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94):11-12
"学困生"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学困生"问题再次成为课改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数学教学如何转化"学困生",减少学困生人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共同去营造学生学习氛围。我们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使"学困生"不在新课程理念的"真空"中发酵、在现实教学中变质。  相似文献   

2.
<正>"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对老师来说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成绩的角度来说,"学困生"的成绩决定了班级内学生成绩的高低和绩效考核的效果。从孩子的成长来说,"学困生"的转化又影响着一个班级孩子的整体发展。因此,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对老师来说就显得尤为迫切。那么,到底该如何通过老师的具体工作,达到提升"学困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去实践。一、做好"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每一个班级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学困生。这些学困生的存在对于我们中学物理教师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转化物理学困生的问题无疑成为摆在我们广大农村中学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主要方法。有了学习兴趣,学困生才可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进行学习,教师才可能最终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那么,究竟如何有效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下面,我谈谈  相似文献   

4.
基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教师往往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了学困生,甚至放弃了学困生。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那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这一分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困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教师,我在教学工作中,深刻地认识到实施新课改时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是当前每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最使人头疼的,莫过于学困生的学习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那些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的弱势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学困生并非先天就差,也并非无进取之心,更不是甘心落后.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创新教育的理念认识学困生,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促进学困学生持续、健全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我们对学困生应该多一些关爱、多一些信任、多一些重视,才能彻底"俘获"学困生的心,赢得他们对老师的喜欢和对学习的热情.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据此,转化"学困生"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如何有效地转化小学的"学困生"呢?一、要确立"全面接纳学困生"的辩证认识观所谓小学"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标准化测试中失败的学生。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教师如何面对最难面对的学生——学困生?学困生最难做的事——写作文,文章观点鲜明地提出"培养学困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性及方法策略",文字精炼,论据充分,既有精辟的理论论述,又有真实鲜活的事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付慧 《贵州教育》2014,(19):7-8
正在我们贵州,中学的班级上都有一些学困生,如何关爱我们这些学困生,如何让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让更多的学困生爱上学习,乃是我们贵州老师的当务之急。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正确认识学生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谁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好?谁不希望自己有美好的前程?有的学生成为了学困生,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就认为是学生贪玩,学习态度不端正。可我们要问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态度为什么不端正?究其原  相似文献   

10.
白登强 《成才之路》2013,(12):31-31
自从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所教授的学生成百上千,但总是有一部分学习困难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就是常说的"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经常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甚至会使教师的努力落空。初中"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改变?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严峻问题。下面结合我的化学教学实践,并通过对一些学生观察、谈话、调查、分析,探索成才的途径,以使"学困生"真正成才。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由于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如何遏制和减少英语学困生,帮助现有的学困生走出英语学习困难的阴影,并最终摆脱"贫困",这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着的富有挑战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困生的积极情感、制定学困生可行的目标和加强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引导学困生一起来探究学习数学,做一个学困生也喜欢的数学教师呢?关键在于在教学中要关爱学困生,发掘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利用作业批改评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给他们一个重新跃起的机会;俯身倾听学困生的心声,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总之一句话,"用爱心点亮学困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思想品德不良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必然要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由于后天不努力而造成的.学困生通常是思想品德上或学习上暂时落后或小毛病较多的学生.转化我校学困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在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今天,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权,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教育教学增长学困生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困生"自尊、自强的品质,适应社会需求.那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转化学困生?笔者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及自己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是实施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希望多培养一些"尖子生",但更要厚爱"学困生"。转化一名"学困生",其社会效果不亚于培养一名"尖子生",这早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如何转化?我认为,尊重其自尊心,调动其积极性,是实现转化的前提和保证。一、退一退,海阔天空对待"学困生",老师要体现出宽厚与仁慈。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有时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给转化工作带来负面效应。为了更好地把握学  相似文献   

16.
张百荣 《甘肃教育》2014,(14):45-45
正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存在这样一个群体: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缺乏礼貌、情绪不稳定。我们把这个群体的学生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的数学成绩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关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困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有问题,而是他们身上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优势和闪光点,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引导的最好时机.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18.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如何才能让学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呢?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若能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是分布在众多教学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在追求和谐教育、理想教育的今天,"学困生"问题愈来愈受到理论界与实践层面的关注。但是,关注的效果如何,"学困生"的现实境遇如何,却难以令人乐观。且不说当下的"名校"名正言顺地将"学困生"拒之于门外,单就"学困生"力不从心地跟进学习进度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面对教师的种种"另类"关注,就足以令其焦虑、令其悲观。当"学困生"被移位于关爱的边缘,教育的和谐景观被投下一道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客观而论,作为学校,身为教师,无论是过去或现在,都未停止过对"学困生"的关注。这种关注,既有真情呵护,又有诸多无奈,更有教育者因"吃力不讨好"而产生的"值与不值"的价值追问与内心冲突。面对"学困生"关注中的矛盾,我们也许会归因于社会现实与教育内部环境的负面干扰,认为是这些影响了教育者对"学困生"关注的热情与耐心。如此归因,自有一定道理。但是,当我们在短期内不能改变某些现实,我们是否可以思考:如何通过改变自身,去抗衡现实对教育的牵扯,去建立关注"学困生"积极的价值取向,并付诸有效的行动,使"学困生"也快乐地栖居、成长在课堂?这,就是本刊发起讨论的初衷。希望以本期讨论为引子,求得更多有话要说的实践者、研究者参与讨论,在实话实说、各抒己见、思想交锋、智慧共享中将此话题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20.
"任务单"导学重在"活动","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得真知.可是,我们发现课堂上的活动并不能完全做到所有的学生全员全程参与,特别是学困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参与度令人担忧.那么如何让每一个同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呢?结合教学实际,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探索与尝试.一、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好多学困生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考虑问题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