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与绘画同道"的观点,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对其国际主题小说《黛西·米勒》的空间叙事形式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詹姆斯在小说创作中借鉴了绘画艺术中的空间概念,他以地志空间画意书写为媒介建构文本描绘空间、以地志空间文化因子驱动的情节设计建构文本纪事结构空间、以路径意象为认知媒介建构文本意义模式隐喻空间.詹姆...  相似文献   

2.
莫言以"肉"意象的开拓和小说意象主义的创作极大地开拓了"汉语写作"的新疆域。在对"肉"的刻画、阐释和建构过程中,莫言自觉地展开了对文学本体审美价值的追求。"肉"意象存在于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复合结构中,既是作者独特的文化思考,也是生命体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篇充满空间特质、多维空间化的作品。海明威高超的叙述策略对创造作品多维空间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论文从认知诗学的视角,探讨并置对文本空间的建构、意识流对心智空间的建构以及意象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认知作品的多维空间。对《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空间阅读与认知有助于对作品本身艺术性与审美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简显鹏 《文教资料》2009,(18):12-14
城市、道路、高楼、宴会是<古诗十九首>中四个主要的空间意象.通过对它们的细致分析,我们看到,空间意象既关乎文本本身又关乎创造文本的语境.它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寄托着"我"的特定空间体验,不失为打开诗人心灵世界和诗歌文本世界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从概念整合的角度看,闺怨词中常见意象群的意义建构是它的四个子网络(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双域网络)的不同空间投射整合的结果.译者翻译这些意象群的实质也是概念整合的过程,根据源语和译入语的认知图式是否相同、是否能够建构同样的在线意义,译者可以选择原文本空间内容结构和译者空间内容结构对等投射整合、原文本空间内容结构投射整合、译者空间内容投射整合、原文本空间内容结构和译者空间内容结构的双向投射整合的其中一种方式整合出译文.  相似文献   

6.
张炜通过不同意象群落的精心营造,建构了其小说创作独特的文本形式,搭建了他理想与道德的精神大厦,形成了其"诗化小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独特,而且措辞隐晦委婉,经常顾此而言彼。文本中的这种不确定性在结构形式上具体表现为本文线性的中断、统一性的打破,并形成文本结构中移动着的洞。而碎片化、瞬间中断的语片时常在语境空间中结成奇异的联盟,原本孤立的语言符号联袂出现,产生语言世界的新生意象群。本文试图从本文试图从空白隐喻的视角,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独特意象及主题呈现手法,以阐明其诗歌中的陌生化诗学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雅明和德塞尔托都善于洞察一些重要细节和不太引人注意的材料。前者用闲逛意象探讨了城市经验、空间美学与审美现代性,后者以散步来揭示文明冲突中的当代审美体验,发掘出日常生活实践中人的生存策略。比较研究两人思想,对我们阅读城市文本和空间分析带来了新颖的思想维度和视野。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审美意象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如果说古典诗歌创作就是诗人以独特的主体性编码运用语言符号建构审美意象的活动,那么古典诗歌鉴赏则是读通过对审美意象符号的个性化解码来领悟其审美意蕴的过程。本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古典诗歌中审美意象的建构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抒情文学常用的表现方式,叙事文拳也有运用,新生代女性叙事文本对其并乎寻常的关爱不能不说是当下文学创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色彩、闺房与镜子、躯体等意象构成了女性文本独特的像喻系统,且其意象显现出不同于传统文本的独特含义——对女性生存和生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维吾尔英雄长诗《鸟古斯可汗传说》中,众多的宗教文化意象参与了长诗文本的建构。本文从“日”、“月”“星辰”“水”、“树”“火”等原始自然宗教意象和“狼”等图腾意象进行文化解读和评析,并探索了“民间”作家借助于民俗事象和宗教典故建构传说的传统审美意境,寄托文本的审美认识、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戏曲秉承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以牡丹亭为主体的意象系列,本文将对作品中柳意象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与人物形象塑造及剧情建构的独特作用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舞台效果营造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3.
《长城与运河》最大的抒情技巧是“意象抒情”,这是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形成了四大板块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第一板块研究本诗描写意象与蕴含情感,主要研究诗歌表层描写意象与深层情感,以及情感提炼方式,这是研究诗歌“说什么”以及解读方式;第二板块研究本诗意象抒情建构技巧,主要研究本诗的抒情技巧是意象抒情,以及这一抒情技巧的抒情效果、运用写作注意事项,这是研究诗歌“怎么说”以及解读方式;第三板块是拓展阅读,是运用第一、二板块文本深层意蕴解读方式与文本建构技巧解读鉴赏同类文本,既是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阅读文本,也是在同类文本阅读鉴赏中巩固知识;第四板块是迁移写作,是将第二板块中的文本建构技巧迁移运用于同类文本写作,它既是这一技巧的写作运用,同样也是在写作运用中巩固、深化这一技巧知识.  相似文献   

