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板桥具有很浓的田耕情结.他认为农工商士,农夫第一,因为农民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郑板桥还认为农民起早贪黑,是四民中最为劳苦的,所以郑板桥极力主张平等宽厚地对待农民;此外,郑板桥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非常熟悉,既体验到农民的劳作之苦,也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乐趣.他很想念农村淳朴的生活,在官期间,不仅常常深入农村了解民间疾苦,还常到农村去寻找生活的意趣.  相似文献   

2.
3.这天,秀才到学堂找郑板桥,说是前晚月明之夜.出外赏夜景.见塔顶有一老鹰.之后得一上联:“鹰歇塔顶,月照鹰,影移鹰未移。,让郑板桥时下联。 4.郑板桥批微一笑,头一歪.恰见西边高琦上叭着一只大花猫,正一动不动盯着一只飞斧的蝴蝶.便 5.秀才见郑板桥小小年纪竟能将自己没能作出的下联对得知此工整,不由一惊,但仍表现出一副不质一顾的样予。卜卜随口吟出下联:“猫伏琦头,风吹猫.毛动猫不动。”郑板桥吟联劝狂生@心源 @孟春 @孟盈旭  相似文献   

3.
1.郑板桥(1693一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清书画家、文学家,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对联拜师  相似文献   

4.
"难得糊涂"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的一幅著名的匾额.它代表的是一种处世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当遇到孩子们说谎时,与其声色俱厉、大发雷霆,不如学一回郑板桥,"糊涂"一次.  相似文献   

5.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一天夜里,郑板桥躺在床上,忽然听见窗外响起轻轻的脚步声,接着窗纸上就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心里好笑,一定是小偷光顾我的穷家来了,可我家又有什么值得你偷呢?于是,郑板桥便对着窗外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小偷听见吟诗声,就屏住气躲刘屋檐下.过了一会儿,见没什么动静,小偷又猫着腰窜到门前。郑板桥听到脚步声,知道小偷还没走,又吟了两句诗:“读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无半根。”小偷听了之后,明白这家主人是棵干竹子,榨不出什么油水来,只好自认晦气,转身要溜。郑板桥看见小  相似文献   

6.
趣人趣事     
<正>郑板桥巧戏土财主为了给老母亲祝寿,一位土财主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来客坐满了客厅。土财主忍痛花100两白银请郑板桥来写寿联。郑板桥打算用这些白银来救济难民。来到现场,堂上早已备下文房四宝,郑板桥挥毫写道:"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客满门。"看到郑板桥的寿联,这位土财主面露愠色,向郑板桥低语道:"我请你来  相似文献   

7.
一、郑板桥妙诗祝寿郑板桥名燮,是清代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有一天,郑板桥到一位姓陶的朋友家去祝寿,正逢滂沱大雨。他一进屋,主人就捧出文房四宝,请他写些贺词之类。郑板桥也不推辞,挥笔就写下“奈何”两字。人们围上来看,却不解是何意。郑板桥接下去又写下两个“奈何”,众人哗然,主人神色也很尴尬,不知郑板桥搞什么名堂。正在群情疑惑之际,  相似文献   

8.
郑板桥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郑板桥身上充分体现了自信、自豪、自强的人格特征,同时也体现出郑板桥尊重他人,敬重他人、爱护他人的仁者之风。特别是郑板桥瘦己谦退,不与人争的美德,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9.
清朝中期,古城扬州集结着一个画家群.他们在艺术上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同时重视人品、学识的修养,提倡把诗书画印熔为一体,使作品成为绘画艺术的“交响乐”.在中国绘画史上,这个画家群被称为“扬州八怪”.在这“八怪”中,突出的又当首推郑板桥.但历来对他的书画艺术研究颇多,而对他的印章所构成的诗书画印“四美”研究略少.其实,郑板桥的印章艺术,如他的诗书画一样,同样达到了奇绝的境地. 郑板桥的印章,大约有一百余方,一部分是他自己亲手所治,一部分是由吴于河、高凤翰、朱青雷等人代刻.(因篇幅的限制,郑板桥的印章未一一列出)关于这个问题,以前有三种说法:一是“皆出沈凤、高凤翰之手”;二是“半出沈凤、高凤翰之手”;三是“大半为朱文震所刻”.据史料记载及新近发现的郑板桥佚文《板桥先生印  相似文献   

