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孔子的"仁爱"观所提倡的"仁者爱人""、忠恕之道""、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实现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意义,仍然能够体现其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核心,是施"仁"良方。"尽己"和"恕人"的有机统一,已成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一条重要准则,因此学习借鉴孔子以"忠恕之道"实行"仁学"的思想对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子和庄子作为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谐之道,主要体现在"归根曰静"的心理和谐指导原则,"无为"至天下治的心理和谐通达之道,返朴归真的心理和谐价值旨归,心无所待的精神绝对逍遥境界以及心理和谐理想人格化身——"至人"。这些宝贵的心理和谐之道对于我们培养心理和谐人格,实现心理和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社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官与民等关系以及人自身发展的有关论述.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孔子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其法律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的精义,"仁者爱人"、"德主刑辅"、"刑罚中"、"无诉"等主张无不体现着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今天,在我们国家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力倡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孔子法律思想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恰好可以提供重要借鉴和充足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6.
蒋海彦 《考试周刊》2012,(2):172-172
我国和谐教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所说的"成人"就是"仁"、"智"、"勇""三达德"的统一。教育家蔡元培明确提出:"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我认为真正的和谐教育不能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全面发展,应该是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孔子及其儒学,早巳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国人"这一人格模式的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内核.本文拟对"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中的礼教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以“仁”为基础,包括人际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包括爱护生命、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孔子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最高理想,也是广大人民时至今日一直追求的理想。孔子的和谐思想对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和谐社会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又能正视并妥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社会。孔子追求普遍和谐的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框架和具体思路,通过人的身心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刘璇 《阅读与鉴赏》2011,(10):41-4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与弟子共坐,听弟子们阐述自己的志向。弟子们大胆地对老师说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其中,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描绘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场景,令人神往。从孔子的课堂中,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我想孔子为什么能培养出无数有成就的弟子呢?这与他倡导的教育民主思想,课堂上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努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已有的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而高校教师的心理和谐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谐以及教与学的心理和谐。当前高校教师可以从个体内部心理自我认识的和谐、知情意的和谐和人格的和谐,以及外在关系的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和谐等方面来构建自身的心理和谐;高校的管理可以从建立健全教师管理体制、营造和谐的环境和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给高校教师提供心理和谐的支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对心理和谐与高职校园和谐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构建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心理和谐。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抓起,并探讨了促进师生心理和谐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作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先行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通过分析唐山市居民心理和谐程度,揭示唐山市居民心理和谐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唐山市实情的民众心理和谐建构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唐山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产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存在一些心理不和谐问题。培养大学生心理和谐,需要在优化校园和谐环境、完善贫困生多维资助体系、重视心理和谐教育方面作为着力点加强和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品质的培育机制。积极吸纳庄子心理和谐思想,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身修养与人生境界,以此为核心与主线去构建与完善心理和谐品质的塑造路径,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5.
心理和谐是心理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系统,它涉及自我、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和谐维度结构的理论构想,包括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四个二阶因素和积极性、适当性、敏锐性、认同性、和睦性、融洽性、亲近性和相融性八个一阶因素。以此为基础自编了大学生心理和谐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大学生心理和谐维度结构,表明该结构可作为今后深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社会心理状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影响。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而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标志和最高层次,促进社会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社会心理和谐,实现和谐社会,需要改革完善社会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社会心理和谐创造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加强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宣传,分类指导,关注易感群体,建立健全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提高社会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国民积极心态,建立社会心理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姚晓波  张亚男 《高教论坛》2011,(11):120-122
本文从心理和谐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入手,调研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人际关系困扰中性别与专业的差异显著,心理和谐中性别、年级、生源类别、专业差异显著,人际关系困扰中的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对大学生心理和谐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最后探讨以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心理和谐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软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方面。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软环境的基础与前提,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对实现校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心理和谐与构建和谐校园软环境具有相同要义,高度统一于和谐的内涵。文章通过从心理和谐与校园软环境的内涵出发,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措施,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对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以大学生心理和谐为基础的,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和谐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出发。探讨实施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探讨医务人员心理和谐的结构,编制医务人员心理和谐问卷。采用自编《医务人员心理和谐调查问卷》对1-03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问卷的结构和信度、效度。医务人员心理和谐问卷包括:人际和谐感、社会和谐感、自我和谐感、环境和谐感的二阶四因子结构,可解释总方差变异的67.75%;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情况符合拟合良好标准;总问卷的 Cronbachα系数为0.968,分量表在0.880-0.970之间。医务人员心理和谐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在相关研究和实践领域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