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的一些派生词缀在词性上不稳定,具有跨词类倾向,进而可引申为构词图式具有跨词类性。固化三音词中的轻声字,可以从词的内部结构关系上得到解释。固化三音词的产生大多是在相应的双音词基础上,通过词汇化、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等语法手段,或者同义词复合、词法模式等词汇手段而产生的。文章对构词图式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理论思索:1)固化三音词的构式图式,按照空槽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图式、中图式、后图式和框式图式;按照空槽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空槽和双空槽;2)三音节构词图式在图式性、能产性、组合性方面存在差异;3)三音节构词图式具有层级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反义疑问句的实体构式及图式构式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两种构式的互补关系及整体统一性。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是各构式的基本组成要素,对三要素的分析清晰展示了构式的层级特征。低层级构式的共性整合出高层级的构式,各构式具有不同的能产性,层级越高,语义句法结构越抽象,语用功能越复杂。各层级的构式互为条件、在互动中构成统一的整体。揭示了反义疑问句形式与认知模型的对应理据。  相似文献   

3.
陈宵 《文教资料》2020,(8):7-8,22
意象图式是一种认知语言学范畴下的理论体系。陆俭明曾提出构式是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到表达层面的分析假设,并指出构式的单义性,却未阐明原因。本文以V+Back构式和五字格构式"X也Y"为例,指出汉语和英语的构式皆具有单义性,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构式的内部投射,即定项至不定项的语义投射和定项部分的中心意象域至周边域的认知投射。另一方面汉语和英语的构式形式截然不同,语义却相对固定,背后的动因为人类认知域意象图式的共有。  相似文献   

4.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虽然包罗多种语义类型不同的宾语,但作为一个图式构式,它呈现出一些整体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的层级性、类推性和能产性、形义不对称性、发展性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认知构式语法角度探讨"V+个+VP"这个汉语中常见结构在形式、功能上的独特性。我们认为"V+个+VP"是不可替代有着独特构式义的构式,具有以下两个主要语用特征:表达"随意,彻底"等特殊情感;"个"突出焦点的作用。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由同一层面的五个图式构式经过传承压制而成,而具体构式又是图式构式的例示,双方互为理据性。形成了由处在两端的原型子构式(动宾构式和动补构式)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体构成。  相似文献   

6.
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经过构式化,以构式流行语形式进入到语言体系中。流行语构式化的主要机制是模因,模因指文化基因,它因模仿传播而生存。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时代思潮、特殊表达等信息构成潜势模因,是流行语形成的首要因素。这些潜势模因在语言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模因触发机制形成强势模因,进入语言网络体系,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呈自然的类型层级关系,其语言信息的复制和传播呈梯度演化。流行语在复制传播过程中由句群组成类构式,即体现构式化的概括本质,也体现出构式化的图式性、能产性和词汇组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构式语法各流派研究中,构式化的研究思路独树一帜。近年来Traugott和Trousdale等学者将更多的语言演化现象纳入构式化研究的范畴,进一步扩展了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的范围,并且尝试以构式化为基础建立统一的解释框架。但是,这一研究思路在构式化节点、构式化语境、构式化机制、构式固化、研究方法、汉语韵律语法、连续体模式、语言进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该研究梳理这些问题并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V破"动结式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动结式,但其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成果主要散见于图式性动结式的研究之中,注重探讨"破"的句法地位、语义指向以及"V破"的论元结构和配价问题,缺乏对其作为构式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的考察。本文结合构式语法有关理论,分析"V破"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特征,据此建立其构式层级图,以管窥现代汉语动结式的构式属性及其构式层级关系。  相似文献   

