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汉语"但是"、"不过"和英语"but"的句法特征、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三个角度出发,对比了汉英语连词在句法分布、词语搭配和语气强弱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它们在互译时的常用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概括意义大致相同,而附加色彩意义却大相径庭.本文主要围绕“狗”这个词语的民族性、时间性,英语中“狗”语义色彩分类,汉、英语言中“狗”语义色彩不同的原因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亦能反映文化.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一直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本文从"狗"这一词汇入手,比较"狗"在汉、英、法三种语言中的联想意义的相似性和不同性,旨在促进三种文化和语言的交流,促进三种语言的互译.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英汉习语的互译中做到从形式到内容、从达意到传情,从语言到文化的成功转换是个难题。文章根据中心信息等值的原则,介绍了几种技巧,以寻求的语与源语之间表达效果的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5.
英语与汉语中都存在具有文化意义的动物词语。英汉中的"dog(狗)"是典型的动物文化词语,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本文就此问题试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语言的特点,词语存在不同的对应关系。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英汉词语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英汉词汇互译的情况,以期为句子、语篇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付曜辉 《天中学刊》2012,27(3):110-112
汉语的"句子"不等于英语的sentence。英汉句子结构具有不同的本质,英语是以句子为取向的,句子界限清晰,而汉语是以篇章为取向的,句子不易判断。汉语"句子"与英语的"sentence"并不具有同样的心理现实性。汉语的"句子"是具体使用的单位,其话题是一个语篇概念,而不属于形式语法的研究范围。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看,汉语的"句子"更相当于英语的discourse。  相似文献   

8.
英汉句子结构具有不同的本质,英语是以句子为取向的,句子界限清晰,而汉语是以篇章为取向的,句子不易判断。实践证明,汉语"句子"与英语的"sentence"也并不具有同样的心理现实性。汉语的句子是具体使用的单位,是一个语篇概念,而不属于形式语法的研究范围。笔者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分析,认为汉语的"句子"更相当于英语的discourse。  相似文献   

9.
在认知隐喻视角下从联想方式、形式与概念对应情况及喻体喻义异同方面考察英汉动物隐喻形态与文化认知模式的关系。一方面追本溯源探究动物喻体选择背后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神话传说、文学传统、历史典故、情感价值等方面的文化认知模式如何引导和制约隐喻表达的构造;另一方面分析隐喻表达的形态,推导出隐喻表达背后的文化认知模式。通过这两方面的探讨,展示文化如何为词语联想提供同现语境、先验语境和聚合。  相似文献   

10.
越南语中没有与"把"相对应的词,也没有与之对应的句型。在语言实际运用中为了在互译时能适应汉、越双方的语言特点和习惯,必须弄清楚"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语义特点,在论述"把"字句和"被"字句语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互译时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民-汉-英"双语教育是自英语进入我国民族教育原有的"民-汉"双语教育体制后出现的新兴的教学形态.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校实施"民-汉-英"双语教育,现已成为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广义的双语教育范畴中讨论"民-汉-英"双语教育概念并对"民-汉-英"双语教育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为例,分析"蒙-汉-英"双语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问题.括多语现象.  相似文献   

12.
英汉互译中主要存在语音、词汇与句子结构三个层面的“假朋友”。从认知识解角度看,造成“假朋友”的因素主要是汉语与英语在详略度、聚焦点、突显性与视角四个方面的差异。译者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原文,跳出形式和意义的束缚,将原文和译文的概念要素抽象出来,进而找到认知上的对等,最终从认知层面消解“假朋友”。  相似文献   

13.
杨永龙 《中国语文》2012,(6):525-536,576
本文试图证明汉语目的构式"VP去"与SOV语序有关联。注意到:1)最早的"VP去"见于汉译佛经,其后多见于和佛经有关或受阿尔泰语影响的历时文献中;2)"VP去"往往与"D+去"同现,与此相对的是"去VP"与"去+D"同现;3)在SOV语序的女真语、《元朝秘史》以及现代涉汉混合语中,相关语序也是"D+QU(去义动词)"、"VP+QU";4)"去+VP+去"是两种语序类型的目的构式混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颠倒论     
颠倒译法是英汉互译中的一种常用技巧。由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和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描述也就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打破原文的句式结构,对译文进行句子成分颠倒,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表语、形式主语、形式宾语,限定词、副词、介词、从属词、助动词等在构成符合英语句式结构或符合汉语句式结构的句子在被翻译成译入语时对以上成分进行前后位置相互颠倒的翻译方法称为"句内颠倒译法"。它与"词颠倒译法"、"词组颠倒译法"统称"颠倒译法"。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词汇语义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和感知世界的重要工具。语言学中的隐喻是用某一领域的经验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动物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人们经常通过动物隐喻来表达和阐释与自身相联系的生活经验。对"狗"喻义的研究,对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以及对现阶段"狗"隐喻特点的描述必将给其他动物隐喻和整个语言认知领域的研究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英语偏科的学生走出学习英语的困境,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学习英语的困境?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应从以下三个关键方面入手. 一、基础的关键是单词 无论学习什么语言,词是最基础的.有词才能造成句,有句才能构成篇.汉字中字是最基础的,同样英语中的单词也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英语学习的奠基石是基础的关键.那么,如何帮助学生们学好英语单词,打好基础呢?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正由在经历一个从"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的转变。学习外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掌握两门外语的高级外语人才匮乏。国内高校开设德英语互译实践课的极少,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零。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和互译实践既有助于我国培养通晓多门语言的外语高级人才,也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本文作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怎样开设德英语笔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1)开展德英语互译教学从基本词汇开始是前提,(2)开展德英语互译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3)德英语互译与待翻译文章之语篇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赵小华 《学苑教育》2021,(10):23-24
英语课程是一门以交际能力为培养目的应用学科,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实际运用和人际交流能力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该如何有效实施语篇教学,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本文从"思"语篇、"研"语篇、"悟"语篇这三个方面,用理论结合实际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9.
佤语和汉语的数词"一"既能用于基数、序数等一般数词的表达,也能与量词结合为数量短语,结合后的数量短语可受其他词类修饰,也可作句子成分,这些语法特征体现了语言的基本共性。另一方面,佤语数词"一"有ti?和?e?t两种形式,使用范围不同,在省略、语序等方面也与汉语存在差异,而汉语数词"一"的重叠等用法却是佤语没有的,从这些差异入手,便能一窥两种语言数词"一"的个性特征。全文运用共时比较法,对佤汉数词"一"的语法特征进行了初步描写和对比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作铺垫。  相似文献   

20.
到底汉语中“句“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在划分上有何区别?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和理解是否影响到英汉互译的实践?本文尝试为上述问题提供答案,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句“这一英语和汉语共有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理解,并以期服务于英汉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