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而提出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荣誉造假、城乡差距拉大以及谋求他利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新思考。将高考加分政策概括为以下几类,进而提出了细化补偿性加分政策、缩减鼓励性加分政策以及取消照顾性及政策性加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教育效能,福利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纷纷改革教育。作为高福利国家的瑞典,针对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自由化改革;与此同时,瑞典政府从公平机会、公平对待、公平结果三个方面促进教育公平,采取多种措施评估与监测教育公平程度。政策演进中出现的问题,预示着瑞典教育公平发展政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国家和社会追求的价值观.与普通教育相比,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更备受关注.本文力图从教育公平的三个环节:起点、过程和结果来讨论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以提出完善特殊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政策能否体现平等的理想“、“政策是否具有公平性“、“政策是否能够保证实现公平“等问题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政策的公平性与个人意义上的公平密切相关,但它不同于个人公平,它解决的是国家与社会意义上的公平问题.由于现代国家具有强烈的公共性,在政治法理上,现代国家及其政府被认为是一种接受全体公民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它要对全体公民及其利益负责,因而,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从这样的逻辑出发,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就应该被理解为: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就是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与教育公平强调机会、结果与状态的公平以及侧重于社会意义相比,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一种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发展过程,是为了达到教育公平的目的,对相关政策、条件和资源的合理掌控与调配,因此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具有政策、运作、机制层面上的意义.同时,教育的均衡发展强调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密切联系,与国家的竞争力、社会的整体和谐、社区的包容与全纳密切相关.本文从全纳教育、建立积极的福利社会、起点公平等方面对英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非常明确地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意甚明,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国家应当以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因此,必须深化对教育公平特别是对促进教育公平这一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国家政策能否体现平等的理想”、“政策是否具有公平性”、“政策是否能够保证实现公平”等问题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政策的公平性与个人意义上的公平密切相关,但它不同于个人公平,它解决的是国家与社会意义上的公平问题。由于现代国家具有强烈的公共性,在政治法理上,现代国家及其政府被认为是一种接受全体公民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它要对全体公民及其利益负责,因而,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从这样的逻辑出发,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就应该被理解为: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就是教育公平。1我国教育政策现存的公平性问题追求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是当今人类社会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平等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教育利益分配中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条件和发展资格认定等方面的分配的不公平。根据其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把这些不公平归纳为四种类型:①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差异导致的不公平,如城乡之间、东部教育与西部教育的差异等;②教育政策与制度规则本身的缺失导致不公平,如电脑派位制...  相似文献   

8.
美国"肯定性行动"作为一项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政策,在美国教育公平的争论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本研究认为,影响人们对肯定性行动政策基本态度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利益或组织归属,而是不同群体的政策目标与价值偏好,即人们因为信仰系统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联盟,从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变迁过程.支持实施肯定性行动和支持废除肯定性行动的两个联盟是该政策变迁中的两个基本联盟.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影响着一系列政策走向的国家意志.因此我国公共教育政策和教育格局必须重新制定,彻底摒弃不公平的、带着严重的体制性歧视的教育政策.这不仅是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这一长远大计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英国教育福利政策在其福利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几番变革.经典福利国家时期推行了“国家主导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社会公平优先”作为政策伦理诉求;福利国家紧缩时期推行了“市场主导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市场效率优先”作为政策伦理诉求;社会投资国家时期推行了“混合治理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平衡”作为政策伦理诉求其对于后福利时代我国教育福利事业发展的启示是:发挥“政府一市场一家庭”多元混合教育福利治理的合力作用;追求“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平衡”教育福利政策价值目标;将教育福利作为破解我国儿童贫困代际传递难题的根本途径等.  相似文献   

11.
