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A:我是一名差生,只希望有个好老师帮我补补课。B:我是一名优生,总期望有名良师指导我解解题。A:我就是那名差生,梦见我考上了师范院校,将来我要当一名好老师。B:我还是那名优生,梦见我考上了名牌大学,将来可不要……这篇不足百字的对话让我想起了《人民教育》2014年第2期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有多远》,虽是千字小文,但却道出了一个人们似乎已经遗忘许久的真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诚如梅贻琦先生所说,大师才是一个学校不灭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再次强烈地感受到"先生是学生的贵人"。高而瘦、须发花白的寿镜吾先生,在小鲁迅请教"'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时脸上有怒色地说了"不知道",但他这样一个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在学生这样的一问中对这个学生有了察觉有了思考,于是就有了后续的教导。四十五岁的鲁迅在回忆中写道:"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写的是"我"而非"我们",  相似文献   

3.
看了作家冯骥才《古希腊的石头》一文,我突然想起鲁迅先生曾讲过的一个笑话:有一位土财主,不知怎么忽然"雅"起来了,买了一个鼎,据说还是周鼎,真是土花斑驳,古色古香。不料过不几天,他竟叫铜匠把它的土花和铜绿擦得一干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爱旅行的"主"字先生出发了.   他来到松软的草地上,遇到了"王"字先生."咦!你怎么是光头呀?""王"字先生听了捧腹大笑,说:"'主'字先生,我和您可不一样,您是'主'字先生,可我是'王'字先生.""主"字先生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5.
学完《泉水》(人教版)一课,我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字写在黑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郭敏第一个冲上讲台,她一连写了"泉"、"杜"、"股"几个字,在写"结"字时,只写了"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来,急得汗都渗出来了.下面的同学把小手举得老高:"我写!""我写!"是请一个学生来帮她写呢?还是我提示她一下呢?我举棋不定,我怕这样做会伤了她的自尊心,打击她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6.
王晓莉先生的《位置给你留着呢》是范文。《位置给你留着呢》一文的出彩句是卒章"在他的心上,每一个学生都有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一个"构思新巧"的要求。运用"隐字绾结",可以写出"有创新"的作文。行文渐显端倪,卒章隐字绾结,契合话题,不露痕迹。本期《妈妈想住大房子》卒章,未出现话题中"醒"字之形,却隐含"醒"字之义,绾结全  相似文献   

8.
张先华先生在《互文在生活中的觉醒》一文中指出,语文知识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而应当"在生活中觉醒","用于生活,指导生活".(《语文学习》2013年第4期)对此我十分赞同.不过,文章把"饭前便后要洗手"解释为"互文"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这是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的解读以及关于文本解读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做了这么多年班主任,说起"爱生"这个话题我还是觉得有些别扭.要说爱,班主任肯定是每个学生都爱,但是怎么爱的,爱的效果怎么样呢?孩子们接受我们的爱吗?"爱"又是什么呢?想起在一年春晚上红起来的一首歌《爱我你就抱抱我》,歌中唱到:"妈妈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不明白,爱是什么.爸爸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搞不懂,爱是什么."我想,大多数孩子可能真的不懂"爱"是什么,而歌中的"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才道出了孩子眼中的爱.低年级的班主任,不妨在适当的时候抱抱他们,夸夸他们,陪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1.
文题实录 “荣字怎么写?一草一木宝盖边,草木尚且知兴荣,做人更要树荣辱观。耻字怎么写?耳字在左止在右边,用耳聆听用心感,可耻的事止步不去干。”一曲《荣辱大写天地间》道出了我们应遵循的荣辱观。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  相似文献   

12.
正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学报编辑部等部分教师,读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戴逸先生的《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一文,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现已开始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一书。全书共八章。本期学报"避暑山庄学"专栏发表的《避暑山庄性质初探》  相似文献   

13.
大费用章修缮(孔庙)大成殿,还让学生们在其中"坐而论道",南汇一中这么做,有必要吗?研究《论语》敖十年的司马牛先生,道出了他极浅却也极真的见解——南汇一中的师生们,以圣洁的夫子殿堂为课堂,学起了被称为中国人的圣书的《论语》。他们不只是学了,而且学得很投入,很有心得。他们不只能解读经文,还能领会经义,并且颇有发明,颇有见地,这是可以以他们写出的一篇篇相当精彩的文  相似文献   

14.
世宇 《课外阅读》2008,(3):38-39
"生存还是毁灭。"除《圣经》以外,这六个字是整个世界文学中最著名的六个字。这六个字是哈姆雷特喃喃自语时所说的,而这六个字也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有名的几个字,因为哈姆雷特不仅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也道出了所有在思考的人的心声。生存还是毁灭——是活  相似文献   

15.
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最伤脑筋的事。传统做法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本子后,先看给我评了几分,然后看看后头的批语,四个字还是八个字,怎么批。完了,往抽屉里一放,算了。老师的精批细改完全埋没了,叫做徒劳无功。(摘自《吕叔湘先生论语文教育》)为何会  相似文献   

16.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所作的自传。全文分为"传"和"赞"两部分。"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常缀于传文之末,对传记作品的正文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五柳先生传》巧妙地利用了"赞"这种体式,以不足50字的短篇幅进一步揭示了五柳先  相似文献   

17.
对"班级卫生没人做或做不好怎么办"这一话题,本期四个案例,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启示。《"抬脚"之劳》一文告诉我们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清扫蒙尘的心》谈的是教育如何打动学生心灵的方法;《我班有个"小金库"》提供了一个解决班级卫生问题一举两得的办法;《一个顺应民意的决定》一文,则是巧妙地让学生认识到卫生自律的重要性。《专题研讨》栏目下期话题"如何让电子备课更有效发挥作用?"欢迎参与讨论,本栏目责任编辑交流QQ:215032653  相似文献   

18.
释臣     
臣字甲文作?或?,有两个主要意义.一为奴虏、臣仆,甲文中常见.一为举目而视,这个意义存在于合体字中.例如:?、?都以从臣,都有望的意思.?为人举目而望,?为人挺立而视,就是明证.《说文》页部说:"颐,举目视人貌,从页臣声:,这个字读臣,是臣的加旁字.可见古代没有颐字的时候,就是用臣字表示举示远目远视的意思,后来为着与臣仆之臣区别开来,又造了个这颐字.臣字甲文既然作?或?,又有举目而视的意思,所以古文字学家认为它象竖目、纵目.郭沫若先生《释臣宰》一文说:臣"均象一竖目之形".于省吾先生《释臣》一文说:  相似文献   

19.
我和另一位先生共同校点的《镜中影》,将由香港的一家出版社于近期出版。当此之际,把校点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以及我的一点想法写出来以供同好的参考,想来还是有一些意义的。如有不当之处,尚望批评指正。(一)长篇小说《镜中影》,共4O回、20多万字,出自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小说界的代表人物黄世仲之手。论理,这部小说应当是晚清小说研究界多能知之的。然而,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中,晚清小说研究界却并不知道。一直到1961年,阿英先生在《黄世仲的小说——辛亥革命文谈之四》(《人民日报》1961年10月30日)中,方才提及黄世仲的这…  相似文献   

20.
"风筝"的象征含义 陈曦 阅读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时,我突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作者以"风筝"为题,仅仅因为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还是另有原因?在我看来,"风筝"不仅是线索,而且在文中反复呈现,表达一种或多种情感,说它是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或许并不牵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