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雷 《新闻界》2005,(5):91-93
网络被称为全球性的媒体,我们的关注也是全球性的.但是,出于自身的需要,我们对来自世界各个不同地方的信息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在关注哪些国家?我们想关注这些国家的什么问题?我们的媒体和记者让我们关注谁?它们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何方?没有有效的资料和统计工具,要回答这些问题非常困难.但有了网络,问题的解答变得不再那么艰难.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受众注意力的流向非常值得研究,因为注意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信息对注意力的流向产生重要作用,特别是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2.
GDP这一统计数据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这得益于媒体的宣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国家经济状况的关注,更多的统计数据要想被人们了解和认识,同样需要媒体发挥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俊  王蕾 《编辑之友》2011,(8):126-128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中国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在国际传媒的核心强势地位,其对中国的环境报道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影响着读者  相似文献   

4.
鹰乎,风筝乎     
鹰乎,风筝乎肖荻当今社会,信息爆炸。那铺天盖地的新闻发布会彼伏此起。就连那一向保密惟恐不及的公安部门,也隔三差五发布一些信息。这是改革、开放所需,让世界了解我们,让我们走向世界嘛!好。但,这对于那些既要多方面捕捉信息、而又成为众多信息发布者捕捉对象的...  相似文献   

5.
黄玲 《今传媒》2009,(11):45-46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这就迫切需要建设与我国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媒体实力,在重大事情发生时,及时、准确地表达中国自己的声音,掌握信息发布的话语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杂志在转型期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过程中,在对中华民族人文观念的国际传播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要迅速壮大我国的杂  相似文献   

6.
江伟华 《传媒》2007,(9):16-17
2008北京奥运会,只剩下300多天了,在这未来的300多天中,中国、北京、奥运会将是全球关注的重点.而这些概念或中国元素的传播则离不开媒体,媒体把中国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媒体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获取日本相关信息的通道很多,包括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的对华宣传,也包括漫画、电影、流行文化等日本元素在中国的传播,再有就是本文要讨论的--中国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获得的与日本相关的新闻信息.这种新闻信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获取渠道就是在日本派驻记者.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升值,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逐渐感到直接向海外派驻记者并非遥不可及.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成为促使中国媒体"走出去"的一个契机,既有突破,也暴露了问题.中国媒体加强国际报道、拓宽信息通道之路,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8.
3月份,又是一年两会时,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的动态吸引着海内外的关注.对于大部分公众来说,了解、关注这件大事的渠道无疑就是媒体.媒体既是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接收信息,也是他们的嘴巴——反馈信息.在变革不断深化的时代,公众希望更多、更及时地了解这个国家发展趋势的热情前所未有. 大变革开启新格局,新格局赋予大责任.中国新闻传媒业在时代的大熔炉中接受检验、批评、鞭策,在前行中逐步构建起相对独立而不断壮大的力量群,承担起反映、监督、反思、瞭望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杨敬 《新闻与写作》2004,(12):20-21
GDP这一统计数据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这得益于媒体的宣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国家经济状况的关注,更多的统计数据要想被人们了解和认识,同样需要媒体发挥其巨大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恩成 《新闻传播》2010,(6):155-15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求在中国的外国企业直接投资的动机和互联网与其信息来源收集方式研究。因此通过访谈研究我们要知道企业对大众媒体的依赖程度和情况。媒体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媒体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作为水手要熟悉海洋,作为广告人的我们,也要不断的了解媒体,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什么是媒体?从本质上说,媒体就是信息发布方和搭载信息平台的组合。古时候用飞鸽传书,如果每一只鸽子身上都挂上UPS的标志,或当天的天气预报,鸽子就是一种媒体。所以,媒体的本质其实是通讯技术,因而也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而演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影是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实时了解并分析国外媒体对中国电影的关注有利于我们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订我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策略。基于此,试以外国媒体对中国电影的报道为文本基础,从中国影片、影人、电影节和电影体制等几方面客观分析外国媒体对中国电影的关注程度和关注倾向,依此了解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赢得长久竞争能力的方法是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本身就是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由于媒体组织生产过程本身就是生产知识,同时媒体的运作流程也越来越需要进行知识管理,因此迈克·波特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同样适用于媒体组织.媒体作为企业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必然是基于知识管理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媒体组织的知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1 企业创新对信息资源和知识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在占有信息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的运用与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既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企业的经营战略、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地位、营销策略、竞争优劣势等信息,也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策略、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的相关信息.如果说,创新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那么,信息资源就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资源,而企业档案资源正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5.
数字存储媒体选择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道玲 《湖北档案》2004,(11):12-14
信息时代的核心无疑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核心则在于信息的处理与存储。当我们每天关注于CPU主频的不断提高、操作系统版本的不断升级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或许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无论信息处理技术多么的先进,我们都必须将信息存储于一定的媒体(或称“载体”)之上,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都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存储媒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影视媒体的灵魂 --影视审美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辉 《现代传播》2006,(2):82-85
影视媒体占据着现代传媒的核心地位,对社会和大众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通过追溯媒体演变的内在动因,我们看到影视媒体的灵魂在于营造一个信息理解和接受的直觉性意义情境.通过对此情境的解析,我们发现这正好是一个审美情境.同归影视媒体本身,通过辨析纯粹记录生活景象或科学实验的影片及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本性,我们看到影视媒体的生命皆在于营造一个信息理解和接受的审美情境.最终,审美性是影视媒体的灵魂,作为一个饱含启示性的结论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7.
葛翀 《传媒》2018,(11):64-65
媒体是组织或个人与外界建立联系的纽带,也是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建立媒体关系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很多组织或个人都需要通过媒体向外界发布信息来获得公众关注.因此,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媒体关系至关重要,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官方组织还是非官方组织都要有维护媒体关系的意识.CBA(中国篮球协会,英文名称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作为一个经常需要与媒体打交道的组织,媒体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是其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表现为选择适当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构建自身消息发布平台、定期举办媒体信息发布活动和制造媒体事件等4种主要形式.但目前CBA的媒体关系运作还存在着媒体事件影响力不足、球星效应不显著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数字存储载体之比较及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的核心无疑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核心则在于信息的处理与存储。当我们每天关注于CPU主频的不断提高、操作系统版本的不断升级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或许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无论信息处理技术多么的先进,我们都必须将信息存储于一定的媒体(或称“载体”)之上,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都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存储媒体而存在。存储媒体的品种和性质是影响数字信息长期存取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苏陵 《青年记者》2012,(23):63-64
要发展,首先需解决两个问题 21世纪的中国报业正处在由规模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转换的关键阶段,科技类报纸要想在媒体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并作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就目前全国科技类报纸的发展情况来看,除了极个别的科技类报纸发展势头较好之外,绝大多数生存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冷静地分析、认真地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今天,新闻传播的速度健步如飞,全球信息几乎成了"同步播报".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就像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环境里,一举一动都会被公众了解并关注.可以说,信息传播已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与媒体沟通并合作,建立起和谐共赢的媒企关系,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