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真幸运,有机会采访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成为“世纪盛会”的见证人!这次举世瞩目的“世纪盛会”共有700多个新闻媒体派出了8400多名新闻从业人员来香港采访,其中日本1300多人,美国1000多人,英国700多人,香港本地2800多人,中国内地600多人。参加报道香港回归活动的各国、各地区记者,都要事先申请,经批准到香港后,还要办理身份鉴定,最后才能领到一张采访卡。这个数字是经过身份鉴定最后统计出来的。至于用其它各种方式到香港进行采访活动的记者就无法统计了。我有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两类记者:一类是“直奔主题型”,心中只想着自己将要完成的题目,但求速战速决,多一句也不肯问,多一个人也不再找,多一个地方也不愿去。这类记者一般能快速完成报道任务,也多被认为是单位的“快手”。还有一类记者则是“超级海绵型”,无论采访什么,就像一块有超强吸水能力的海绵,大量地采撷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本来采访两个人就能成稿,他可能要采访5个人;本来采访三个地方就可以收工的,他可能要跑更多的部门;本来开完会拿了材料就可以走人,他可能非要再拉住几个人问个究竟不可。而到成稿时他额外采访的这部分内容可能却一点也用不上。如此看来,前一类记者是“讨好不费力”,而后一种记者是“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中旬起,《广州日报》推出寻访抗日战地大型系列采访,我和同事黄丹彤两人奉命出征。本次采访历时近两个月,记足迹遍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延安等全国10多个省市20多个重要抗日战地,采访到“九一八”打响第一枪的团长警卫员、杨虎城将军女儿、勇救日本小女孩的老八路、新四军统战部副部长等一批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采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访中,记者除了要多听多看,还要让被采访者开口说话,但很多时候,要让受访者开口多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有的人拒绝接受采访,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不愿多说。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如何让被采访者开口说话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采访的“人”是关键。本文从“采书人”、“访”等几个方面提出多条腿走路的采书思路。  相似文献   

6.
周黎 《新闻前哨》2012,(6):77-77
近些年来,记者在采访中遭到拒绝甚至伤害的事常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新闻采访遭到拒绝有多种情况:新闻采访触及了采访对象的利益和名誉:采访内容为批评某些人和单位不正确的工作方式;触犯了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回顾几年来的通讯工作,我觉得搞好经济宣传应该做到“四要”: 一要作风深入。为了多出稿,出好稿,我不仅在上班时间出去采访,星期日、节假日、晚上也常常出去采访;不仅到采访对象的单位,而且到采访对象家里和他们聊,这样既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家境,也可捕捉到意想不到的新闻线索。今年我和陕报记者贾玉峰用了1个星期的时间,跑了1镇3乡20多个企业,采访了近100人,写出了《到(?)打工去》一稿,在陕报二版头条位置刊登。  相似文献   

8.
胡政之单枪匹马采访“巴黎和会” 历时4年又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日等27个战胜国,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讨论和决定战后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问题和对德国议和等问题。中国作为战胜国,派陆征祥、顾维钧等人作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为全世界所关注,各国纷纷派出记者采访“巴黎和会”,美国、英国各有200多名记者赴会采访,日本也有30多名记者参加采访,而中国北洋政府却没有考虑到派记者前去采访。  相似文献   

9.
采访是获得新闻的主要手段。采访,是个复动词。采者,采集也。周总理说,“你们记者,要像蜜蜂一样”。据生物学家考察,蜜蜂要酿出一公斤蜜,必须在二百多万朵花上采集,记者采集新闻,也要有蜜蜂采蜜那种精神。访者,问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无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不善于问,则是采访成败的关键。如果一不勤于采,二不善于问,断然难成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要采访,就要跟人、跟事打交道。而人,又有各种各样的人;事,又有各种各样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求不同的采访方法。运用采访  相似文献   

10.
我是《铁路建设报》记者,2001年我有200多天深人二十多个省的基本建设工地采访,平均每月见报十四五篇,计12000余字。深入基层,深入采访,才能多出精品,这是我深切的体会。西安至南京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与东南地区联系的铁路交通干线工程。它又比一般的铁路干线重要,它的工程质量又比一般的铁路干线要求要高。在去西南铁路采访之前,我对质  相似文献   