美国20世纪60至80年代的教育机会均等运动在教育公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运动显示出美国教育机会均等有四个方面的含义:机会的平等、结果的平等、能力的平等和选择的平等,反映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基本策略有补偿教育政策与学校选择制度两种.鉴于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现状与经济实力,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要以补偿措施为主,同时需要做出教育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及其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及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公平作为一种价值范畴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反映出自身的追求范围,也即教育公平不仅需要追求机会均等,而且还需要追求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但现实表明,人们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并陷入困境.由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决非是轻而易举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它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下,经济落后地区的女童就学难问题很突出,“择校”行为中的公平问题也是人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补偿原则使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准则应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以公平为先,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度地以效益为主,教育普及和提高质量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剖析出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原因,从而提出如何实现教育机会公平、怎样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推进教育公平、如何从制度设计上落实教育公平,最终真正得以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全民拥有优秀教育者计划》是美国联邦政府于2014年7月制定的一项有关公平配置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政策。该计划旨在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帮助各州、各学区为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多方面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公平配置教育者综合计划”、建设“公平配置教育者支持网络”和发布“公平配置教育者文件夹”。这一计划关系到今后美国州一级优秀教师资源配置与师资建设的具体措施。它的出台虽受美国政局影响,但仍显示出当代美国“从公平走向卓越”的教育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6.
理解转型期教育公平应有的三个支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平与优异是教育发展追求的两大目标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教育公平与优异出现过四种组合形态。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正处于公平与优异关系的第三种组合形态 ,教育公平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理解现阶段教育公平的关键是要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结合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 ,坚持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 ,遵循教育活动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17.
Equity in assessment concerns all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practitioners. While educators commonly consider issues of equity in terms of accommodations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or addressing cultural difference, equity issues in educational assessment have emerged outside these bases. This paper examines equity assessment issues, drawing predominantly on case histor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 with examples from Australia and England, to demonstrate areas that may draw legal consideration. The discussion shows that the legal standard to establish inequity is high and sometimes illogical from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assist understanding of legal implication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ikelihood of legal claims and the resultant redirection of valuable resources from educational provision. The discussion is also intended to broaden thinking on matters that impact on the provision of equitable educational and assessment opportunities for all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某些方面有差距扩大趋势。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阶层差距等方面。造成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包括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政策、社会分层及文化因素等。要确立公平理念、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注重均衡、侧重补偿,综合统筹、多管齐下地促进教育公平。政府是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者。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公平研究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强烈的现实关照性,在公平观上基本采用了罗尔斯的正义论体系,同时也表现出关注宏观层面多于中观和微观层面、关注起点公平多于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公平是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尺。教育领域内的公平则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各国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所追求的基本目标,社会大众也广为关切。福利经济学作为经济学规范分析基础,特别是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时刻提醒人们,至少在理论上,效率和分配公平问题可以分开。本文讨论的公平实际上是提供了分配公平,补偿公平,关系公平这三种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公平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幸福,最终标准和方式是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是不同公平标准和方式的和谐统一。公平的不同目标追求、理论基础、评价标准和实践方式形成不同结果。道德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人格平等,趋向是理想多于现实。经济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能力平等,结果是现实多于理想。政治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但其永恒主题不仅是平衡稳定与发展、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形成它们相互促进、持续不断提高水平的公平的关系状态,而且总是在道德理想与经济现实的矛盾中博弈和寻找平衡。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互为基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育公平对促进社会公平有重要意义,社会公平对促进教育公平有重要意义。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是扶贫帮困、慈善仁爱的理论基础,追求互利和双赢是在能力和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基础。整个社会道德追求的主流对教育公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具有两面性,并未涉及导致分数差距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在政治、道德平等和经济不平等情况下,以不平等的方式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才是公平的。追求公平既有对能力、经济等有优势的人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也有对能力、经济等处境不利人群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但通常情况其核心是对后者的关注。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协调道德、经济和政治公平的标准和方式。以人格平等的道德标准和方式,实现教育平等。以能力平等的经济标准和方式,提高教育效率。以平衡道德公平与经济公平关系的政治标准和提供机会、过程公平的方式,形成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通过整合道德、经济和政治的公平标准和方式,形成持续不断提高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水平的高水平的教育公平。公平与正义、公正从社会发展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最高目标看,具有完全相同的本质,追求和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追求和实现教育正义、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