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仁爱教育,构建仁爱课堂,开展仁爱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仁爱品质,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让爱伴随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情智共生。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仁爱教育和诺丁斯的关怀教育在精神实质和教育理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如都把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重视情感教育;均视家庭教育为教育的起点.但两者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如仁爱作为个体美德与关怀作为关系美德之不同;重责任教育与重权利教育之不同;培养男性为主的君子与培养两性平等的关怀者之不同.仁爱教育与关怀教育之比较,不仅有利于解释仁爱教育的现代化内涵,而且也能充实关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仁”是儒家文化提倡的核心价值,就心理要素来说,“仁”是一种真诚的、出自内心的、“爱人”的情感,它表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方面。这种“爱人”的情感对于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概括为如下三点: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二、有利于满足人“归属和爱”的社会性需要;三、有利于营造愉快的心境,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为个体创造性的发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必要条件。开展“仁爱”教育是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道路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仁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也是教师个体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好德性。教育仁爱德性包括义务的德性和美德的德性,作为教师义务的教育仁爱赋予全体学生被爱的权利,作为教师美德的教育仁爱要求教师真诚善待所有学生,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实践统一。其伦理价值体现为有益于彰显教育的人文精神,有益于实施情感教育,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涵养教师仁爱德性应秉持教育生活理念,将社会培育与个体修炼结合起来,既发挥社会在教师德性塑造中的价值主导作用,又充分激发教师个体向善而行的道德愿望,在不懈追求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5.
试图从杜甫诗中的儒学影响来说明杜甫诗性中"仁爱"精神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6.
试图从杜甫诗中的儒学影响来说明杜甫诗性中“仁爱”精神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7.
王晓梅 《文教资料》2011,(12):148-149
高中生涯教育是当前高中职业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针对普通高中特殊的生源构成特点,结合实践,提出在普通高中实施生涯教育的建议,以帮助普通高中,尤其是生源质量受限的高中找到一条更适合学生职业发展和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进行思政教育,就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于培养医学生的精湛医术和医者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为人民服务是其核心内涵,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讲仁爱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基于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通过列举疫情下医护工作者的仁爱表现,探讨疫情下以课程教育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的仁爱思政教育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状况的需要.普通高中在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采取如下策略:学校领导重视,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师生心理档案,发挥学生心理辅导员的协助作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等.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根本遵循。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启动仁爱教育的新时代行动:一是推动现代教育治理,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础支撑,二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重塑立德树人的应然样态,三是明确未来行动路径,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仁爱之心是蕴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具有仁爱之心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可靠的"筑梦人"。  相似文献   

12.
全面分析和透视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其核心理念可以归结为;"仁爱"。"仁爱"教育理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精华。继承孔子仁爱思想的合理精华,重新剖析"仁爱"思想的现实表现,努力实践"爱"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和提升当前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试图从杜甫诗中的儒学影响来说明杜甫诗性中“仁爱”精神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传统仁爱精神"缺失"现状的基础上,探求了传统仁爱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时代价值和路径选择,对于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历来是崇德尚善的,善良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儒家仁爱思想集中反映了善良教育的真谛。然而,在当前社会善良教育却遭到忽视,导致了种种儿童善良品质缺失的现象。文章在分析善良教育被忽视的原因及善良品质有着重要价值的基础上,从家庭、幼儿园、社区的角度提出了儿童早期善良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多年来,中山市始终瞄准建设高质量的普通高中的目标,积极实施“三高”策略,努力探索普通高中改革和发展的新路,使普通高中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坚持高起点规划,大力整合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上世纪80年代末,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中山市及时将普及高中教育提上议事日程,从1992年至1997年,用6年的时间大力推进普及高中教育,并于1997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高中教…  相似文献   

18.
仁爱教育孕育于中国儒家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文化,蕴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系统之中.扎根于师生个体的心灵深处而又直接外显于师生的日常生活.它以尊重为前提,以理解为基础,以沟通为途径,以具体的教育实践,体现和证实了我国儒家的通和之学.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要充分利用儒家"仁爱"精神特有的精神价值和生命力来影响、教育当代大学生,以塑造其高昂的人生格调,培养其有为的人格精神.公民道德是以法治为基础的国民道德,其精神实质是在确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倡导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对于职业劳动双重属性的自觉把握,要求实现自为的存在与为他的存在相统一.三个文明同时抓,是保证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实施安乐死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利,维护死者家属的利益,有利于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医生职业责任感的增强.其在一定限度的存在对社会、患者本人及家属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师博览》2019,(9):71-78
我国传统文化中,素有仁爱管理思想。幼儿园管理者可结合幼儿园管理工作实际,从精神、物质、制度、行为四方面构建并践行幼儿园仁爱管理文化,通过从机制和方式入手,初步建立一些鼓舞人、激励人的工作机制,调整改进管理方式,创造宽厚仁和的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