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代文学是一类重要的基础专业学科,涉及人文社科较多专业。当前课程教学改革视域下,较多学科教学均面临着内容较为滞后、课时明显降低、课程体系不健全、注重知识阐述忽视能力培养的问题。我国在应用型人才教育方针引导下,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依据文学史呈现出的内部格局特征以及广大学生的爱好兴趣对教学内容做合理的调节整改。同时课程体系应凸显阶段性,把握实用性,具备针对性。再者,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锻炼培养。本文依据上述原则目标,对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如何优化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展开研究,对提升教学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本科文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在具体操作层面,应编定和修改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变教学评价手段,这样才能真正推进等院校本科文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及相关专业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针对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诸多困难,建构"一体两翼"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体系是关键。首先强化课堂教学的精讲与讨论,凸显文学讲授的学术性和实践性。注重第二课堂的实践能力培养和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和相关教材的编写完善为两翼,三者互相补充,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面向 21 世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本科文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在具体操作层面,应编定和修改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变教学评价手段,这样才能真正推进等院校本科文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的功能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通过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构建通识教育、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小两平台",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能力拓展体系"三位一体"的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从理论、实践和能力三方面系统地设置课程,处理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能力培养三者的关系,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光学工程专业在推动学科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光学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光学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案,从"光学设计与应用""光电检测与应用"和"光学先进应用技术"等几个方向设立模块化课程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培养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并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光电类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从多元并存的文学史、文化史现出发,对蕴含在校内、校外(区内)、网络化等中的少数民族文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运用,以求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和民族地区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途径,从而最终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鲁雪莉 《文教资料》2013,(34):33-34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能力培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能力培养、考核机制等方面,展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三个根本任务,如何做到系统的理论培养和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注意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三个任务"和"两个系统",必须从专业和课程两个层面共同解决.专业层面要科学设置课程,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课程层面要做到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0.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自主学习能力差、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够等问题。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要求与标准,本研究对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提出如下改革:本着“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宗旨,紧密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构建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用实践带动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和汉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有必要改"知识传授为导向"为"能力培养为导向",重新构建凸显"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能力"特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以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课程体系中第二层次的重点核心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与专业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并在建设多元化教学资源平台基础上将能力培养渗透整个专业学科课程教育中,全面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一直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目的要求。本文结合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提出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应以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兼顾素质培养与能力训练,并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能力课程模块、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模块及实践教学体系等几方面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14.
《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制定和修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依据。现根据"产出导向"原则,结合行业发展、就业岗位新变化,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搭建由通识课程平台、学科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双创"课程平台及其若干课程模块配属支撑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并建立课程设置与专业核心能力关系矩阵,针对课程体系的运行管理提出课程设置与开发的质量监控、"产教融合"课程资源建设、"隐性能力"培养等举措,以促进专业建设与学生能力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专业课程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是中职与高职学科的简单拼接,而是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学程,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基于学前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原则和职业能力标准,专业基础教育、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的四大模块,构成了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四位一体”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切中高等教育肯綮。信息化时代需求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学分制背景下要求课程体系改革。在多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改中,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环节全方位推行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效果明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全面推行研究性学习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课程群的概念,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把全部课程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分成基本素质群、专业基本技能群和岗位能力群三个大群.课程体系实施采用"1+1+0.25+0.75"四段式学习模式.为保证课程实施,建设一体化教室,配置为完成学习领域所需的全部教学资料,制定"学习工作单"供学生自我检查和自我训练使用.  相似文献   

18.
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着贯通培养的质量,是贯通培养的核心工作之一。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为例,阐述了贯通培养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定位,指出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统一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和持续改进等原则,提出了通过毕业目标分解来建设课程体系的方法,明确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做好课程衔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通",并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这门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注意授之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培养和树立科学的文学史观,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视野和文学性思考能力,从而建立系统性、完整性的知识结构.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低碳经济和我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急需大量光伏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光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创建"两平台+能力模块"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两平台"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两个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应用能力培养;"能力模块"是指在课程体系或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多个课程组合或实践教学环节组合,形成多个教学模块,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