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月29日,正值中国人民欢度春节之际,泰国与柬埔寨却因为柬埔寨传媒报道一位泰国女电视明星的一句未经证实的话,而险些引发泰国和柬埔寨兵戎相见。上千名柬埔寨人1月29日晚冲进泰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放火焚烧了使馆大楼,烧毁了金边皇家饭店、电信公司等10多家泰资企业。据泰国估计,在此次骚乱中,泰方共损失大约逾4200多万美元。一、不实报道成为导火索在柬发行量很大、影响力也很大的《吴哥之光》,于2003年1月18日报道说,泰国女影星素瓦南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一位柬记者何时到柬访问演出的提问时,回答说:“如果吴哥窟归还给泰国,我就…  相似文献   

2.
吴飞  黄超 《当代传播》2012,(3):49-52
2011年英国骚乱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种族等社会关系交织的复杂议题,其突发性、破坏性深刻影响了本土公民新闻网站的新闻生产节奏和结构。以"让每一位公民都能报道新闻"为创办宗旨的Blottr.com在反映此次骚乱的本土公民新闻网站中大放异彩,在传播技术、传播机制方面大有突破。它在表现形式上抓住"内容互动"这个重点,在生产模式上把握"移动终端"这个关键,并在实践策略方面以"新闻交易"为核心,形成了自己对类似社会骚乱等复杂议题的新闻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增强公信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公信力(Credibility)最先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领导者获得其选民信任(trust)和信心(confidence)的能力。①在我国,这个概念首先是在港台兴起的,在大陆使用是近几年的事。公信力问题先是产生于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和平等公开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因此要求金融、房地产、商业等市场经济的行业必须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新闻传媒公信力(theCredibilityofNewsMedia)概念在我国的提出,同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出现的传媒行为失范,并导致传媒可信度降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传媒可信度的问题,早就受到人…  相似文献   

4.
殷小平 《新闻前哨》2011,(12):113-114
早就听说英国传媒业之发达,但一直仅限于听说。2011年8月,借着到伦敦采访羽毛球世锦赛的机会,我终于有机会见识并感受了英国的媒体:泰晤士报、每日邮报、金融时报、太阳报等,这些如雷贯耳却未曾谋面的报纸,这次终于见到了真身。更巧的是,我抵达伦敦的第二天,就碰上了震惊世界的"伦敦骚乱",透过各家报纸对这一绵延数日的骚乱事件的报道,也让我对英国媒体的新闻操作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传媒动态     
《中国传媒科技》2004,(6):9-10,20,22,37
文广传媒集团携上海和江苏移动向“SP”转型【赛迪网】6月6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上海移动、江苏移动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该集团向“内容提供商”角色的转变。已经同中国电信建立了合作关系的文广传媒,希望能够进一步成为中国移动全网的内容提供商。文广传媒是在当天举行的首届新媒体论坛上发布这一消息的。“我们正在向‘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转变。”该集团总裁黎瑞刚对记者说,“我们的内容将向所有终端开放。”目前,上海移动的手机用户已经可以通过GPRS服务收看文广传媒旗下的东方卫视、第一财经、体育频道和生活时尚频道…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传媒的格调与公信力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目前的社会转型给我国传媒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传媒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传媒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变化,传媒的视野发生了变化,传媒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传媒的这些变化,导致传媒各自的价值取向不同,影响着传媒的格调。而传媒的格调是影响传媒公信力的重要因素。论文同时认为,目前我们有些传媒的格调不高,如过度娱乐化、媚俗化、反智化等等。中国传媒要提高公信力,必须提高新闻格调,必须讲求报道艺术,提高专业素养,处理好对受众的满足与引导的关系,处理好新闻"有用"与"有趣"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和谐社会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内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新闻传媒来说,应当正确处理好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的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点应当引起新闻传媒的高度重视。本文探索了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首先分析了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就新闻传媒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献计出力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希望对策为新闻传媒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推动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媒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催生出新闻传媒等相关行业,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保障了新闻传媒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衍生出多种传播形式、多类传播途径,并在互联网科技的影响下,更迅速、更便捷地传播经济要点、社会动态,彼此之间是共生共存、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就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和组成元素、经济发展与新闻传媒的关系及新闻传媒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度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传媒第一大国,其标榜"自由,公平,正义"的新闻传媒体制对处在新闻体制改革摸索状态中的我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从美国传媒与政府的关系,美国发行体制、传媒相关法律等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对比,以此简述出美国的传媒体制可供我国参考的具体建议。但是与此同时,美国的传媒体制也有很大的缺陷,这也同样需要我国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0.
传媒资讯     
《新闻天地》2006,(11):50-51
国内中国批驳境外媒体新闻造假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10月10日表示,最近境外一些媒体报道我国器官移植医疗活动时编造虚假新闻,恶意攻击我国的司法制度。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说,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境外媒体,在前不久编发了一条新闻,说记者伪装成一个患者家属,到某一个医院了解情况,医院有人说多少钱就可以移植器官,他据此认为存在贩卖器官的现象。实际上,在新闻播出的前一天,这个媒体记者对新闻发言人本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专题独家采访,采访的主题是要了解我国在实行器官移植管理办法之后  相似文献   