10.
读郑板桥     
在中国历史上,郑板桥是一个并不算大的人物。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清代有几个皇帝,也不知道什么"扬洲八怪",却记住了一个名字:郑板桥。郑板桥出生于扬洲兴化的一个书香门弟,早年家道破落。青年时期的郑板桥在勤奋读书、  相似文献   

11.
倪培森 《初中生》2007,(10):26-27
"难得糊涂"一词是由清朝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首创的.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因诗、书、画皆工,人称"三绝".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声誉最高的一位,他天资奇纵超越流辈,诗、书、画有"三绝"之誉.他又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然而却只做了个七品官,一生故事不少. 郑板桥的画,声誉很高.但据传说,他从不给权贵作画.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号.若说起被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还有如下一段神奇的故事. 郑板桥在山东任县令期间,一次游览莱州的云峰山时,本想观赏其山中郑文公碑,但因时辰已晚,便借宿于山中一茅屋中.茅屋主人是一位自称“糊涂老人”的儒雅老翁,屋中还陈列一方石质细腻、镂刻精良的桌子般大小的砚台.翌日晨,老翁请郑板桥题字,并声称要刻于砚背.  相似文献   

14.
古诗趣事     
奈何祝寿清朝的郑板桥不但善画,而且善诗词。一次,扬州郊外有位陶员外六十寿辰,郑板桥与大家一起前往祝寿。这天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来到陶员外家,众人纷纷邀请郑板桥写诗祝寿。郑板桥挥笔写道: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众人一惊,这哪里是祝寿诗!但见郑板桥继续写道: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顿然使诗的主题突出,成为一首上乘佳作,大家齐声称赞。  相似文献   

15.
郑板桥贺寿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有一次,他的一位姓陶的朋友过生日,郑板桥前去贺寿。怎奈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郑板桥又迟到了,好不扫兴!宴后,主人捧出文房四宝来,  相似文献   

16.
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样式,有清一代是楹联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以郑板桥为代表的一批楹联大家。本文从郑板桥的题竹联、题茶联及其楹联的美学价值三个方面,论述了郑板桥楹联的成就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浪淘沙·和洪觉范潇湘八首》是郑板桥80余首词作中一组重要的写景抒情词,从此组词作的创作背景切入,继而通过对郑板桥思想性格的梳理,揭示出郑板桥寄寓于此组词作之中的"仕与隐"之矛盾。  相似文献   

18.
被人誉为画、诗、书三绝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1693 ̄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郑板桥自幼聪颖,性格落拓不羁。早年家境贫寒,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除了做过十来年七品芝麻官之外,其居官前后,均在扬州卖画为生。有《郑板桥集》存世。郑板桥的家训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外做官时写给堂弟郑墨的16封家书中。郑板桥52岁时才生了一个儿子,自己又在外做官,所以他对家人和幼子的训诲都是通过郑墨进行的。郑板桥在为刊行家书所撰写的《十六通家书小引》中说:“几篇家信,原算不得文章,有些好处…  相似文献   

19.
《少年读者》2009,(1):79-79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  相似文献   

20.
1.指出下面的材料中所提炼出的观点(论点)最为准确的一项。材料一:郑板桥的堂弟写信给他,说其子欲养鸟解闷。郑板桥思索再三,认为少年养鸟不妥,便回信说,养鸟莫如种树,种树能引来众鸟栖身。下列提炼的论点中最准确的一项是:A.远水救不了近火。B.救人应在急难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