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反思?抑或更直接地说是为写“文革”而写“文革”?不,我认为不是。  相似文献   

12.
吉辛说有一些值得为之早起而读它的书,这样的书帮助我们忘却周围随处都有的无聊或恶意的闲谈.并且教我们对“有这样好的人在其中的”世界寓予希望。《甘地自传》于我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书。并且。照孟子所言。人在夜里荡涤白日所为后静息下来的心灵,以及他在天刚亮时所接触到的平旦之气都是清明的。那么,以一种清明如洗的心境去读一本书,不啻也是给这本书一种它应得的尊敬。反过来.这本书又助一个人开始新的一天.使他的清明之气也许在整个白昼的纷扰喧嚣中不会丧失太多。所以,甘地每日必早起赤足诵读《薄伽梵歌》,这种简单的日课其实极含深意。《甘地自传》的风格朴素无华,这使我想到,如果作者到了毫不考虑文字、风格的时候,一定是他感觉最接近真理的时候。这时候他只是努力想把这真理说出来,使这真理象对他呈现一样对我们呈现。我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时也有这种感觉,这位老人好象只是在说:“人啊,我爱你们,你们怎么竟会不明白如此简单明了的真理呢?”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教师博览》2010,(2):17-17
长沙(祖籍浙江诸暨)金岳霖先生,他一生只写了三本书,很少人看得懂,但他的逸闻趣事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有人以“笃实、软弱、真纯”六字描摹金岳霖,庶几近之。他的性格中还有超脱人间烟火的道家气息、名上风范,高洁又高雅。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世纪回眸与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中国学史,自20世纪之初诞生以来,已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总体来,它在梳理中国学五千年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性方面之成败得失,应该给予比较公正的历史评价。其功绩有三:一是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二是初步理清了中国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三是初步再现了中国学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其失误有四:(1)学史观的时代局限性;(2)学史研究方法的线性思维模式;(3)学史撰写内容的陈陈相因和乏个性化;(4)学史哲学的理论匮乏性。新世纪的中国学史学科建设,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四点;一则加强学史观念的现代转换与学史哲学的理论建构;二则提倡学史研究和撰写的个性化与学史教学的学术自由化;三则注重中国学史学科研究史的研究,客观地评价20世纪中国学史研究和教材都市的历史功过与成败得失,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中国学史学科建设予以科学性的展望;四则加强中国学史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体系及取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能力不同于心理学中的“人类生来就有的潜能”,不同于哲学和社会学中的“一般能力”,也不直接等同于普通教育学中的认知能力或智力,它是个体在一般素质与具体工作情景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具体的“职业能力”、相关的“学术(学科)能力”和“普适性能力”。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能力观正由“学术能力观”向“职业能力观”转变。  相似文献   

16.
人物传记类     
《成吉思汗传》 朱耀廷著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中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统一蒙古草原;二是南下伐金;三是进行西征。本书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成吉思汗的这些主要业绩,并对如何评价这位历史人物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西征”问题上,据理批驳了“彻底否定”论和“黄祸”论。 《朱熹传》 陈代湘著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1997年) 朱熹,有人尊他为圣贤,有人斥他为封建卫道士,本书作者则还他以鲜活的“人”的面目。全书以三十五万余字数,再现了传主激越的诗情,超人的智慧,缠绵的爱情,以…  相似文献   

17.
榜上有名     
1号作品:《我向妈妈学语言》作者:严永娟通联:(457000)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五中学初二(2)班作品中的黄金片断:春天来了,杨柳长出嫩芽。我对妈妈说:“妈,你看杨柳吐芽了。”我很得意,心想:这“吐”字用得不错,把杨柳拟人化了,妈妈肯定不会想到。可妈妈说:“是啊,杨柳爆青了。”啊?我顿时觉得妈妈的“爆青”比我的“吐芽”好上几百倍。不但“爆”字把春风中杨柳的活力给表现出来了,“青”字还说出了杨柳的颜色。而我的吐芽,一是没有色彩,二是“吐”也没有“爆”那么有生气。显然没有妈妈用得准,用得好。妈妈…  相似文献   

18.
扼腕惜稼轩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一生的词作,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有词评家赞:“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相似文献   

19.
一 文史哲不分家,是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钱穆先生就认为:“中国人好求通,为学亦然”。“欲深通中国之文学,又必先通诸子百家”。(《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第231、230页)这一传统一直到“五四”那一代巨匠都未曾断过。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如:院系调整,也有时代思潮影响的原因,如:思路狭窄),文史哲分家了。不仅文史哲之间分了家,各家门内也越分越细。单看文学,即有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之分,在这  相似文献   

20.
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仅是一个好“导演”,也是一个好“演员”,还是一个好“工匠”,更是一位“慈母严父”。在代班主任的这段时间里,我觉得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各方面得以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教师要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孜孜不倦地去“琢”那些无暇的“玉”,使他们成“器”,这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在此就这学期所抓主流及效果,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