11.
传媒新思维     
《声屏世界》2007,(8):64-65
我国传媒监管体制的路径选择;明确规制舆论监督中的三角关系;民意畅达是社会矛盾预警应急的基础;找到新闻视角的八种方法;中央有关部门将推出三大政策举措加快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媒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传媒业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传媒在新闻传播和相关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在争读、争市场,实质是以新闻人才为支撑的媒体综合实力的较量,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媒体从业人员作为媒介产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力量,能否充分发挥好其作用是关系传媒事业兴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各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新闻队伍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使一片繁荣的传媒业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在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新形势下,如何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队伍,已成为当代传媒业的一项紧迫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期间,我国分析美国传媒关于战争报道的文章很多,几乎所有文章都在努力证明美国传媒如何没有新闻自由。现在冷静下来查看当时的战争报道,实际情况与我们的简单判断差距甚远。本文从总体上统计分析了美国传媒战争报道倾向,认为新闻理念和职业伦理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主要反映在传媒与公权力关系、平衡报道以及消息和言论分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12,(36):90-91
辜晓进是以《走进美国大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闻名的,那时他是新闻传播业界的一员,后来他还有不少著作出版,但这本书是奠基之作。现在他转到新闻传播学界,再出新著《当代中外新闻传媒》,值得祝贺。这部书稿与传统的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市场经济入主新闻传播业 ,使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出现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它表现为传播内容的重点转移 ;以大量娱乐内容服务于受众 ;媒介形式的消费。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文化现象 ,是我国入世后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向 ,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释放人的欲望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应以全球化的眼光正视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商业化造成的文化物化现象以及对人的精神与意义的销蚀。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客观性原则"是新闻职业的基本理念,但在贯彻中,往往就忘却了报道者要站在第三方角度审视事实这一客观性原则的操作要求。以我国传媒关于利益冲突事件的报道为例,本文阐释了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传媒各种缺乏客观性理念的表现。作者认为,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要内化为职业理念,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字面上。新闻客观和可信,取决于报道者自身对价值和事实之间的微妙平衡。  相似文献   

18.
刘琼 《青年记者》2006,(6):44-44
新闻线人在国外早已出现,在我国则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随着都市报的兴起,媒体对新闻线索的争夺日益激烈,新闻线人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壮大。新闻线人的出现,在给新闻单位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新闻观念和机制带来了很多创新。突破了新闻信源无偿的观念著名的信息论创  相似文献   

19.
王艳 《当代传播》2003,(6):57-58
在整个社会监控权力的系统中,传媒监督具有民意性、反控性、公开性、广泛快捷性等优点,但同时,传媒监督又隐含一定的弱点和缺憾,表现为时效性对新闻真实的影响、“媒介把关人”个体意识差异性的影响、新闻监督素质与能力、获取新闻素材手段的有限性、不正确对待受众的新闻欲、新闻舆论视角的倾向性、新闻的商品性,以及舆论监督缺乏应有的法定规范性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传媒监督作用的发挥。理性、客观地分析把握传媒监督的利与弊,才能扬长避短,有效保护和合理规范新闻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20.
传媒小语     
《新闻世界》2009,(1):91-91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李希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