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允淼 《新高考》2006,(3):24-26
一、电解质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电解质导电属于离子导电。在水溶液中,不管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都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在水溶液中,可溶性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能导电。但在熔化状态下,离子化合物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共价化合物仍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因而共价化合物不能导电。从而得出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物的方法:在熔融状态下做导电性实验,能导电的为离子化合物,不能导电的为共价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小议电解质     
谈起电解质 ,人们自然会想到 :电解质就是能导电的物质。那么金属是电的良导体 ,都能导电 ,它们都是电解质吗 ?不是。中学化学教材对电解质是这样定义的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叫电解质。在这里明确指出了电解质 :(1 )必须是化合物 ;(2 )必须是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3)导电的前提条件是在水溶液里或在熔化状态下。金属是单质 ,不是化合物 ,所以金属不是电解质。有些物质如甲烷、乙烯、丙炔等大多数有机物 ,它们是化合物 ,但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它们都不导电 ,因此它们都不是电解质。还有些物质如CO2 、SO3 、NH…  相似文献   

3.
热点问题一关于电解质电离的相关化学用语(一)高考考查知识要点1.根据能否电离,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碱、盐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蔗糖、酒精等化合物,在水溶液里不能导电,在熔化状态下也不能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至于单质,不论它们是否导电,由于它们不是化合物,因此就不属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围,例如金属铜或铝等。所以,在讨论单质是不是电解质时,宜提“不是电解质”为妥。当然把蔗糖、酒精等“非电解质”叫“不是电解质”也是可以的。总之,“不是电解质”中除了“非电解质”以外,还有很多单质(导电或不导电),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现列表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化学改错题是化学习题中的一种类型。这类习题能考查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牢固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例:“凡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的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这句话对不对?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答:这句话不对。应改为“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或”是选择性的,在水溶液里或在熔化状态下两种条件只要符合一种条件就可以了,不一定同时都要符合两种条件。而“和”是连接关系,即在水溶液里、在熔化的状态下两种条件必须同时都符合才是电解质,显然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是中学化学里对电解质概念的描述,这一描述似乎已成为人们对电解质约定俗成的看法。然此描述却给人造成许多误解,如氨气、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也都成为电解质了,因为它们的水溶液是导电的。为此我们有必要给电解质以本质的描述,或者说给电解质下一个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样,以上所述弊端便不会产生了,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一些中学教材和大学试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中,对电解质的概念都是从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来叙述的,也就是说电解质的概念被定义成: “根据物质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可把物质分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大类。”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8.
离子化合物是指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指仅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我们在学习这两种化合物时,经常遇到判断它们在某种条件下是否导电的问题,学生仅靠记忆老师讲的结论,经常由于记不准而出现错误。我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个问题,准备亲自动手做一做,自己总结方法和规律,于是我精心设计实验,分别在固态、液态、水溶液中,探究这两种化合物是否导电。经过我的实验探究,发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不导电,在液态和水溶液中都能导电,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液态不导电,在水溶液部分导电。  相似文献   

9.
中学课本中有关电解质的定义这样陈述:“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初中课本P169页)这个定义中包含两个必要条件:1.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2.该化合物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本人通过几年来教学实践,认为此种说法漏洞很多,若按上述定义类推下去,有些是电解质的化合物就会变成非电解质,而有些是非电解质的化合物反倒变成了电解质。结果造成了电解质概念的似是而非,混淆不清的局面。教师普遍反映不好教,学生也普遍反映难以掌握。现仅举两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电解质的概念表明:1.电解质是能导电的(一定条件下)纯净的化合物。能导电的单质或混和物就不是电解质。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溶解在水里(一般不与水反应)或在熔化状态下。无这个外界条件,电解质是不能导电的。上述电解质的概念,对大多数离子化合物和强极性键化合物讲是适用的,但对微溶于水且受热易分解的化合物,如 BaSO_4、CaCO_3、Cu(OH)_2、Fe(OH)_3等,就不适用。从分子结构看,BaSO_4、  相似文献   

11.
1 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辨析 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强调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且只要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2个条件中,任一条件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相似文献   

12.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从树状分类这个角度上可以把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类,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  相似文献   

13.
电解质小议     
湖南常德师专学生程友良来信认为部编初中化学课第五章有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明确指出“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14.
1.NH3 的水溶液和SO2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故NH3和SO2都是电解质. 剖析:这种说法不正确.电解质的内涵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电离出阴阳离子的化合物.在NH3和SO2的水溶液里,阴阳离子分别由NH3·H2O和H2SO3电离生成,而NH3SO2本身并没有电离.显然NH3和SO2都不是电解质,它们和水反应生成的NH3·H2O和H2SO3才是电解质.  相似文献   

15.
一、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 答:不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电解质固体不导电,因在固体中虽然存在阴阳离子,但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其不导电,只有在溶解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如NaCl晶体不导电,而其水溶液或在熔融  相似文献   

16.
“或”与“都”初三化学改编本169页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是这样写的: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照上述定义,电解质指的是化合物,条件是“溶于水”或“熔化状态”,只要具备其中任一条件就可以,(二个条件都具备也可以);而非电解质指的也是化合物,但它的条件是“溶于水”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若只具备其中任一个条件是不够的。试用本中只写“或”没有“都”字,概念是不严密的。改编本中多了一个“都”字意义就明确了。“溶液变成红色”和“使溶液变成红色”  相似文献   

17.
在新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中,第2节在讨论离子反应时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们在初中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不仅如此,如果将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它们也能导电。"这段叙述引出了在水溶液时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一概念。但笔者发现,无论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还是在高中化学教材中都没有关于该  相似文献   

18.
电解质,课本中的定义是:在水溶液状态、熔化状态能导电 的化合物’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正确判断电解质 及其强弱’是正确认识电解质的电离、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以及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基础。但其涵义抽象,据定义 判断也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给该知识点的应用带来较多的不 便。为此’对上述知识做如下的阐述,便于认识、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姜英华 《高中生》2009,(9):22-23
一、对易混淆的概念的判断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B.在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化合物是弱电解质C.只有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反应才是离子反应D.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相似文献   

20.
姜英华 《高中生》2009,(18):22-23
一、对易混淆的概念的判断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B.在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化合物是弱电解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