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电视媒体概念的阐述及相互关系,从电视媒介本身的变革、电视节目形态的融合几方面论述了新数字媒体环境下,新数字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介的融合。首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介本身的变革经历了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从结构化到面向对象的转变;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变。其次,从电视节目形态的板块化、实时性、互动性、非专业化四个特征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有力工具诞生以来,深刻地作用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电视是继语言与文字之后大众传播的又一次革新与飞跃。在社会进步、受众需求质量的提升与电视技术的日臻完善的双重作用下,电视节目本身也日益丰富。随着电视节目量的增加,栏目开始显现巨大的作用。一台没有栏目的电视节目就像一本五六百页的未装订的小说,读者根本无法阅读。而具有明确专业性质的电视节目的栏目化起到了一根装订线的作用,在固定风格、时间的辅助下,在形成特定的收视群方面显示出了许多优势。本世纪40年代末,世界上最早的专栏…  相似文献   

3.
段晶 《新闻传播》2022,(10):43-45
伴随信息时代的来临,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充分融入到生活方方面面,新媒体逐渐成为一种新型宣传媒介,在新媒体宣传平台不断普及下,促使传统电视节目品牌宣传以及新闻内容传播路径得到有效拓宽,这也给传统电视节目发展与转型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传统电视节目为了能够满足当前时代需求,则必须高度重视节目和新媒体宣传平台的结合,以推动传统电视节目发展。对此,本文主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和新媒体宣传平台的结合路径,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与此同时,伴随我国媒体融合进程的深入发展,政务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等领域所发挥的功能日益引人注目.在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由李勃所著的《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一书从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方式流变入手,分析了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中的作用机制,主张借助新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这一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与流行,既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又给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电视节目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传统媒体,其在信息的传递和舆论导向上有着巨大的优势。本文以新媒体条件下的电视节目发展机会和挑战为基础,提出创新应对策略,从而促进电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快速迭代,不断地适应着新时代快节奏、碎片化的特征。电视节目作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此,电视节目必须借此机会结合大众的喜好和需求,完成创新转型,从而高效地留住用户,才能继续在市场上生存。本文拟从新媒体语义下的含义和特点出发,通过剖析当下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予当下电视节目创新改革的方向与建议,以此为电视节目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创新转型进程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傅居正 《新闻前哨》2014,(10):33-35
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突显出其独特的传播力量以来,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视听娱乐的选择都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或者手机媒体等新媒体,这无疑是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一种新的挑战。在当今新媒体形式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也随之诞生。本文试从近些年成功影视现象探讨电视节目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改革、创新策略,突破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杨乃武案是晚清震动朝野的四大奇案之一,因其案情冤屈,翻案曲折困难,最终得以平反,至今仍广为传唱。杨乃武案发生后,余杭民众之间口耳相传、说法多样,《申报》与后来的电视节目总结人际传播内容,对杨案进行大众传播,推动杨案为更多人所熟知,在一百三十多年里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杨乃武案传播有了更加深刻的映射,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在这一过程中,杨乃武案的口头流传与大众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呈现出独特的传播情景。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类媒介的相互融合,融媒体的作用也展现出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短视频成为融媒体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方式,并占据了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位置。对于传统的电视节目来说,与各类新媒体平台相融合,借助短视频方式进行改革会提升内容的传播力、提升电视节目的收看率,最终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媒介融合中电视节目短视频化就应运而生,这不仅仅能够帮助电视节目更好地传播,更能够推动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短视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节目类型的惯常性分类上,一种节目类型本身往往具有内容和形式的双重意蕴,既有形式的规定性,又有内容的指向性,比如说“新闻”类,它既代表了一定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也规定在这种形式中的基本内容,因此,相对于其它大众传播形式来说,研究电视节目类型的观众偏好就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环境推动了电视节目的发展,本文在详细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必然性进行分析;最后立足于新媒体环境,对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发展方向与方法作出研究。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短视频化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对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以及播放形式等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谈话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易于吸引电视观众,对社会影响巨大。它也在随着社会和电视发展而不断发展,满足受众需求。当今,谈话与娱乐,谈话与新闻,谈话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常常融合在一起,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谈话节目也将一步呈新媒体融合,继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特点和电视谈话节目发展趋势,以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为对象,努力探索适合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的谈话类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13.
季播型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节目形式,需要通过积极的受众研究,主动培育受众的收视行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季播型电视节目在播出时间、渠道、内容等方面更加多元和复杂,受众的收视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由此引出电视节目制播方应该思考的几个问题,即受众观看的时间、地点及内容.本文将围绕这三个问题,对季播型电视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特征进行探析,并进行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电视传播观念在不断变化,电视节目也在各种新兴媒体的竞争中谋求发展。以往评价电视节目的三个标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不仅促使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紧密结合,而且进一步融合了大众传播主体和观众的关系,有利于电视节目的发展。将参与性作为电视节目的评价标准,必须注意观众的参与是否有意义,是否切合节目主题,是否真实,是否能和其他三个标准相融合。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成为电视节目传播的新形式,对于电视节目传播效果改善具有突出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短视频化传播机遇,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短视频化传播挑战,并提出了几点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短视频化传播策略,希望为电视节目短视频化传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泛媒体语境下媒体与受众的双向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互联网迅速普及,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等新媒体纷纷涌现.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传播进入了"人人即媒体"的泛媒体时代.泛媒体时代的传播是一种弥漫的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传播形式在各种新老媒体上交错进行,社会信息空前丰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李宁 《新闻世界》2011,(9):58-59
电视是一种最容易为青少年儿童接受的大众传播媒体。青少年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少儿科普类电视节目有着引导青少年探索科学、认识世界的独特作用。一国少儿科普电视节目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国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我国大力倡导“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应从娃娃抓起,然而我国少儿科普电视节目目前的发展状况,却与国家倡导的“科教兴国”战略不相符。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整治、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为例,通过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致国目前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既是一种效果评价机制,也是一种激励和管理机制,更是一种导向机制。但评估体系要落到实处,离不开对传媒格局变化的准确洞察与积极回应。新媒体格局下,跨媒体、跨屏幕、社交化、互动化视频新业态发展迅猛,现行电视节目评估体系面临底层挑战。构建符合时代主潮的新型节目评估体系,既是一个世界性命题,也是国内主流电视传媒着力探索的重点。文章从评述国内主流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基本范式与现实局限入手,同时横比参考视频新业态内容评估实践,进而阐发电视节目评估纳入新媒体因素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种新媒介或新媒体,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宽带网络在世界各地的高速发展,高品质的音视频压缩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更高的压缩比率加上更宽的带宽,使得互联网用户在互联网上观看高品质电视节目的愿望不再是幻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外部环境的变化、自身发展的需求两方面切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的现状,其中结合了多个国内外成功的电视节目案例。以新媒体、三网融合的环境背景为契机,以电视节目的转型之路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为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