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素质教育呼唤主体性教学。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和主体间性。主体性原则是现实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的逻辑延伸。在语文教学领域,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求师生有共同的目标,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目的的原则,切实改善教学方法和多元评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求师生有共同的目标,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目的的原则,切实改善教学方法和多元评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求师生有共同的目标,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目的的原则,切实改善教学方法和多元评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认为,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发展和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把学生当成被动产品,而应视为能动的主体。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而不是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在运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课堂活动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些理论工作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正是倡导教育的“本体功能”的时机。素质指人的素质,素质教育作为主体性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旨在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现代人。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意识到课堂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那么,在职高语文课教学中,就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坚持强化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7.
罗满娣 《成才之路》2010,(16):60-61
在教学、评课中我们经常会谈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见在当前,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主体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8.
一、对主体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除了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出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和情境,使学生能积极思维、努力进取、主动求知、充满活力。当然,教师的主体参与和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主体性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总是为人的活动,是充满生命趣味,与人格、人性、人情息息相关的活动。如何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这是当今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试从传统课教学的反思出发,以教学的主体原则来透视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陈东兴 《广东教育》2007,(10):26-27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教师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忽视或不善于启动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意识淡薄,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重教轻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等良好习惯的培养;不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忽视激励与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主体性教育,为此,课堂教学原则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课堂教学应遵循下面三个原则——主体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艺术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设计,以情育人,以艺育人,以爱育人,让学生用心接受所学知识,既愉悦了学生身心,又提高了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课程教育要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始终把学生摆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与其他基础知识类学科相比,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能动性和主体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转变师生角色,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体育教师充当引导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陆成洲 《考试周刊》2013,(94):151-151
<正>新课程特别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从高中历史老师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一、树立学生主体教育观学生主体教育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决定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  相似文献   

14.
储春 《学语文》2008,(2):6-7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现代化教育的本质规定就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已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今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论——主体性学习理论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主体性是人类一般的基本的特性,也是人类继续向前发展,不断超越现有水平,朝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的动因、条件与力量:人的主体性的培育主要是依靠教育来实现的,教育致力于人的主体性也就是提高教育自身对社会作用的本质力量。我们今天讲素质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素质。  相似文献   

16.
孟盈 《现代语文》2006,(10):76-76
阅读是通过与作的对话达到作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多重的对话关系的中心应该是每个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本作心灵的对话。因此新课程标准又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呢?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要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真正体现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童娇熙 《成才之路》2009,(30):I0009-I0009
通过对历史新课标的再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认真比较新旧课程,发现新旧课程之间有很大差别。旧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性,重视个性的发展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历史课程理念提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新课改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我以自己的历史教学为例谈谈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其中,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但教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促使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对以人为本的思考也应该是多维度的。这里的“人”,既包括阅读主体——学生,也包括作为阅读主体和阅读活动组织者出现的教师,还包括阅读对象——文本(作者),这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生成,共同构成阅读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阅读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对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其中主体性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