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振林 《文教资料》2010,(4):118-120
义与利是人们不断争执的一个基本问题。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重义轻利。义利观,在封建社会起到了和谐、稳定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鼓励个人追求应得之利,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统一的,当三者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儒家重义轻利思想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要义和利的关系上形成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就中国传统化来说,处理义利关系的一贯原则是“重义轻利”。孔子的义利观,总体上说是先义后利;孟子在义利观上,继承了孔子的主张,认为只有实行“仁义”,才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荀子综合了先秦各家的思想,继承了孔子,孟子的义利观,强调必须“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这样方可义利两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义利两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这种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避免了把义利对立起来,片面重义或重利的单一性;强调二必须有机结合,不可偏执一端。  相似文献   

3.
从义利观透析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表示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利”,则主要指人们自身的物质利益。中国传统哲学“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忽视了个体正当的物质欲求,市场经济召唤着新型的“义利并重”的价值观。文章从义、利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并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传统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义利观以好义欲利、人之两有、以义为先、见利思义为基本内容,这一优秀传统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义利并举、以义促利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一致:义居首位,以义制利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劳动致富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义利观是指物质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是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义利观是人们从生产、交换的社会实践中概括和反映出来的,并直接影响着人们价值取向的基本问题。义利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生产、交换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传统义利观在历史上形成了重义轻利、利义并重、重利轻义、义利俱轻等不同观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挖掘传统化的合理价值,实现传统观念的现代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义利观对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和求富疾贫是人的天性,要求在求利时摆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主张平均、平等的思想.以现代的新视角来审视孔子的义利观,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在继承借鉴先秦诸子义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义利观,在事实上承认“义利两养”的同时,在个体道德实践中强调“重义轻利”。  相似文献   

9.
墨子义利观的特点是尚利与贵义。尚利贵义,以功利作为义的内容和本质,把义作为功利的道德形式和实现途径,实现义与利的统一。社会主久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要求市场主体(“经济人”)必须以求“利”来谋求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主体(“经济人”)必须遵从特定的道德原则“义”,以“义”作为实现“利”的手段,做到“兼相爱,交相利”,义利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义”的引导下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义利观是古人治国或自律的经验总结,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在提倡以德治国的今天,它依然具有巨大的历史魅力.认真发掘和继承这份遗产,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人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社会,义利观主要包括"崇义轻利""义利并举"及"重利轻义"三种价值取向,其基本要义是"义利和合".在现代社会,"正确义利观"实现了对传统义利观的超越式发展,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分析二者之间的理论关联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传统儒学的义利观以孔子提出的“义以为质”为基本立场,它在义利之辩中具体展开为“义以建利”和“以义制利”两个方面。义利观的二重义蕴在先秦均曾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因而具有较为合理和稳定的形态,但“义”功能的双重预设内在地蕴涵着矛盾,使两个方面实际上存在 着分离的趋向,正统儒学和非正统儒学分别发展或强化了其一个方面。到明清之际二虽又有了平衡发展的契机,但明清诸儒的探讨是在原有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的,因而没有摆脱传统儒学义利观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传统公私义利观的优秀思想是贵公、重义、正义谋利、以理导欲。这些宝贵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公私义利观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思想材料;弘扬这些传统道德思想,对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规范人民的经济行为,搞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义利观是和谐社会建设所孕育和呼唤的伦理价值观,它是和谐社会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旗帜鲜明地为和谐社会确立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光辉旗帜。和谐社会义利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向,大力倡导、培养和谐社会义利观,必然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传统义利观及其演化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当今社会拜金主义思潮泛滥的社会根源、本质特征及表现形式,并结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提出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弘扬孝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儒学孝文化内涵博大渊深,既是人伦道德的根本,也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既是修身齐家的瑰宝,也是治国平天下之大法。因此研究和弘扬它的合理内核,并结合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和时代精神,不断充实其内容,强化其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虽然落后于汉族,但民风淳朴、生态环境良好和社会稳定,这得益于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今天,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资源,对加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思想建设的内容,另外还是经济建设的目标,既要有思想道德的维系,又要有法律的保障.和谐的社会,是由构成社会的诸要素的和谐得以实现.构成社会各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是——人,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素的道德.所以,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