11.
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发达了,报社记者写稿似乎也容易多了、舒服多了。足不出户,呆在办公室或家中,打开电脑,通过鼠标复制粘贴拼凑,上千字的稿件很快就完成。顶多再打个电话,向采访对象要点材料,然后照着网上搜来的现成的稿子做点技术处理,换个时间、地点、人物,就传给编辑部了。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报道见报了,可采访对象却不认识写稿的人。  相似文献   

12.
杨忠厚 《记者摇篮》2009,(10):19-19
今年6月11日至18日,我参加了由中宣部组织的对吴大观先进事迹的集体采访。这恐怕要成为我记者生涯中空前绝后的一次采访了。8天里,采访对象记录下名字的就多达45位,这些人中绝大多数年纪都在60岁以上,最长者94岁。一次密集采访这么多人,年纪又都这么大,这样的情形以后不会遇到了。  相似文献   

13.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成为记者采访对象的个体面对访问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查探采访对象的心理上多做功夫,尤其是要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控制,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无权、也不可能强制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是报纸的重型武器。有了良好的选题之后,深入的采访和精心的写作,便成为完成选题的关键环节。比起一般的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的采访要费事得多,也要细致得多,简单、肤浅、表象是采访之大忌。主要应注意三个方面:疑问尽可能多。习惯于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人搞不好深度报道。写作深度报道,必须勤于思考、勤于分析,辩证思维能力要强,平时脑子里会有意无意地装很多问题,积累许多采访的线索。而且善于发现和捕捉读者心目中的疑点,及时通过解释性报道为大众释疑。采访过程中带着疑问,顺藤摸瓜,容易把纠缠不清的枝枝蔓…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对日本新闻界来说,是忧虑多于喜悦的一年。忧虑多,首先是因为受到指责多。引起众怒的主要有三件事:其一,6月18日,以老年人为对象从事诈骗活动的丰田商事会长永野一男被刺身亡。被刺当时,现场有三十多名记者采访,没有一人上前阻拦。电视又将这些充满恐怖的刺杀经过播放出来。舆论哗然。“为什么没有人上前制止,只顾采访就算尽到记者职责了吗?”社会各界纷纷谴责。其二,8月12日,日航客机坠毁,五百二十人死亡,四人幸运生还。大难余生的人中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川上庆子,成为新闻记者追踪采访的主要对象。纠缠式的采访使川上庆子无法安心养病,学习和生活,引起社会强烈不满,纷纷  相似文献   

16.
红色足迹万里行——《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军网为纪念建党90周年而组织的大型采访活动,历时57天,途经16个省市,行程1.2万多公里,先后推出60个系列专刊,120多条视频、3000多幅图片,动态发布官方微博2300多条,吸引“红粉”7300余人,在军营和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记者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字上:"新"、"快"、"广". 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大家一定很熟悉,这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一篇文章.魏巍当年在志愿军某部采访构思"最可爱的人"时,<人民日报>社记者李庄(后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也在同一部队采访,并很快写了通讯<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在<人民日报>发表.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多数人只知"最可爱的人",而不知"万岁的部队";笔者曾将这两篇文章对比着读,毋庸讳言的是,后者确实逊色得多,作者本人也曾坦承"质量平平".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与谢晋闲聊,他谈起记者采访的事,颇为感慨地说:有的记者采访时,常问我你什么地方人?年龄多大了?祖上干啥?这个问过,那个又问。看来,真需要印个出身简历揣在身上了。而我参加世界性的电影节时,那些记者们常常是简明扼要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你从中会觉察出,他们对你早有了解,还有点研究。这位著名导演,提出了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采访前要有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研究和了解如何,关系到采访的成败。有经验的记者说,作好准备,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这话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19.
采访取得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提前作好准备即熟悉被采访对象的材料,却显得尤为重要。熟悉材料的过程是一个严格的取舍过程,哪些需要进一步开拓,深入采访,哪些材料只要了解个梗概就可以了。实践证明,有准备的采访要比无准备的成功率高。据说有位年轻同志前去采访老舍夫人胡絜青,询问老舍生前的一些事情,他显然毫无准备,竟从老舍生于哪一年、有何主要作品问起,胡絜青很不高兴,事后对人说,一个连老舍基本情况都不知道的人却采访起老舍了。其采访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多个侧面对隐性采访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对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是与非进行了辩证的论述,并进一步以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真实性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和揭示隐性采访在我国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使用误区.拟对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