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语文学习》1997年第6期周成良《作文标题上该标什么号》一文后,我有不同看法,冒昧提出。我以为,在“以××为题写一篇文章”中的“××”上不应标书名号,而应标引号。其原因是:①既然其中有“为题”字样,“××”就无须加书名号了;如果加了书名号,那么书名号所表示的含义与“为  相似文献   

2.
作业批改:变“×”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教育》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给老师的12条建议》,其中第2条“作业批改:变‘×’为‘?’”令我感受颇多,思考颇深。从事教学工作15年,作业批改总是用“×”“菁”给学生下定论,殊不知其中的““×”反作用很大,它扼杀了学生的自信心,泯灭了学生的求知欲,淡化了学生的改错意识,遏制了学生的反思能力。记得大约是1996年下半年,在一个优秀学生的试卷上,我批了一道错题,当我批阅改后的试卷时,居然发现这位学生不但没改错,反而用铅笔在我的批的“×”号旁边打上了一个问号。当时我问他原因,开始他支支吾吾不肯讲话,后来在其他老师的…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1期周万昕老师的《人文情感与知识技能的巧妙结合———〈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断及反思》一文,觉得有些地方不妥,在此与周老师商榷。该文主要讲作者如何引导学生联系“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学习“乘法分配律”。如从“6×18 6×7=6  相似文献   

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是一个《未来的秋季休闲周》要过去了。上周的事我还历历在目呢!星期一《我给自己擦皮鞋》后,骑着《未来的自行车》去学校。在路上遇到《小猪上学》,小猪告诉我《小松鼠开澡堂》了。我听后,真想去看看。到了学校。我的同桌正在看《幽默西游》这本书。星期二,上数学课时,《“0”笑了》起来,原来是0正和《“白围脖”》读笑话。作文课时,老师让我们以“我想发明××”写一篇文章,我便写了一篇《我想发明的谎言治疗机》。星期三早晨,我一来到教室,就发现同学都围在一起,原来是我的朋友正在讲《书架大楼的故事》,同学们听得…  相似文献   

5.
宝鸡市教委主任关鸿英先生捧出沉甸甸的《教苑春秋》时,让人既震惊又欣喜。一连十多个夜晚,我仔细地研读了这部带有自传性色彩的理论华章。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述:“此文集之所以取名《教苑春秋》,其一、我学龄十七年,教龄二十六年,四十三年的时光是在教育战线上度过的。生命的春华在学苑绽放,岁月的秋实  相似文献   

6.
晋家泉同志在《汉语中的敬称“×老”“××老”》(载于《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老’‘××老’在现代汉语里是对德高望重的前辈的称呼,而且适用于男性。”其实,“×老”“××老”在现代汉语中也适用于女性。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有时发现有的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层出不穷,有的罚站,有的罚抄作业,有的大骂,这些所作所为,公然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义务教育法》,请看下面的教育片断:案例一“:我是陈××学生的家长,谁是××班黄老师?“”我是黄老师,你到走廊,我有话跟你说”。教师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注释中,有“×同×”的注释形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将此统统当作通假字来处理。实际上,“×同×”中包括初中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现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谈谈我的管见。  相似文献   

9.
张老师:老师老是说我的作文题材不新颖,老一套,我不知怎么办才好。举个例子说吧,这次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我喜欢××》,我就写《我喜欢围棋》。我觉得写得蛮好,但老师还是说我不新颖,老师说,全班有6个同学写《我喜欢围棋》,还有同学写《我喜欢游泳》呀,《我喜欢看书》呀,《我喜欢足球》呀,《我喜欢电脑》呀,……老师说我们的思路太狭隘。张老师,我们怎么打开思路呢?题材怎么新颖呢?一个向你“求救”的五年级学生××同学:你的“求救信”我收到了。的的确确,你在信中提出的问题很普遍,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思路怎么打开?作文的题材怎样才…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把教师当成唯一的读者,作文中情感虚假、内容空洞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要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习作成为他们愉快的精神之旅。 一、变革作文形式,激活读者意识 1.作文命题,指向读者。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眼睛,设计开放的话题,不仅便于学生拟定假想的读者,而且能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如《我的心事》的读者指向模糊,学生看了觉得平淡无味,勾不起写作的欲望。一个学生说:“老师不如把题目换一换,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我想对你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和学生讨论之后,新鲜的题目出炉了:《爸爸,您辛苦了》《×××,让我说声“谢谢你”》《×××,你冤枉我了》《妈妈,请你原谅我》《老师,你可曾知道》……这样的题目,读者指向明确,学生写起来有的放矢,就避免了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1.
说“东西”     
《语文知识》1998年第8期上有篇《不××=××》(作者姚远富)的文章,末尾那段关于“东西”的相声很有意思。我也见过一则类似的笑话,说是校长听地理老师的课,地理老师特意带了一只地球仪。上课时,地理老师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教室里多了什  相似文献   

