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县里举行课堂教学大比武,本人有幸参加听课,不同学校推荐的六位教师依次执教同一篇课文《羚羊木雕》(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几位教师在研讨课文时,都把作品中的“我”和爸爸妈妈对立起来,解析“我”则重视友情,解析爸爸妈妈就重财轻义。  相似文献   

2.
给万芳的信     
<正>一、请为《羚羊木雕》中的"我"给万芳写一封信,不少于200字万芳:对不起!我食言了。我知道这样做伤害了你,可我也是迫不得已呀!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你后的第二天,我妈妈发现木雕不见了,于是就质问我羚羊木雕的下落,我不得已说出送给了你。我试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这位老师上的是张之路的短篇小说《羚羊木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老师的课备得很充分,上得也精彩,但在授课过程中,这位老师认为:小说中的父母逼着自己的女儿要回送给好朋友万芳的礼物——羚羊木雕的行为,是重财轻义。  相似文献   

4.
《羚羊木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深圳罗芳中学黄琬雅关于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羚羊木雕》一课里面出现的六个人物,《教师教学用书》将之归为“重财轻义”和“重义轻财”两大类,并且指责父母损害孩子纯洁友谊的行为。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提出,与学...  相似文献   

5.
在《羚羊木雕》一文的“自读提示”中有这样一段话:“作者善于观察和分析生活,选取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描写细致,中心突出。”思想矛盾具体表现为“重义轻财”与“重财轻义”的冲突。通过展示矛盾冲突,作者由衷地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  相似文献   

6.
作者倾向和教学目的──兼评《羚羊木雕》教学陇西一中陶宏亮《羚羊木雕》是初一语文教材中一篇新编的阅读课文,说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妈妈逼着“我”向好朋友要回已送给好朋友的礼物“羚羊木雕”,“我”很茫然。这篇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赞美小...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听了几节青年教师的竞赛课,其中有两位教师上的都是初中语文课标版第一册中的《羚羊木雕》。讲课的教师课前作了认真准备,课阱得不错,部有可圈可点之处。台下听课的教师反响也很好。然而,听了这两节课,我始终高兴不起来。原因是对两位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共同推出的一个观点,让人难以接受。这就是:文中小姑娘的父母,是一对重财轻义之人。  相似文献   

8.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课本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意在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 笔者认为,对于《羚羊木雕》故事里围绕“赠送”和“索回”那只羚羊木雕,发生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所发生的两组矛盾。如果用原有的眼光和观点来看这一《羚羊木雕》,未免视野狭隘,看法偏颇也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友谊与江湖义气 故事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内心充满友情、珍惜友情的小孩。在课文里,坚持诚信的“我”的呐喊和反抗是无…  相似文献   

9.
编者易题意在立镜《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风雨,都会遇到与《羚羊木雕》中的"我"类似的伤心事."我"把家里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后又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将它要回.个中矛盾与无奈,若非当事者倒还真难体会.其实,阴晴圆缺本自然,对风风雨雨的回味不也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1.
一、课堂导入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一篇《羚羊木雕》的课文,请哪位同学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一下。学生复述:“我”和万芳是好朋友,在“我”不知底细的情况下,把一只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我”父母得知后,非常生气,因为这只羚羊木雕非常珍贵,他们要求“我”一定要把木雕取回来。我觉得非常为难。二、提出问题1.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能不能理解父母的做法?学生甲:我不能理解。我觉得“我”去取木雕时,会伤害“我”和万芳之间的感情。学生乙:我能理解,因为这只羚羊木雕毕竟是太珍贵了,小孩之间互相送这么昂贵的东西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2.
一、迁移式提问 学完《羚羊木雕》课文内容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学了《羚羊木雕》,我们对万芳及其父母的做法都有自己的理解,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是怎样处理的?这个提问将课文的学习迁移到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联想与课文内容相似的自己与父母在家庭中产生摩擦的事。这样把语文的学习引申到广阔的生活,就开  相似文献   

13.
《羚羊木雕》因其情节接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加之反映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受学生喜欢。本文的情节大致是:爸爸从非洲回来送给“我”一只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给了讲义气的好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逼着“我”从万芳那里把羚羊木雕要了回来。该文选自1984年第10期《  相似文献   

14.
×××同学问:《羚羊木雕》中奶奶说过这样一句话:“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的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阅读理解课文,重要的要能抓住课文的关键。《羚羊木雕》的关键是奶奶的一句话:“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句话“不好”的前面又加了个“多”字。这个“多”字是副词,用在句子里表示“不好”的程度很高,可见奶奶的话看似平缓,实际上分量却不轻。对奶奶的这句话不随意放过,应该过细地探究:“这样”指的是什么?“不好”指的又是什  相似文献   

15.
《羚羊木雕》情节跌宕起伏,文章一开头就用妈妈的责问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由此展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时不妨从情节入手,通过分析人物心理,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底蕴。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段里的三件事情:穴1雪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这是上星期的事。穴2雪“我”送好朋友万芳羚羊木雕。这是昨天的事。穴3雪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这是今天的事。如何把发生在三个时间段里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谋篇布局是很关键的。作者从妈妈的追问写起,把第三件事作为文章的主线,总体上运用的是顺…  相似文献   

16.
《羚羊木雕》是张之路写的一篇关于怎样尊重孩子情感的记叙文,文章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深广。本文原题为"反悔",作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间的矛盾。文章可分为四个层次,先写妈妈追查、逼迫"我"向万芳索要羚羊木雕,伤害了"我"的心。然后插叙"我"和万芳真挚的友情,写出自己与万芳的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德育》2008,(7):4-7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七年级语文课本《羚羊木雕》讲的是:“我”把一件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方,父母发现后,立即逼着“我”去要了回来。“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课文以个性化的语言、跌宕的情节、激烈的矛盾冲突为广大中学生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8.
一、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1.注重对话,平等交流。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围绕“羚羊木雕应不应该要回”的观点,我刻意点拨提出:“羚羊木雕是非洲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作为学生还不能自我支配。”一语激起了学生丰富的情感:“羚羊木雕即使价值很高,也不及好朋友的情谊,因为友情是无价的。”“没错,而且木雕是爸爸送给我的,那我就有权支配。”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下面,我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几种方法。一、阅读感悟式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如教读《羚羊木雕》前,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感悟探究以下问题:(1)文章是如何描述妈妈、爸爸逼"我"去取回羚羊木雕的?(2)"我"爸爸送给"我"的木雕,"我"又把它转送给好朋友万芳,  相似文献   

20.
上学期,我写了一篇作文《我的同桌》。回家后,我把写好的作文稿交给妈妈看。妈妈看后非常生气,她说:“整篇文章都是写别人的缺点,难道他就没有一点优点吗?世上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是怎样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像你这样,只发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又不去帮助别人改正缺点,是不对的。如果别人也这样对待你,你心里会舒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