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相信很多老师都经历过幼儿园的开放日观摩活动、幼儿园的各项评估验收活动、幼儿园接受领导的关心慰问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孩子们在园一日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幼儿游戏时要不要和来园的客人打招呼、问好?也成为了很多老师心中的困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讲文明、懂礼貌,当我们成了教育工作者,教育下一代讲文明、懂礼貌更是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我认为“在开放日有无同客人老师打招呼、问好”并不能成为衡量孩子有没有礼貌、教师是否做好礼貌教育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因为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天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的心灵也被净化了。“老师,您有孩子吗?”望着那些天真的笑脸,我微笑着很自豪地回答:“老师有好多孩子,你们都是我喜爱的孩子。”孩子们欢呼雀跃,一齐拥到我身边,亲着我的脸颊喊:“妈妈!妈妈!”那一刻,我的心都醉了。  相似文献   

3.
袁娟 《学前教育》2021,(3):49-49
记得刚入职的头两年,每次一到了开放日或者大型活动,我总是惴惴不安,一方面是担心自己活动准备得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就是担心自己班级的孩子们没有表现出我们期待看到的样子——积极、热情、有礼貌,主动向来访的客人老师问好。我们把“问好”这件事当成一次展示礼貌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检验机会,非常期望孩子们积极热情地打招呼,客人老师和园领导们纷纷夸赞我们班级的孩子们有礼貌……  相似文献   

4.
怎样与孩子们交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直都在琢磨。可这琢磨的结果似乎总是不能令人满意。“计划没有变化快”,孩子们的变化,似乎总走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工作这么几年,回顾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正视孩子”。平视“平视”就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  相似文献   

5.
“老师,你说该怎么教我的孩子呢?上个周末,客人来家里玩,我对奇奇说:‘奇奇,快叫叔叔阿姨好。’哪知道奇奇看了客人一眼,扭头就回房间,这孩子那么不懂礼貌,让我们做父母的都觉得脸上无光。我们平时也经常教育他要懂礼貌,要叫人,可这孩子怎么就是那么倔头倔脑的呢?”让孩子懂礼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家长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向孩子讲解,“礼貌之花”才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慢慢播种、开放。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你不可一味地指责孩子,而应该考虑自己的教育是否有所偏差。首先要做个好榜样。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小班孩子在哭闹声中拉开了序幕。一个月过去了,孩子们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上学不再哭闹了。但每当我笑脸相迎地说:“早上好!”孩子们却茫然地看着我。这时我弯下腰告诉他们:“老师向你问早,你也应该向老师问早。”但效果甚微。小班是幼儿学习人际交往与人友好相处的初期,怎样让孩子用礼貌用语进行人际交往,与人友好相处呢?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的: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教育重点:让学生明白有礼貌的语言、行动。教育难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因时制宜、因人而异讲礼貌。教育对象:小学生。教学形式:讨论、分组表演。课前准备:幻灯片若干,扮演主人、客人的道具(桔子一袋、两个利是封包、茶壶一个、茶杯若干)。教育内容与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同学们,寒假很快就到了,喜庆的春节也快到来,春节其间,大家或许会跟着爸爸妈妈去探亲访友作客人;或许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招呼客人做小主人。无论做主人还是客人,都应该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才受欢迎。二、“动手动口”俗话说,“入庙…  相似文献   

8.
怎样与孩子们交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直都在琢磨。可这琢磨的结果似乎总是不能令人满意。“计划没有变化快”,孩子们的变化似乎总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有一点我们都认识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工作几年来,回顾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其实只要能“正视孩子”,也许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正视孩子”呢?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聊聊我的一些体会。首先,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交往,要像尊重你的朋友一样尊重他(她)。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最重要…  相似文献   

9.
表彰的魅力     
班里有个叫程程的孩子,平时不穿内裤睡觉,身体有35公斤重,老爱光着身体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孩子们大多不愿和他玩。为了能让孩子们和他友好交往,我组织孩子们都坐下来,先请程程上台,我抱着他说:“程程,你来了这么久,喜欢老师和小朋友吗?”程程高兴地点点头,爽快地说:“我喜欢。”我又问:“你能请出经常和你一起玩的小朋友吗?”程程大方地请出了几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10.
怎样与孩子们交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直都在琢磨,可琢磨的结果似乎总不能令人满意“。计划没有变化快”,孩子们的变化,似乎总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有一点我们都认识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工作这么几年,回顾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其实只要能“正视孩子”,也许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正视孩子”呢?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聊聊我的一些体会。平视“平视”就是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交往,要像尊重你的朋友一样尊重他(她)。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  相似文献   

