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正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职业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动手操作能力的青年人。因此,在职业教育阶段。学校既应当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传授给学生系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接触生产实际、参与技术改革科研专题的机会,提高他们结合实际,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特性。职业教育既可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参与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职业学校老师要根据学生差异性培养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在教好学生的前提下管理好学生,培养出具有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学校-就业教育课程有有别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它培养的学生既可以从事职业工作,也可以为进入大学作预备教育。学校-就业课程的过去、现在如何?未来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相似文献   

4.
现代职业教育是以与蒸汽为动力的机器生产相联系的工业生产的产物,它既有别于中国古代技艺教育,又存在某种思想的传承与源流。本文在分析现代职业教育未能在中国产生而要从西方引进的原因基础上,着眼于研究为什么在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近代职业教育的启蒙,及其代表性人物在职业教育思想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小栋 《考试周刊》2011,(14):198-198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既受益于社会,又可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如何搞好职业教育,如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大力提倡阅读、提高学生的兴趣、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既是个体执教又是团队集智,既磨炼教师又磨砺学生是磨课的本质。从职业教育的特质考察,职业教育课例设计的视点是学生,视角是教师,视域是职业活动。职业教育的课例承载着教师的教学浪漫和学生的学习快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已达到相当规模,急需设备厂家生产出既满足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增加实践能力要求,同时又满足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安全要求的设备。从两起实验安全实例着手,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结合实验实训设备相关国家标准,提倡设备厂家和使用单位(学校、培训单位)共同遵守国家标准,维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8.
我校在深化教学改革,突出技能训练,教学密切结合生产,既出人才,又出产品.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它具有更为明确的职业教育和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特点,《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懂技术、会操作、并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的中级技术工人.而我国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严重影响实现培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的探究,始终与“工作”“职业”和“教育”这三个关键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研究表明,这三个关键词总是处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位置,是职业教育学的三个核心概念。而这里的教育既关涉普通教育又关涉职业教育。因此,对与工作、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四个领域紧密相关的社会实践的研究,是在社会组织且在特定机构(包括企业和学校)中进行的,并始终受到四个社会子系统的环境影响,其所产生的四种社会实践知识,既聚焦于工作、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四个跨学科组织的领域,又与工作学、职业学、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学四个科学学科自身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刚 《教育与职业》2012,(14):148-149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企业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又要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充分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需求,进一步整合课程,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文章通过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如何设计课程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和详尽的论述,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德国职业教育为"工业4.0"战略实施提供了大量人才,其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效地习得这两方面能力。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既可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又能为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语言能力的学习和运用,更在于人文素养的积淀和养成。职业教育既要传授技术,更要注重育人。职业教育既不同于高中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教育,对于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人文素养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把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培养学生立身做人的品格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的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强调职业教育要突出技能培养,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教育既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又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是具有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和外部性的分析,进一步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功能,以期人们对职业教育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认清教育产业化的危害,进而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在多元文化相互作用的背景下,社会形成了重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沟通、相衔接。澳大利亚的中等教育普遍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既重视理论学习,又加强实践教学,其指导思想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为就业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5.
我们强调职业教育要突出技能培养,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教育既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又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是具有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和外部性的分析,进一步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功能,以期人们对职业教育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认清教育产业化的危害,进而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鲜明的个性:政策性强,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因而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尤其是高中政治教材不断修改、考题又越来越灵活,学生很难拿到高分,久而久之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既单调乏味,又不好考,老师不好讲,学生不爱学,让人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7.
随着职业教育确定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任务,重视职业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发展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尽快地让职业教育实至名归。最近教育部有两项决策:一是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国107所中职学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二是中职教师每年必须拿出两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两个月,实践的花费主要由政府承担。这是职业教育的两大利好,将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实至名归。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制约,则来自职业教育自身,那就是职业教育往往并非实至名归。许多职教学校屈从俗见,自认低卑,甚至不惜避长扬短,以“综合高中”的名义,走普通高中不像普通高中、职业中学不像职业中学的两栖道路。结果,以显而易见的弱势,参与高考的升学竞争,虽然满足了部分进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考大学的要求,但弄得中职学生未必真有谋生的一技之长。既不能让学生有考上大学的文化,又不能给学生以谋生的技术,这样的职业教育,除了走衰,别无出路。半工半读,很可能是职业教育的振兴之路。它既可以弥补职业学校机器设备、原辅材料短缺的不足,以人和技术,实现与企业“双赢”的合作;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没钱上学的困窘,减轻学校的助学压力;更重要的是,它可确...  相似文献   

18.
对职业教育发展困扰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社会本位"的核心价值取向。在面对普通教育在功能和目的影响下的"以人为本"主流价值取向时,必然会产生冲突和对立,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教育在学术共同体中缺乏"话语权"。对职业教育价值认识的缺失,造成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可,困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总目标既包括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涵盖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两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平衡。任何单一的教育类型都无法实现教育的总目标,理性认识不同教育类型的优势和局限性,使他们在终身教育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沟通、彼此衔接,不失为一条解决职业教育困扰、实现教育总目标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作用必然是助推经济的发展,如果一些职业学校的某些专业不能与地方主导产业相匹配,自然不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其结果必然会走向衰亡。同时,职业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既培养合格公民,又培养合格职业人,必须促进学生的成长。如果一些专业不能促进学生成长,其结果也必然会走向衰亡。农业职业教育陷于低谷与这两个因素都密切相关。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创业教育来引领专业教育改革",走出了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其实质是抓住了"互联网+农业"这样一个契机,将现代农业贯穿于专业建设之中,自然助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农业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中职生综合素养,使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培养学生具有精湛高超的专业技能技巧,又具备处理客人投诉的实际能力。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