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2年全国高考语试卷第17题和北京试卷的第16题考查了初步鉴赏学作品的能力。两卷的共同特点是增强了主观题的分量和作答的开放性,指示我们今后应该加强做学鉴赏主观试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诗词鉴赏是2002年高考语文科目中出现的新题型,它所采用的主观题形式能更好地反映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诗词的意境、探寻诗词的主题呢?我们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来突破,用三种模式来解答。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且赋分比例呈增长之势。在2005年高考中,全国卷该题由原6分增至8分,上海卷近两年都是8分。这都说明古诗鉴赏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复习备考当加倍关注。  相似文献   

5.
朱文成 《学语文》2005,(4):30-31
相较而言,2005年高考全国卷诗歌的题目能有效地考查并评价学生e9鉴赏能力。三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依次如下: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由上表可见,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呈现如下特点:1.基本保持去年风格,题量2—3题.分值6-11分。题型以简答为主,唯北京卷一如既往地考了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湖南、浙江卷各考了一道名句填空题。难度都不太大。考点覆盖了内容(感情)、手法、形象、语言等常见的知识点,其中江苏、湖北卷还涉及到对诗歌风格的考查。  相似文献   

8.
高考诗词鉴赏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的观点态度。考查的形式主要采用主观题,这种形式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更接近于学鉴赏的规律。鉴赏古诗词,可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切入突破。  相似文献   

9.
刘骞 《语文知识》2000,(5):75-78,33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思路,自1994年就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题干的表述几乎采用一个模式,就是选不正确的项;选项的设计主要局限于对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因此,要答好这类试题就应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弄清干扰项的设计类型。现举例说明如下:一、鉴赏古代诗歌要从“大语境”入手。“大语境”就是指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状况。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作者表达的情感就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表达的风格也会不同,在这方面,李清照、苏轼就是典型的例子。如1995年高考题分析李清照的《如梦令》,一看这词,就应该知道这是李清照的后期之作,词风怆凉沉郁,主要是抒发愁绪。  相似文献   

10.
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基本特点是:①选择“浅易”的古代诗歌作为鉴赏材料。②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试题是从鉴赏的角度出的,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作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以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古代诗词鉴赏的比重越来越大,1999年又增加了新诗鉴赏的内容。因此,指导学生研究此类试题的特点和命题思路,从中发现并掌握解题规律,就成为教师复习备考中应该重视的问题。这里不妨让我们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来探讨一下诗歌鉴赏的设题技巧。  相似文献   

12.
十四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  相似文献   

13.
倪同刚 《语文知识》2005,(12):34-35
一、考查修辞类 诗歌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双关、借代等,涉及这方面的题型主要是让考生根据所给的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找相关的信息,或者要求考生分析诗词中所用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例如: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  相似文献   

14.
读懂,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本要求。所谓“读懂”,是指对所读古典诗词的语句含义、内容意旨能够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对一首诗歌的理解不准确,鉴赏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5.
叶守义 《学语文》2010,(2):28-29
中国古代诗歌灿若星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为了传承这一瑰宝,每年的高考也把此作为一个必考内容。如何做好古代诗歌鉴赏题?  相似文献   

16.
诗歌鉴赏进入高考已多年,一直以来鉴赏题的得分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题材广阔,体裁众多,诗歌的鉴赏点多,题型也多。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模式,在高考那特定的氛围中,考生常因紧张而不知道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采用对应的答题模式解答。如果我们能创设一种通用的方法去解答各类鉴赏题,得分一定会改观。我研究了历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参考答案”,发现不论何种题型的鉴赏题大多可以从两个角度分三个层次进行解答,我根据这个特点提炼了诗歌鉴赏题解答的通用模式——“两角三分”法。  相似文献   

17.
请看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的诗词鉴赏题. (详见本刊今年第9期第53页左栏) 本题考查点是学生对细节描写在诗词中作用的理解.全诗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就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开封"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正是"临发又开封"这一富有包孕性、耐人咀嚼的动作,使得这句诗具有了动人的力量.这一处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  相似文献   

18.
19.
高考所考查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还考方法。教材内容复习熟了,知识学好了,并不等于考试时能拿到相应的分数——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往往会造成常规失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能力立意越来越明显,而对能力的考查,实际上是通过考查考生解题时运用适当的方法所反映出来的思维过程,来判断考生智能发展的程度和学习的潜力大小,由此可见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2002年高考中语文的诗歌鉴赏题进行研究,并对此类题型在今后高考中的前途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