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的情感取向较80年代的集体性质具备更为繁复的审美维度.在真实的回味、凝重的沉思和生命的焦虑这几种情感取向的描述中,不难体验到90年代先锋诗歌的真实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强调诗歌叙事性的年代。诗学理论上对叙事性的界定,一直呈现为一个开放、流动的阐释状态。如果,它最初的发生有其限制当代诗歌抒情传统中空泛的情感、奥晦的思想和过于阔大的主题——一种策略性的意义的话,那么,它在不停地吸收新的质素过程中,则更多地转向对于诗歌技艺与技巧的探索和历练。与叙事性含义有关的是众多诗人对日常性与现时性的提倡。日常性现时性因远离宏大抒情主题而与时代社会生活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使诗人的个体生命与个人精神空间在诗的叙事性中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先锋诗歌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当代先锋诗歌”这个概念的提出和运用,始自80年代后期,但它所涵盖的现象,在时间范畴上,应往前推至80年代中期的诗歌运动。“先锋诗歌”这一概念的具体涵义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它所包含的历史和诗学的重要特征有哪些,这是展开研究的必要前提;同时,从新诗产生与发展的独特性出发,如何重新界说新诗传统及其与翻译诗歌的关系,又是我们深入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先锋诗歌就是对城市的极端厌烦,对死亡和坟墓的一往情深,对传统、权威的极端蔑视,另外对读者的极大地忽略,对主流意识的暗中或潜在的颠覆。在诗意城市中,它的诗意其实非常微薄,而它更多的方面还带有强大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在“朦胧诗”兴盛后。出现了“新生代”诗人群。四川、北京、上海成为其重镇。上海出现了“海上诗群”、“撒娇派”、“城市诗”等。上海师范大学一度成为上海先锋诗人的摇篮。2004年10月24日至26日。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人文与传播学院主办了“诗意城市:上海先锋诗歌研讨会”。来自全国50余位诗人、学者参加了会议。就先锋诗的概念、城市与先锋诗歌的关系、先锋诗歌的历史与发展、先锋诗歌的境况与批评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讨,有不少颇为精辟的见解。在此刊载的是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根据会议录音整理的发言。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范型”的转换带来了先锋诗歌的转型。表面上看它是文类学意义上的变构,实质上是内在生长机制的一次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7.
朦胧诗后的先锋诗歌为寻找诗歌艺术的可能性,常常致力于意象与象征艺术的消解,重视日常性叙述和多元技巧综合的创造性调试,在艺术上有一种后现代主义倾向。这种原创性的实验和创新相连。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诗坛难以产生经典的恶果。  相似文献   

8.
在湖北文学生态群落中,湖北先锋诗歌长期处于文学边缘的边缘。在经过八十年代沉潜模仿,它在九十年代向多元化方向深展,并于新世纪初走向媒体技术化时代。与整个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相比,湖北先锋诗歌发展滞石而且有其固有的缺失,这与许多限制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自朦胧诗的《今天》开辟自办刊物的特殊出版形式始,民刊策略构成了新时期先锋诗歌的基本生存与传播方式。民刊策略和先锋诗人的民间立场有关,而民间立场的直接后果是以注重艺术前卫性的创造、新的生长点的发掘,实现了对主流文化、刊物的有益挑战。民刊策略也表明新时期先锋诗歌仍存在着没有达到中心和主流的亚文化特征,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先锋诗歌是在一种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来接受西方反讽诗学的,因而它的反讽精神本质上是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类型的。它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语言反词、游戏、狂欢、和歧义来解构工具理性,以开放的姿态和非确实性本真存在来质疑历史理性,以精神实体的自我分裂来形成异己的力量,达到独立诗意的自由存在。正是这种反讽诗学的展现,使得当代先锋诗歌并不像有些评论家所批评的只是一种解构和破坏的力量,而是在解构和破毁之外同时蕴含着一种新鲜的世界诗意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代的先锋诗歌重视诗体现代性的探索。其诗体建设的理论主要是历史意识、叙事意识和语言意识等,从而促使新诗的写作动机、写作姿态、写作策略和写作风格发生深刻变化。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有诗体实验性的尝试,如走向宣叙调性、走向反讽文本、走向语感诗体、走向叙事形态等。这种理论和创作上的诗体探索,同先锋诗人在特定年代里寻求新的写作精神有关,它的意义就是新诗创作由共名走向无名,把新诗写作建立在一种更为独立、沉潜的"个人"的基石之上。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闻捷的诗歌创作道路入手,分析了其代表作《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对新边塞诗形成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女性写作在当下面临双重困境,从文本来看,要么是表达女权主义性政治的肉身写作,要么就反其道陷入与男权话语同谋的无性别写作当中。21世纪的女性诗歌率先打破了这样的困惑,以更为先锋的姿态,总体表现了技术更加内在、启蒙的另一种承诺和超前性的身体叙事,为女性文学在新世纪面临存在身份的转换时,开辟了一条必经的先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狄金森在诗歌创作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开创了独特的狄金森风格.因此,她常被誉为美国现代诗的开拓者.她的创作风格对现代美国诗人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象征派诗开拓者李金发及其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象征派诗歌的创始者。李金发早期的诗歌充满怪异、神秘、颓废和失落的情调 ,对西方文明的虚伪和卑劣作了抨击。他的诗诗中有画 ,有雕塑艺术的影响。他的诗的特征是重在当时感觉的表述 ,使用艺术形象的暗示 ,思路跳跃不定 ,场景碎片难于联接 ,心理状态新奇而难于理喻。其后期的诗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从晦涩走向明朗 ,从病态走向刚强 ,表现了对祖国人民的真爱。  相似文献   

16.
上里贤一教授所编的影印《中山诗文集》,全面展示了清代琉球诗人所创作的汉诗面貌。琉球中山诗人对中国古代汉诗的学习与承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方面,中山诗人受唐人的影响较深,在内容方面基本继承了唐诗的题材,表明中山诗人在诗歌内容上的丰富。二是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中山诗人的风格酷似唐人,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三是在形式上,诗律的掌握非常娴熟,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也有古风,平仄、对仗等都运用得工整自如。中山诗人的汉诗创作,加深了中琉文化交流,加深了中琉友谊。  相似文献   

17.
李商隐在晚唐诗歌潮流中的意义,在于他个人的悲剧乃是晚唐那个时代的悲剧的缩影。这种个人命运与国家气运的契合,才是这个典型的主要审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明成化时期君庸臣怠,朝政沉闷胶着,士人普遍具有隐逸心态。茶陵派与陈庄体山林诗派风靡当时并交流密切,正是以此为社会背景和心理基础。同时,两大诗派在隐逸的目的、境界以及文学旨趣上又有分别。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及宋诗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同光体”与“南社”的宗宋,崇唐之争,是规模唐音或宋调的旧体诗创作的绝响,也是现代宋诗研究的起点,受新学运动的影响,现代学对于宋诗的评价长期偏低,并为唐,宋诗优劣论所困,到80年代后,人们方逐渐摆脱成见束缚,对宋诗特征及其艺术特质进行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郑敏不仅是新诗史上重要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歌理论家。郑敏80年代后期以来对诗坛相当重要的诗学难题都提出了自己的洞见,这对新诗理论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性,而其对一些现象的批判更呈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性与良知。郑敏的诗论涉及层面很广也很复杂,本文主要对郑敏关于新诗的语言问题的反思,新诗史写作的相关问题以及其对先锋诗歌的批评中所呈现的新见和缺陷做出必要的辨析与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