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an Huang 《Research Policy》2009,38(5):813-828
In this paper we characterize the exten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HKMT). We do not find, for the period of 1999-2003,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economic activity on the part of HKMT-funded companies contributed to productivity growth in Guangdong domestic manufacturing firms. Furthermore, HKMT-funded companies were less active than Guangdong domestic companies in pursu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Given that HKMT-funded companies in Guangdong are dominated by companies from Hong Kong, we end by linking our results to a discussion of recent innovation policy actions, both in Hong Kong SAR and Guang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直接推动企业实施创新创造和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国际化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德国建设欧洲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并阐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启示,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规划,避免各自为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扶持,避免过度市场化;以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为着力点,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科技高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互联互通深刻改变了传统物流模式,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受到深远影响。如何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物流高效运作,成为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区域物流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为研究对象,剖析在区域物流体系构建过程中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与规模经济效应。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得出影响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的主要因素,从政府与物流企业价值链资源协同视角,得出政府政策条件与物流企业活动条件相辅相成,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建设是政府政策与物流企业活动协同的产物。基于此,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科技管理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对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公开数据检索、数据分析统计、行业报告分析及产业政策解读等方式,回顾总结近10年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仪器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内科学仪器市场需求旺盛,相关企业主要分布于广州、中山、深圳和东莞等市,企业总体规模小但发展迅速并初步形成聚集态势,一系列大科学装置已经或即将建成,在基因测序仪、质谱仪等高端科学仪器制造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仍存在企业研发能力较弱、产业同质化严重、缺乏高端仪器研发人才等问题.据此,对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仪器产业未来发展,从鼓励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始创新、聚焦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加强粤港澳三地合作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与相关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世界发达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经验,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资源比较优势和不足。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要素的基础上,基于一般系统模块论构建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模型,系统分析了各模块的功能定位和协同关系。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实际,对其科技创新体系协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数据,探讨广州、深圳、香港与国内其他295个城市的创新联系特征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穗港深创新行为的市场化程度均较强,企业作用突出;(2)从合作范围看,广深与国内城市创新联系的范围与强度都高于香港;(3)从合作对象选择看,广深的科创企业和机构更青睐与高行政城市开展合作;(4)从...  相似文献   

7.
研究国际创新中心的概念内涵、主要特征、发展和演进,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核心组成体系,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影响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因素入手,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将16个指标分为3个子系统,对2005—2015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程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时间区间内,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协同程度较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回归以来,澳门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研投入力度逐渐加大,高水平研发成果逐步涌现,创新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典型的国际自由港以及大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澳门与全球市场尤其是葡语国家具有历史的、广泛的联系,经济运行模式、商业运作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澳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也存着土地资源不足、产业结构单一、高端创新资源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澳门应以大湾区穗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支点、珠三角西岸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中葡科技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作为战略定位,营造鼓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社会氛围,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广东应进一步完善粤澳跨境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携手澳门集聚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在大湾区内转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三角地区316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了协同网络在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氛围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协同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协同创新机制和协同创新氛围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协同网络在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氛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分别存在着完全的中介效应和不完全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新管理和创新经济学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自主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提出了自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和市场竞争程度及人力资本水平对“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力”关系的调节效应的假设,并利用22个中国制造业行业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自主创新的各个指标对中国制造业提高净出口率指数、比较优势Michaely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说明自主创新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正日益重要。(2)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行业,在国际竞争中越能从自主创新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2.
工业企业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部分。本文采用2014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对鲁粤苏浙四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工业企业在创新产出方面与其他三省的差距远超出预期,尤其是更能代表专利技术含量的拥有发明专利数以及代表高端竞争能力的国际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差距更甚,与传统印象里山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创新资源大省的地位是不相符的。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与山东省工业企业整体创新活跃度偏低、创新投入强度不高有密切关系,而究其深层次原因,应与山东省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高,小型企业创新意愿、创新资源和创新产出方面的不足等有关。此外,人才短缺和流失、创新成本过高、缺乏风险投资、技术和市场信息渠道不畅等因素也对山东省工业企业的创新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山东省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产业协同创新情况到底如何值得深入研究。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京津冀地区医药制造业1995年~2015年专利方面的数据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区域内部医药制造业各自和整体协同度进行测算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内专利指标的序参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专利方面的创新趋于有序;(2)协同创新子系统中专利价值子系统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3)京津冀医药制造业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整体协同创新程度仍居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阶段转变,创新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研究制造业创新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化,对于深化创新地理理论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制造业大省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制造业创新研发和制造业创新转化两个环节构建制造业创新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对广东省制造业创新的结构特征和格局演化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发现:广东省大型企业的制造业创新能力高于中小型制造企业,但小型企业的制造业创新活力较强;外商投资企业的制造业创新能力最强,而内资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创新能力较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强,而纺织服装、家具制造、造纸印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弱;广东省制造业创新在新产品开发环节强于基础研发环节,呈现显著的“中心-外围”格局,从业人口规模、GDP规模对广东省制造业创新有较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政策评估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支持其发展。本文收集了2006-2017年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67项创新政策以及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数据,通过量化评估政策文本、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创新政策对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技术创新规划、研究开发活动、产业化活动等对专利产出、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第二,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政策已经走出宏观勾画轮廓的初级阶段,趋向于专业化和精细化;第三,创新政策存在着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视不足、核心部门联合颁发的政策较少、力度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字赋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本研究结合案例研究和定性比较分析探究两者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机制,并追踪其转型过程的进化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赋能转型机制可分为管控赋能、价值赋能和级联赋能;(2)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有创收型和编排型商业模式,且对数字化转型具有倒推作用;(3)协同驱动路径有集群创导驱动、价值创新驱动、资源连接驱动和精益管控驱动路径;(4)在协同推动转型过程中,价值赋能、级联赋能、创收型商业模式和编排型商业模式均是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条件,管控赋能是边缘条件。本研究拓展揭示了数字赋能和商业模式创新对数字化转型协同推进的轨迹,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 manufacturing often involve internal R&D activities as well as external partnerships. Thereby it is not clear if internal and external activities are 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This paper tests for complementarity of different innovation activities, i.e. internal R&D, R&D contracting, and R&D cooperati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ross-sectional firm level data of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sector comprises both indirect and direct complementarity tests; it i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German part of the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CIS 3). Th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for significant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internal R&D and R&D cooperation, but cast doubt on the complementarity of internal and contracted R&D, since a productivity effect on firms’ patenting probability or sales with new products cannot be found.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专利分析视角,建立2000-2020年全国卫星应用专利数据池,围绕专利态势、技术领域、创新主体三大维度,对比分析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等地卫星应用产业专利情况,以判断广东省在卫星应用产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技术布局热点及薄弱环节、创新主体构成及协同创新情况,为产业政策、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卫星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在电通信技术、基本电气元件等领域具有优势,创新主体支柱是企业,但整体创新协作较弱,建议强链补链推动集群发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集聚人才、技术、平台等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以包括两个互补产品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互补产品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和捆绑效应,考虑互补产品供应商绿色创新与否、零售商的绿色营销和销售策略,构建多阶段供应链定价与绿色度决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数值实验,研究发现:当互补产品的捆绑效应较大时,互补产品供应商的最优策略是进行绿色制造,而零售商的绿色营销和捆绑销售策略与互补产品供应商的最优策略和捆绑效应大小有关;供应链中其他成员进行绿色制造和投入会促进产品供应商提高绿色制造水平,且零售商的捆绑销售也会促使其提高产品绿色度;另外,互补产品的绿色创新溢出效应也会影响供应链成员及整体的利润。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通过研究目前国内典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做法,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