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后一课》作为一篇经典的文章,一直被选人初中语文课本之中。小说家都德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本课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理解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进而感知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我解读】《最后一课》是一篇被选入多种版本教材的经典短篇小说。但许多老师执教后或许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篇非常经典的小说。最后却很容易被我们在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和我们抽象出的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大主题教学中走向政治说教,成为一种大主题的灌输。这样的教学,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必然是不真实的。 相似文献
3.
乐曰之 《学语文(初中版)》2004,(4):3-4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成长与生理成长是相匹配的。但有时候,它们又不太一致,有的人心理发展明显滞后于生理发展,有的人心理发展则又明显超出生理发展水平。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某个小孩“别看他年纪小,但是很懂事”,这所谓“年纪小”,就是说他生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所谓“很懂事”,就是说他心理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4.
余映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9,(5):19-21
【课文品读】极具魅力的精彩片段《最后一课》的高潮和尾声部分,无疑是极具魅力的精彩片段。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语言符号都有着自己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6.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材简析《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一篇哲理性文章,记叙了一位哲学家以“如何根除旷野里的杂草”为话题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揭示了只有用美德才能净化人们心灵的哲理。文章语言质朴,情节简单,富有悬念。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走进文本,构建活生生的课堂,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建设者。本文的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用美德去占据人的心灵。文本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对此从本体论和认识论来讲,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针对文章留下的空白,可以让学生从各自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玉林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2,(2)
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法国人民反对侵略、热爱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2、学习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刻划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使学生掌握并会运用下列词语和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3.
魏宗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
【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儿童文学家。他出生于法国南部尼美地方,由于家庭贫困,十五岁就不得不出外谋生,因此对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所认识,特别对遭受剥削压迫的“小人物”怀着深厚的同情。 都德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散文集《磨坊文札》等。《最后一课》是他流传最广的短篇代表作,曾被译成各种文 相似文献
15.
杨杰 《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5):66-66,63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最为人称道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以一个孩子(小弗郎士)的见闻作为叙事视角,深刻地表现去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小说以其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许多国家的中小学都把它作为经典课文,近代一百多年中倍受侵略的中国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张凤 《中学生读写(初中)》2006,(1):29-29
孩子们都走了,镇上的人也走了。韩麦尔先生倚在门框上,两眼直直地瞪着窗前的紫藤,这是他刚来时种的。这些年,它凭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枝繁叶茂,到在已经爬上了房顶,在他的窗前形成了一片绿阴。韩麦尔先生最喜欢下课之后搬一把藤椅坐在那里休息。现在要他离开它,他怎能舍得呢? 相似文献
17.
《明天,我们毕业》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最后一课,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后一课,可谓意义非凡。教材编辑没有推荐名家名篇,因为大多名家的小学时光与当下孩子的童年时光已有了代沟,而是以学生我的口吻量身定做这表达深深眷恋之情的最后一课,又可谓匠心独运。是故,这最后一课的教学既要言意兼得,又要关注习惯,着眼未来。一、在回忆中感恩每一位孩子的小学六年的生活,都如文中所说像 相似文献
18.
19.
杨代鹏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5)
“同学们,在上新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76年,一位美籍华人科学家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典礼上,这位美籍华人不用英语发言,而用中文发言。这一异常举动,引起了世界强烈的反响,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你们知道这个科学家是谁吗?他的这一举动为什么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感动?(丁肇中,因为他深深的爱国情怀。)下面我们再看看法国作家都德写的发生在普法战争其间的事,小弗郎士和他的老师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祖国的语言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