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阅读感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和体验,所依赖的只有学生自己积极的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2.
刘晓琳 《青海教育》2007,(11):24-24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内容,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四个主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4.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感悟,这是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回归,是实施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措施。因此,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想象、去感受、去体味,以使语文教学回归本源。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基础、最常见的形式,是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一定的指导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让学生最终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从阅读中找到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一、巧用期待——激发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谓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技能,提高阅读能力是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要全面解读文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阅读兴趣,深入研究、科学安排,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追求阅读教学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阅读链接》大致可以分为内容理解类、互文比较类、拓展运用类、延伸阅读类四种类型。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迁移运用课文中习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徐敬良 《语文天地》2010,(12):137-138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阅读就是一个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而必不可少的途径。无论是在传统的“听、说、读、写”中,还是在新课程标准中,阅读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又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教学中,应重视精准定位语言训练的关键点,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最普遍、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历代教育界名家谈及语文学习,常常言及“以人为本,加强朗读训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在年级目标中也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叶圣陶)。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更见具体、明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立足生本,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3.
《语课程标准》强调:语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坚持阅读积累,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也有利于写作交流,更有利于提高语综合素质。那么,如何加强学生阅读中的语言积累呢?  相似文献   

14.
语言文字训练是学生将文章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素养逐步得到提高。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联系,语言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只有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校园、家庭、社会,给学生提供大量听说读写实践的机会,才能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  相似文献   

15.
黄惠荣 《现代语文》2005,(12):88-8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还要重视背诵积累.  相似文献   

16.
卓宝琴 《考试周刊》2011,(71):51-51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语文素养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学生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认识、审美、感悟、运用的水平。它的养成特点是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关键之处在于加强阅读教育,指导学生开启一扇扇文化的窗口,与睿智的大师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一、在课内与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理念,就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个性和极易激发想像与创造性恩维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朗读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时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朗读训练是语感培养的必由之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高琳 《青海教育》2014,(7):34-3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叶开秀 《新教师》2019,(6):56-57
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指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及关键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撑。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朗读不仅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阅读方法,还是一种阅读能力,是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言文字、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那么,如何抓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