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是一篇好文章,它以其清新的景物,优美的语言在现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因而,一个新的流派——“荷花淀派”就此而成名。然而,近来读了这篇小说之后,却发现有两处疏漏。  相似文献   

2.
《呻吟语》是吕坤亲手编订的个人语录专集,每篇集中谈一个问题,以独白为主体,是一部很有个性特点的语录体散文集。它凸现了吕坤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反映了这位“抱独居士”鲜明的性格特征。它又是一部“治己治人”之书,具有突出的劝诫性。它的语言“简重真切”,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格。它在语录体散文发展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塔木德》,它既是一部宏伟的律法汇编,又是一部学巨。它有12000页,译成汉语约有550万字。中国学术界已基本上获得共识,犹太民族是“酷爱书的民族”,(The people of the book),此书指的就是《塔木德》。自该书出现以后1500多年来,无论是专门从事犹太化研究的犹太专家,还是普通的犹太平民百姓,他们对《塔木德》的学习是无止境的。这现象本身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4.
《边城》之美。不独在湘西风光、民俗人情,更主要的是它呈现了一种优美的人生形式。人生.有多种形式:幸福的,苦难的;高尚的,卑下的;优雅的,酷烈的。人生形式的不一代表了人与所处世界关系之种种,而《边城》呈现给人们的,正如作者沈从文所说。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李龙毅 《学语文》2004,(4):10-10
《雪》是鲁迅《野草》中文字最为优美的一篇散文诗。它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用谢冕的话说:“散文诗只是脱去了诗的外壳,而胸膛里跳动着的却是一颗纯净的诗心。”  相似文献   

6.
刘淑贞 《辅导员》2011,(1):54-54
最近,我看了一部《走进非洲》的记录片,观后,我、深深地被它那种优美的环。境所震撼。这部记录片使我了解到原来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它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在那里,蓝天,骄阳,  相似文献   

7.
一般以为,鲁迅《起死》的文体袭自巴罗哈的《少年别》。实际上,它深受来自前叙事——明清庄子“叹骷髅”戏的影响。因为《少年别》可视为拟戏剧的“对话体”,它是现实主义理论的产物;而《起死》却多有超越,是一部荒诞有趣的游戏“闹剧”。作品对“叹骷髅”戏的重构过程,也是鲁迅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创造,《起死》也得以成为一部融合了写实性、游戏性与荒诞性于一体的现代戏剧体寓言小说。  相似文献   

8.
《文选》一向被视为文学作品总集,学界注意到了其中体现的编者的文学批评理论,其实它还是一部文学史而不仅仅是文学批评史:“选序”体现了编者明晰的文学史观;“选文”以体为别而以时为序,故依体收录的作品便不仅有空间意味,且有了题材史和体裁史之实。即其可谓一部以内容为模式的演化史,一部以作品形态呈现的个人化色彩极浓的文学史。“选学”界内界外对《文选》文学史意义上的关注本身也形成了有待探究的《文选》文学史学内涵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秦敏 《现代语文》2006,(11):76-77
一部被称为“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以其狂放而神秘的风格为世人瞩目。英国名评家毛姆是这样评价《呼啸山庄》的:“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曾将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中国翻译家方平更是认为《呼啸山庄》“足以和莎士比亚的伟大戏剧前后辉映”。相隔近一个世纪,一部拥有相似另类风格的中篇小说《金锁记》问世。我国名翻译家傅雷称赞《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0.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以湘西小山城茶垌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情,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上《荷塘月色》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荷塘月色》抒发的是一种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虽然语言优美,但我不喜欢。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语文读本》中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抒发的是那种顽强惊人的生命力,带有着浓烈的期盼、希望和欣慰,使我读后感觉内心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尚惠芬 《成才之路》2009,(17):36-37
《史记》是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对于司马迁的这部可以说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不朽著作,鲁迅曾经予以高度的评价,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这两句评价极为中肯,一方面指出了它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白雪青山》是台湾资深作家墨人的一部杰出名作。通过“走近”它、“走进”它、“走出”它,本文作者谈自己的诸多发现和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4.
《二泉映月》是二十世纪闻名中外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一部传世之作,它用优美而深沉的旋律,以富有江南风味的音乐特色,描绘了作者在苦难中憧憬光明的坎坷人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史记》是中国的古典文史名著,是一部国学精品根柢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作为传统“二十四史”的第一部,与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共计130篇,52万余字,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说过:“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阅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也该抱持如此胸襟与情怀.  相似文献   

16.
《输血》推出的是一部相当成功的舞台作品。它有“座无虚席,鸦雀无声”的环境气氛,更有“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当剧情达到高潮——为了抢救因保卫国家财产勇斗歹徒而光荣负伤的姑娘,医护人员忧心如焚,“画外音正撼人心魄地响起”时,一个  相似文献   

17.
《史记》是中国的古典文史名著,是一部国学精品根柢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作为传统“二十四史”的第一部,与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共计130篇,52万余字,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说过:“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阅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也该抱持如此  相似文献   

18.
《贞女传奇》在乔叟的创作发展和英国文学史上都具有特殊意义。它是14世纪英国文学中为数不多的佳作之一,特别是其“引子”,既继承了宫廷爱情的诗歌传统,又进行了创新,使“爱情之园”成为喜剧性冲突的场所,实为当时英国文学所仅有。同时,诗人在“引子”里还表达了他注重现实的创作思想,这在英国文学史上也有一定意义。但《贞女传奇》是一部过渡性作品,表现出乔叟在转入新的创作方向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它的得与失在一定程度上为《坎特伯雷故事》的创作做了准备。另外,这是第一部用英雄对句写成的英语诗作,对这种诗歌体裁后来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或称“诗三百”。我们通常都是说它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诗三百”是取其约数。但也有人说《诗经》里的诗歌有311篇,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神曲》称“神圣的喜剧”。但诗人的悲愤忧思之情流贯始终。它既是一部忧思录,也是一部指述救赎之作。《神曲》抒发了但丁三重忧患:党派纷争之忧、民穷国弱之忧和遭放逐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