12.
公元1126年冬“靖康之难”发生,北宋遂亡,南宋继之建立.公元1141年南宋和金签订《绍兴和议》,宋金间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划界.从此,“中流以北是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以后虽有《隆兴和议》(1165年)、《嘉定和议》(1208年),但基本维持《绍兴和议》内容,仅有所增减而已.由于宋金对峙,淮河中分,关山阻  相似文献   

13.
在诗歌《梳子》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按照“××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的句子结构,进行仿编。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扫帚是地的梳子,梳着地的头发”,“黑板擦是黑板的梳子,梳着黑板的头发”,“老师的手是风琴的梳子,梳着  相似文献   

14.
胡珏 《小学语文》2010,(7):103-10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八个《语文园地》(以下简称《园地》或《园地×》),每个《园地》均由“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其他(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五个栏目组成。  相似文献   

15.
家庭辩论会     
2014年×月9日星期五晴 最近,我疯狂地迷上了湖南台的《爸爸去哪儿?》,并狂热地追捧起来。今天,正当我端坐在电视前“运气发功”时,妈妈冲出来阻止了我,一把按下了开关。“妈!你干什么啊?”我不乐意了。“  相似文献   

16.
漫说《艺文类聚》的“事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艺文类聚》的部分条目之后,注云“事具×部×篇”,意谓该条目还应参看×部×篇的有关条目。“这是《艺文类聚》在体例方面……一个值得注意之处。”(潘树广《艺文类聚概说》,载《辞书研究》1980年第1辑)然对此鲜有专门详细论及者,校勘家似乎也未给予应有的注意,故现在流传的《艺文类聚》中,“事具……”部分仍有不少舛误。有感于此,笔者便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1版《艺文类聚》为据,略加探讨,成此小文,以饷同好,就教大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新1版《艺文类聚》,是由汪绍楹先生校勘的,用功精审,其“事具……”用小字排印,醒目便识。笔者初步统计,有“事具……”192条,分布在30部109篇中。“事具”也作“事见”、“见”、“已见”、“亦具”,或简作“具”。完整正确地标明“事具×部×篇”者52条,只正确标出“事具×部”者46条,只标出“事具×篇”而无误者10条。以上三类,均可借目录为中介较  相似文献   

17.
1930年,法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知道后,仅仅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些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由此我想到了有些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他们擅长举“例”而不善于说“理”,喜欢动辄搬出“一百位教授”来壮自己的声势。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先搬出“赵××是这样的”,再搬出“钱××是这样的”,最后搬出“孙××、李××也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答读者问     
读者王晓莉(陕西宝鸡市无线电二厂)问:我是《家庭教育》的新订户,去年年底订杂志时,由于对《家庭教育》一点不了解,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只订了半年。但当我拿到今年第一期《家庭教育》时,就喜欢上了这  相似文献   

19.
“解读2005年第一期《陕西教育》.我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那大气而典雅的艺术装桢.新颖而美观的版面设计.使我爱不释手: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更令我耳目一新。读之思之.如饮醇醴.余香满口。”这是宝鸡市的黎军老师给编辑部的一封信。当然.这不是一封表扬信,黎老师在信中接着说.“有些作者由于行文不够严谨.在遣词造句.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出现了不少较明显的语病”,  相似文献   

20.
宝鸡市表彰「八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赵德福供稿12月5日,宝鸡市教委表彰了165项“八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论著《奠基之路》、《中学目标教学研究》二项成果获特别奖,市教委关鸿英主任的论著《教苑春秋》等八项成果获一等奖,另有30、70、和55项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