14.
空间叙事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为文学提供了新研究方法与视角。与此同时内容和形式是文本的主要依托。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形式特殊,内容深刻。形式构建了文本的立体空间,内容构成了想象的语言空间,在两者的空间性中重新建构《金色笔记》独特布局后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15.
影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最大的特色是导演张一白对于城市空间的视觉建构。这种视觉建构并非单纯地展现城市空间,而是有其独特的表现功能,即在展现城市空间的同时,与人物情感的表达形成一种呼应关系。在这种对应关系中,雨雾迷蒙的城市空间成为了人物挣扎探寻情感的场所,快速流动的城市空间,代表着人物漂泊不定的情感漫游地,而跨越地域的城市空间则变成了人物传递沟通的情感互动场。  相似文献   

16.
汪顺来 《英语辅导》2011,(2):204-206,211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促使人们的空间体验发生变化,反映在文学体验上,就是传统的完整的叙述模式被打破,从一统向多元变迁。空间理论强调空间的多元性,为文学尤其是族裔文学的研究注入了活力。少数族裔作家对空间一直都很关注,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乏对空间的表征和诠释。本文从空间批评理论的视角审视《所罗门之歌》中空间与主体建构的关系,阐释文本中的空间意象及其意义,旨在揭示美国黑人的空间体验和黑人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世界别致新颖 ,异彩纷呈 ,不落窠臼 ,她以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把对象陌生化 ,借意象包括视觉意象、触觉意象、听觉意象、联觉意象以及种种隐喻和象征等把读者带进审美理想的化境 ,使她的小说文本透出难以抵御的意象魅力。张爱玲的别具一格与其独特的创作文本对后世具有永远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村落意象的构成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六十年代初,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Kevinlynch)首创了从感觉形式出发研究城市空间特征的方法,认为一个城市对其市民来说,应该有其独特的感觉形象,通常称之为“意象”(image)。这一思想对近三十年来的城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实,除了城市之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村落,既有着独特的空间特征,又有着鲜明的感觉形象,即有着丰富的“意象”。而且,这些鲜明的感觉形象往往是借助于一定的醒目“标志”表现出来的。按凯文·林奇的话说,标志“通常是明确的限定的具体目标”,“其功能在于它是一大批可能目标中的一个突…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封笔之作《亲爱的生活》中反复出现了一些空间意象,并通过空间的变化来展现人物的失去、成长与孤独的主题。本文结合空间理论,从作品中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出发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空间意象不仅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了门罗作品中生活化的表达方式背后的含义,也突显了建构叙事空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人面桃花》是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梦境作为其中的重要意象,所构筑的叙事空间产生了一股强大的美学力量,在与现实世界相互映照的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的叙事空间。梦境空间的构筑,为文本人物增添了难以抹灭的诡秘宿命,不仅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以及作者独特的叙事诉求,更进一步在结构上呈现多重形态,丰富延伸文本的情节结构,以巧妙的构思丰富了文本叙事形态,体现了格非由文学形式实验转向对古典历史追问与探寻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