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词串,是一首无声的歌曲,韵律优美,朗朗上口;词串,是一幅留白的图画,形象可感,令人遐想;词串,是一串风铃,一线串起数个铃铛,美好巧妙。作为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词串将原本孤立的汉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连成合辙押韵的韵文,糅合了古诗的节奏和意境,在“润物细无声”中,  相似文献   

2.
"词串识字"是对传统韵语识字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今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中,都编排有一定篇目的"词串识字"。"词串识字"作为一种全新的集中识字教材,教师该如何教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曾坦言:"我们还缺少比较成熟的经验。"笔者  相似文献   

3.
"词串"是苏教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材的一大特色,"词串"每行一般有三个词语,每课四行,同一行的三个词语词性相同,犹如用一根无形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组成一幅含有多种景物的画面。分开来念,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是一首押韵上口的小诗。寥寥二三十字,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言简而意丰。  相似文献   

4.
沙滩贝壳脚丫海风海鸥浪花珍珠鱼虾海带港湾渔船晚霞像一首优美的诗,合辙押韵,琅琅上口;似一幅迷人的画,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其实,它非诗非画,却有诗的韵味,画的色彩。这就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首创的“词串识字”。所谓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词与词之间留有间歇,且合辙押韵的“准韵文”。作为一种全新的集中识字教材,教学中如何去认识、理解和把握呢?一、对词串识字的认识1.从编排特点看“词串”“词串”不是单纯地把词语简单地串连起来,而是抓住典…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是一篇以韵文形式安排的词串识字课文。四行词串分开来看,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是一首音韵和谐的写景诗。教师在引导学生将词串读正确、读连贯以后,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想像体验,在读中识字。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受教者,而是和教师一起经历一段生活及情感体验的伙伴,在体验中认识世界,在体验中感悟真情,在体验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词串识字借鉴了传统韵语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将意思相关的词语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起来识字。词串识字有整体性、形象性、可读性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把词串识字上得诗情画意。词串识字是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表面看,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儿,其实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且押韵合辙,是词儿的串连,所以称为"词串"。词串识字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体  相似文献   

7.
"词串"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的几个词汇,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牵牛、织女、北斗星。它犹如一篇短文、一首诗歌,韵味十足,想象空间大,再  相似文献   

8.
一次,我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在"名师八桂行"时执教的《猴子种果树》一课,他在识字教学中使用词串教学法的成功实践令人叹为观止。课后我查阅了很多有关词串教学的资料,越发觉得对于低年级识字教学来说,词串教学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于是,在执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忍不住尝试运用了词串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案例]苏教版教材第三册的识字1是一组迷人的水乡美景词串。读着它,那飘飘渺渺的水乡景不时浮于眼前。怎样教才能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文中的那份诗情画意呢?我翻看起手头的备课资料,忽然一篇将词串改成七言诗的设计深深打动了我,心中也涌起了一份冲动。是呀,马致远的《秋思》不正是苏教版词串文的蓝本吗?何不也将词串文作些变通,再创一首七绝?金秋烟波水乡(美),芦苇菱藕荷塘(肥)。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出示部分生字词或新词,认读韭菜谷穗玉米倭瓜蜜蜂蝴蝶蜻蜓蚂蚱下种铲地拔草栽花师: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新词。联系课文内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生:第一行写的是祖父园子里的植物,第二行写的是昆虫,第三行写的是"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学干农活。师:这种学习形式,我们见过吗?生:低年级课本中,我们学过"读词串"。师:是的。我们在归类识字中就学过"读词串"。读词串时,我们要展开想象,读出词串所  相似文献   

11.
词串是语言中高频共现的多词组合,在语言输出中可以整存整取,增加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在计算机发明之前,研究人员依靠手工筛选词串。语料库的兴起,使得词串的处理由人工筛选发展到了机器提取,回避了人工筛选词串带来的主观性强和速度太慢的缺点。为了加深对词串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从语料库语言学的视角下,探讨了词串的界定与特征,词串的结构和功能分类以及如何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从语料库中自动提取词串,希翼为词串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词串识字”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锡铭 《云南教育》2002,(25):31-3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安排了6次“集中识字”,除了《识字1》是一首古诗外,其余皆为词串识字。词串识字有何特点?教学中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笔者作些简要说明。一、教材编写特点词串识字虽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给人全新的感受。其主要特点如下:1.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真童趣。“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五课词串识字,选取的全都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内容,用词串形式把相关词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说学生的生活,抒学生的情趣,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吴善虎 《江苏教育》2012,(31):52-53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教材富有创意的编排,它让儿童能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这种识字教学方法,继承了传统蒙学的精髓并融入了现代教学的理念,其教学效果得到实践的检验、大家的一致认可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借鉴"词串识字"的优点,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词串教学"的巨大价值还远没有被大家发现和认识。薛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低年级识字写字教材中借鉴元曲小令的元素,围绕一定的主题,采用韵文的形式设计编写了不少词串,教师对这些词串进行的教学通常称为词串教学。阅读教学中本没有词串也谈不上词串教学,但在最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不少一线教师将课文中的生词以及相关词语、词组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重新设计形成词串,对这些词串进行的教学,就是阅读教学中的词串教学。其目的或者是使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更加深入有效,或者是以词串文、连词缀文,实现阅读教学和词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因此,在设计词串时“不必追求像词串识字中的词串那样押韵合辙、整齐划一,关键是确定一组词语之间的联系”[1]。实践中发现,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教师可能设计不同的词串,同样的教师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可能设计出不同的词串。本文拟就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词串及注意事项做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词串教学是低年级课本编排中常见的形式,它围绕一个中心,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联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词与词之间留有间歇,是"合辙押韵"的准韵文.它有诗歌般的韵味,散文般的意境,生动形象的画面,充满着生活的情趣.上课时,学生在韵文织就的情境中理解词语,在词串营造的特定语境中升华情感,是由"词串"及"语境"、由点及面的以小见大式教学.  相似文献   

16.
王正鑫  原苏荣 《文教资料》2013,(5):27-28,54
词串作为能够实现语法、语篇和语用功能的意义和形式上的最小的单位,在提高人们语言输出的流利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Moon,Biber和Nattinger的观点对《老友记》中词串"you know what"的功能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在不同形式中的各种功能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词串教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独有的一种识字课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读不出词串所营造的情境,优美的词串竟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词语,毫  相似文献   

18.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教材富有创意的编排,它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串起一组有内在联系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这种识字教学方法,继承传统蒙学的精髓并融入现代教学理念的编排,其教学效果得到实践的检验、大家的一致认可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借鉴"词串识字"的优点,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词串教学"的巨大价值远没有被大家发现和  相似文献   

19.
于海霞 《教师》2015,(10):17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教材独有的识字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笔者认为紧扣字理、链接生活是词串识字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因此,本文提出与古字链接,让学生知其根源;与字理相融,让学生自主探寻;借用鲜活图片,在感知词串中识字;依托具体情境,在理解词串中识字,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识字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识字、写字,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1苏教版一、二年级语文课程中有一类词串识字的课文,编者的意图就是指向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然而,怎样将这一类枯燥的词串课文上的既有趣、生动,又能落实课程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词串教学中建构起智慧型的课堂。怎样构建"词串教学——智慧型课堂"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