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2000年全国24所高校开始招收和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因为其有别于全日制科学硕士的招生、培养方式,及其自身的实践性、职业性、复合性等特点,各高校在不断探索其创新培养模式的同时,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性地总结出很多管理经验。我校已经招收四届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已经有两届毕业生。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进行有益的探索,通过全日制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推进, 我们感觉在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不但能够实现规范化管理,为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农业推广的内涵,提出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研究探索和创新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并实践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增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农业推广的内涵,提出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可以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文章结合实例,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和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及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1、成果主要内容 (1)制定出了《西南农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首次在农业领域设置的职业学位类型,在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中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和重要保证。我校自2000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搞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和保证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我处将该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作为课题研究获准校级教改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7.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完善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设立的新型学位类型。1999年5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农业推广(暂用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0年6月正式成立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0年10月首次招生就实行全国联考,2001年5月录取工作结束,我国首批1611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进入了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掀开了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新的篇章。 一、对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反应 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学真  张俊 《教书育人》2011,(15):34-35
一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对农科专业学位和全日制农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培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兴录 《高教论坛》2006,(1):111-113
本文论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农学学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的经验,提出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方法和导师队伍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人才培养环节的关键一环。以航空结构强度方向研究生为例,为了更好地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对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进行了创新,探索了一套比较成熟并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分类教学与分类培养模式,即构建了专业课程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与硕士学位论文三者紧密结合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针对这一典型模式,文章联系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政策,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未来的建设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建立校企联合培养长效机制,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内涵和时代特征。2017年,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开始招生,研究生培养单位对于非脱产学习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服务工作普遍缺乏经验,随着招生数的不断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已成为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非全日制研究生特点,梳理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自身教育模式以及评估体制的重大改革。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建立职业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策略:一是要调整培养目标定位,突出特色;二是以实践为核心,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三是建立和完善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应的评估体系;四是加大实践教师在导师中的比重;五是改革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直接反应了学生就业后服务社会需求质量,对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意义重大。通过对重庆某高校的学术型硕士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依据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深入分析在校培养各因素对研究生毕业后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校培养因素可包括实训实践、课程教学、挑战性研究、成效关注和职业导向五项因子,并且这五类在校培养因素分别对反映职业发展状况的收入、职称、职位、职业发展前景、社会贡献度等指标具有影响。最后,笔者基于此,提出"提高培养质量,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研究生培养改革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推进导师专业发展。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素质标准是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素质标准包括导师入职标准和导师入职后的发展标准。科研水平是导师入职的主要标准,包括导师学历/学位、职称、科研经验、科研项目与经费等节点,是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指导能力是导师入职后发展的主要标准,包括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岗位职责、指导经验、课程与教学能力等节点,是导师专业发展素质的核心维度;师德修养是导师专业发展素质的基本要求,包括导师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等节点;导师自我角色认知与管理能力是导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维度,包括导师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和业务素质、研究研究生教育等节点。推进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层面的导师专业发展机制,更需要导师自主、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强化全程职业教育、重视多元主体办学、追求学生对口择业,办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政府"一刀切"推进、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校认识与准备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无法彰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必须政府、高校、社会、导师等共同努力,允许高校差异化发展,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机制,构建"两段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轨道设计竞赛作为专业竞赛并非专门面向研究生培养设计,通过对其建立和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了竞赛题目的特点和对科研能力的训练作用。结合所在团队参加轨道设计竞赛的实践体会,探讨了专业竞赛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提出了将专业竞赛作为基础教育和科研实践的过渡链条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9.
潘磊庆  张伟  屠康 《科教导刊》2020,(3):66-68,180
本文对食品工程专业背景,研究生培养方案,社会认可度等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当前情况下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实际出发,围绕高校供给侧教育改革方针,积极改革课程设置,增强师资团队实力,提高硕士实践能力,学习发达国家高水平培养模式,基于供给侧理念,构建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综合素质,使其符合市场、企业、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转为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论文设计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紧迫需求。本文探讨了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