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类思维发展到今天,已达到了十分缜密的阶段,当我们再回到神话世界时,自然会感到不可理喻。本文就是试图从神话心理学角度来解释神话思维的特点、神话思维进行的规律以及神话思维最终解体的过程,从而解释神话的神秘性以及神话消亡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2.
神话叙事     
自人类步入文明,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20世纪那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衷于神话.现代艺术发展的神话化倾向和人文科学中对神话研究与日俱增的兴趣同样格外引人注意.20世纪,只有神话才能超越社会历史的限定和时间空间的限定来表达人类存在的永恒的或本质性规律.神话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然而历史发展到了当代,当文学重新找到神话,那么一切的奇迹又将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3.
神话的意蕴与神话学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话是20世纪中国人学科话语中出现的新名词,与它同时传入我国学术界的是以神话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神话学”,神话作为学,宗教和初民思维的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化意蕴和哲理蕴涵,现代神话学发展迅猛,理论和方法日新月异,在解读模式上可归结为语言学的,仪式学的,自然学派的,历史学的,结构主义的,心理学的,哲学的和女性主义的八中方法流派,总结神话学的多种方法并加以综合运用,对于拓展跨学科的人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中国神话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批神话学者的努力探索和辛勤耕耘使中国神话学成为人文科学领域内一枝独秀的现代学科。对神话史和神话学史的研究属于该学科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对神话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对新时期涌现出的神话史和神话学学术史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概括,力图清晰描绘出该研究领域三十余年间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伏羲神话和九隆神话都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伏羲神话一般被视为是汉族的神话,但在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流传着诸多关于伏羲的神话。需要强调的是,文中所指的伏羲神话是所有和伏羲有关的神话,而不是特指某一个关于伏羲的神话。九隆神话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神话,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神话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拟从情节内容和文化内涵两方面出发,对两个神话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运用神话原型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实践也层出不穷。但是,文章认为,将神话原型批评只限定在运用“神话原型的交际作用”来找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题等是不够的,还应深入神话文本进一步探讨这种神话原型意象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话是人类文化之起源,宗教之萌发,艺术之滥觞。对人类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神话产生于上古,是人类凭借想象力的一种创造,心口相传,相互影响。凡有人类的地方,皆有神话。故不应以希腊神话一种模式去对待所有民族的神话。华夏民族神话也独具特点和魅力,不仅丰富且因民族众多而各具特色,多彩多姿,与宗教的西方神话比,更显浪漫、朴实、神奇多姿。  相似文献   

8.
本从研究神话的动因和目的,神话的起源和解释,中外神话的同异及其原因,中国神话的保存、修改和丧失等四个方面,探讨茅盾对神话研究的情况和成果,说明茅盾对中外神话的研究,不仅是神话学的宝贵遗产,也是比较学的宝贵遗产;既是属于民族的,又是属于世界的。  相似文献   

9.
创世神话在整个神话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许多神话都是从创世神话变化和发展起来的。就其思维方式、内容及价值而论,它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百科全书"。本文主要对我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做了一个考察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西方之“神话”于20世纪初引入中国,由此开启了中国的神话研究。中国神话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以创世神话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特征。文章按照历史时期对中国创世神话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勾勒与评述,以彰显中国学者在中国创世神话研究方面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明清神魔小说因其题材形态上与神话的同一,经常而自觉地借用神话形象、观念、情节等母题,注定了与神话的不解之缘。本文从神话思维、神话形象、神话情节、神话主题等若干方面论述神话与神魔小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故事形态学是鉴于故事类型学理论的缺陷而构建起来的分析民间文学的一种结构主义叙事理论。故事形态学与故事类型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中是侧重叙事语法的分析,还是倾向于完整表意片段的探求。用故事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从六朝志怪小说中归纳出婚姻、复仇和报恩等三类按时间中轴排列的行为功能序列。虽然某些故事可能出现成分的残缺或者成为单一行为功能的叙事片段,但在时序上,它们不会与类型故事发生矛盾和悖反。不同类型的故事通过“嵌套法”结合成为新的结构,这种“嵌套”同样不会扰乱行为功能在时序上的安排。我们通过对六朝志怪小说结构形态以及构型方法的探讨,可以形成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深受广大儿童欢迎的童话艺术,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幻想性是其根本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唐诗中杜鹃一词有多种内涵,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并没有“杜鹃啼血”之义,二者性质有异,一为古蜀神话传说,一为自然现象。李贺“杜鹃口血”也不含有杜鹃“不如归去”的唐后摹音之义。  相似文献   

15.
The western literature has shown the worl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writing styles in the Ancient World through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subsequent famous writers. Most of the works in this period cont...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曾为文明重心之地,以辉煌灿烂的文化卓立于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神话类型。本文试图从神话的特点,神话英雄的塑造及神话体系三方面的比较来说明中国与希腊神话的差异,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及对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最大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本文介绍了这个神话王国的创作原委,并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作了一个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李颖  刘欣 《海外英语》2014,(22):193-194
The western literature has shown the worl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writing styles in the Ancient World through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subsequent famous writers.Most of the works in this period contained mythical elements.Based on western history and culture,this paper present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Western Ancient World and discusses famous works with mythical elements in this period,in order to prove mythical writ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9.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美国作家霍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许多的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过研究。本文将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基础,对小说进行再解读,试图论证霍桑在创作本作品时受到了神话原型的影响。通过对小说的人物塑造与结构设计两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小说的创作与神话是相关联的。而从神话原型的视角来解读本篇小说可以更好的理解霍桑这个哥特式小说的特色与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20.
竹的巨大生命力和潜能,让华夏古人生成了自然崇拜,竹的物种本能呼唤着古人的生命意识,竹成为原始植物崇拜的一个代表。竹与龙,有类似的神秘内蕴与象征功能,两者互可置换,不仅因其长度、形状相似,色彩及功能亦颇相近。竹与中国古人惜命重生意识也极为切近。竹的质地坚硬耐久,四季不凋、葱茏蓬勃的生命力,使其神话内蕴更有理由持久延续。古人信奉竹的祛病养生之用,还由竹的美好质性联想到日常人世伦理。湘妃泣染斑竹的仙话传说,将男性文人的气节,泛化为女性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中国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繁盛不衰,缘其神话原型的稳定凝重和多样化,从而文人主体在诸多重大人生课题面前心中时现竹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