11.
说起幼儿的年龄特征,老师们似乎人人耳熟能详。然而,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忽视孩子的年龄特征,误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而加以批评、纠正的现象。一天,有幼教同行来幼儿园参观,尽管老师事先在班上进行了种种礼貌教育,可当客人们来时,不少小朋友只顾忙着自己的游戏,完全忘记了老师事先的交待,没有向客人问好。客人们走后,老师批评小朋友说:“客人来了,有的小朋友只顾自己玩,不向客人问好,一点礼貌都没有。”当孩子专注地投入到他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很难想到老师叮嘱的每一件事,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游戏中我好像不是孩子们的老师,而是孩子们的“大朋友”。许多感动的事情,我都难以忘记。有一次我脚扭伤了,许多小朋友向家长讨来了伤筋膏,硬要替我贴上。我咳嗽了,孩子们会静静地听我讲话,为我带来咳嗽药。假期里,我常常会接到孩子们的电话,稚气的声音告诉我,“支老师,我会跳8下绳了。”“支老师,明天我该穿什么衣服?”“我今天练琴很认真,多下来的时间妈妈和我一起下棋。”和孩子们讲讲心里话常常使家里的人笑话我,说我不像个年已半百的老太婆。游戏使我有了了解孩子的机会。亮亮和晓春,两个  相似文献   

13.
育儿金点子     
怎样教孩子待客?悦悦:当家里来了客人,有的小孩往往没有礼貌或缠着客人,主人和客人都很尴尬。骂孩子吧,客人不好意思;不说吧,孩子又太过份。如何教孩子待客之道呢?不当着客人批评她我家宝宝现在三岁了,对陌生的客人,一般都是我们引导她称呼。我还会要她帮我拿杯子,拿茶叶,她会因此得到客人的夸奖而做得更起劲。偶尔孩子也有不礼貌的时候,但我不会当着客人的面去批评她,而是等客人走后,再好好找原因。(长沙一帆)和孩子玩有趣的游戏我会和孩子玩有趣的游戏。在游戏里他做客人我做主人,我会很礼貌地招待他这位“小客人”,然后我们再角色置换,他…  相似文献   

14.
曹广玲 《山东教育》2003,(15):61-61
(一)接纳孩子的同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1.接纳孩子的同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进行友爱的同伴教育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充分活动的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游玩、一起活动。2.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朋友,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交往时出现的矛…  相似文献   

15.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如何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6.
我所在的幼儿园,属厂矿企业单位,新年老师是和孩子们一起过的。   新年这一天,我班于旺小朋友早早来到了幼儿园,很有礼貌地问了老师新年好,然后忽匆匆地从口袋里抓出一把五颜六色的水果糖,什么也不说,就塞给了老师。我连忙说:“老师不要你的糖,谢谢你于旺。”孩子兴奋的脸因遭到老师的拒绝一下子失去了笑容。   过年了,孩子是幸福的、快乐的,想把这幸福和快乐与他最崇拜的老师分享,就用送糖果来表达这种情感。没想到,老师拒绝了,于是孩子难免会产生一些想法,为什么老师不接受我的糖呢 ?难道老师不喜欢我吗 ?我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张启建 《中国德育》2004,(12):40-40
在一次县级教研活动中,我和参加活动的30多位老师一起听一堂二年级语文课。上课前,执教的老师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们高兴吗?”“高兴!”学生的声音响亮而清楚。老师接着说:“那我们就转过身去,向客人老师问声好!”孩子们非常乖,齐刷刷地转过身来,十分认真地说:“客人老师好!”“同学们好!”在30多位老师中,仅传出了我一个人的应答。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交往能力很重要,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接纳孩子的伙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的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的清洁与秩序的“破坏”。父母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们自理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空间,允许孩子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游戏;节假日主动为孩子们创设机会,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游…  相似文献   

19.
打电话     
开学几周了 ,班里有几个孩子行为习惯不好 ,我让他们打电话让家长到学校来一趟。于是我把他们带到电话机旁 ,可我万万没有想到 ,这些已满七岁的孩子竟不会打电话 ,不是拨错号 ,就是不知说什么 ,结果 ,一个家长都没有到。怎样让孩子学会一定的交往技能呢 ?我决定在班里开展一次“打电话”游戏。让孩子们通过一个游戏 ,学会与人交往 ,学会一些办事技能。游戏前 ,老师首先作好准备工作 ,在四十多张纸片上写出各种不同的电话内容及电话号码做成纸团并找来两部玩具型电话 ,按纸团上的内容 :“给同学打电话”,“给爸爸打电话”,“给医院打电话”,…  相似文献   

20.
几个孩子一起玩时,常会因发生一点矛盾就闹得不欢而散。这是由手孩子缺少交往方法,无交往经验所致。因而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十分必要,这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一、注意礼貌言行孩子只有具备一定的礼貌习惯才会受人欢迎,别人才喜欢和他一起玩,从而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如,能主动地向别人问好,学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