9.
英语习语中存在大量VP+hand结构的表达,这些习语中的动词除所属身体部位意义,表示所属,获得之外,它们的整体意义还扩展到给予,位移,信息传递,致使等方面。那么,这些扩展义是如何形成的,VP与hand的非所属性如何解释?该文在认知语言学及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将vp+hand习语视为一种独立的构式,以图式范畴理论,自主依存理论和构式压制中的M-压制为理论基础,加以修补和整合形成新的SMA模型,以此来解释此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表明,vp+hand习语表达式中的动词以归属类和获得类动词组成了构式的原型图示,其他六大类为语义扩展图示,语义扩展的途径体现为M-压制。修补整合后的SMA模式对vp+hand习语构式的语义认知机制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教育“共同利益”视角,深度访谈了26位校企合作相关者,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方法,归纳出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文化-认知紧密相关的图式有“合作动机”文化-认知图式、“自我身份”文化-认知图式、“创新创业”文化-认知图式。这些认知图式影响着个体以某种相似的方式去理解职业教育适应性并指导其行为,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结构嵌入”、合作发展的“齐心协力”、创新创业的“绚丽多彩”等悬浮表征。提出了“共同利益”理念指导下的职业教育“关系嵌入”、共建知识技能“共享平台”、立足岗位创新创业能力“开花结果”等措施,弱化悬浮表征产生的负面作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英语双宾构式的意义可解释为"给予",但真正意义还有其特殊性,且进入此类构式的动词形式并不单一,需要进行细致分类研究。然而构式语法本身对于语法结构多义性问题的解释比较困难。以Langacker认知语法理论中的动态分析为核心,探究双宾构式的认知机制,并对中心语义和扩展语义识解,根据动态体验,得出某种图式形式的认知结构并用以分析进入构式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进化心理学为视角,在内含适应性理论的基础上扩展了无自我代价裙带规则,提出了性对抗合子驱力的假设,还详细介绍了内含适应性规则、父亲身份不确定性假设、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及性对抗合子驱力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狗”的意象图式发展使得流行语中多了大量“狗族”词汇,其中“VP成狗”更是风靡一时,为大众广泛使用“。VP成狗”的发展是隐喻机制作用的结果,它的固定化、语法化与意象图式变化相关。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概述“VP成狗”的构式来源和演化路径,以及“狗”的意象图式的修正与再建对该构式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帆  曹勇波 《海外英语》2023,(15):174-176
构式是构成语言和语言表征的基本单位,语言知识是构成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该研究以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项为期12周的基于构式语法的语言学习实验,探讨构式学习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频率效应如何影响学习者对构式的理解和产出。实验表明,构式学习是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的理解性和产出性知识均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高频率典型范例的输入,帮助学生固化实体构式、抽象图式构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演绎-归纳-演绎”的方法,构式“X虽易,Y不易,且A且B”既有基式的常用类型,也有变式的扩展方式;从构件性质与构式层次看,构式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从句法-语义接口和话语-语用界面看,构式的表达功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对比与凸显劝勉,是关联理论“明示-推理”模型下的反预期表达;从构式理据与形成动因看,高频使用、框式替换、泛化类推是推动构式演化的基本动因和主要机制,当然,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快捷化和网络语言的快餐化以及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也是推动构式成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X比Y还W"格式是指表真实、实际比较的语法构式和表极性程度的修辞构式。修辞构式是一种具有修辞功能的虚比构式。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修辞构式的认知机制是隐喻和参照点模型。认知联想的触发、形式的模因移植、认知经验的突破和意象图式的动态化促成了"X比Y还W"格式从语法构式向修辞构式演变,使其具有了夸张的修辞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选择题中有时遇到应激性和适应性两个供选答案同时并存的情形,对应激性和适应性现象的辨别是概念复习中的一个难点。下面就辨别方法谈谈看法。首先,应激性是指生物体随着变化的刺激而发生相应反应的能力或特性.适应性是指机体随着变化的环境而发生相应的机能和结构变化,以及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或特性。可见.应激性是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刺激与反应的因果关系,刺激是因,反应是果;适应性则表明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机体机能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环境变了,机体机能结构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以求与新…  相似文献   

18.
运用构式语法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口语中具有贬抑性否定意义的构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具有理据性关联意义的构式群的演化发展过程和生成机制。以"爱XX"为例的构式通过动词的实例联接、隐喻扩展和子部分的继承性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以表达说话人或听话主观化否定评价意义或贬抑性感情色彩的构式群。"转喻"作为内部转化机制,贯穿于整个群的演化过程中。在转喻的作用下,一个构式从前一个构式的意义中"推导"出新的意义,并通过紧缩、剪切等手段实现形式上的创新,最终形成了新的构式。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化的隐喻认知模式就是意象图式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里的相应结构上的过程,并且这种映射是以其相似性为基础,以抽象度的递加性为方向.从语法化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就表现为一个逐步抽象的语义的虚化链条.对隐喻语法化进程中的力图式扩展机制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着重探究其物理空间图式→心理空间图式→言语空间图式的演变过程,将有助于构建力图式空间扩展机制的完整图式.  相似文献   

20.
结合构式理论,通过检索语料库,从构式义、构式与词项的压制互动、构式的语法功能与搭配、构式的主观性与语用功能、构式的形成机制、构式的扩展等方面,对"看"语素构式群——"看把你X的""看你X的""看X的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