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全国地市级党报的现状看,各家报纸的新闻照片需求量越来越多,读者对新闻照片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不少地市党报的头条位置也常常刊登具有新闻内涵的照片。广大摄影记者明显地感到,新闻照片被重视了,摄影记者的地位提高了。这种变化对摄影记者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摄影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目前提高地市党报摄影记者的素质,要努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强化与培养。 理论修养要提高 提高理论修养,首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武装头脑,体现“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全运会、世博会,我和全国众多记者一起工作,见识到了中央媒体和体育专业媒体记者的专业素质,采访技巧和采访安排规划以及对信息来源的掌控,深深地感受到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3.
有训练的眼睛著名的艺术批评家罗金·福瑞说:“……人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在头脑里可以回顾过去的经验……。就象我们所说的,在‘想象中’又把它复映一遍……而且,在想象的活动里,不需要重复相应的动作。因而,整个思想可以集中到经验中最易于理解和最能触动感情的一些  相似文献   

4.
莫被热点新闻灼伤头脑 凡遇热点新闻,各家报纸均不惜版面,力求将文字、图片报道做深做大.然而,在采访这类新闻时,有的摄影记者往往容易产生以下几种情绪,从而导致照片不好看、不耐看: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事件新闻是新闻摄影记梦寐以求的拍摄对象,这类新闻有很大的偶然性,且常常是稍纵即逝,它的画面冲击力十分强烈,能引起受众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故新闻价值较高。但突发事件常常突然爆发,令人措手不及,让人难以把握,以至于不少摄影记感叹:突发性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啊!突发性新闻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吗?笔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偶然性的背后有其必然性,摄影记只要留心观察,仔细分析,通过敏锐直觉判断,一部分突发事件完全是可以提前预见的。  相似文献   

6.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乃古老的信念.随着数码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社会的情感在表达上发生了巨大改变.摄影因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被赋予更重要的意义.摄影由原来的专业人员变成了普通人都可以参与的事.但是,"功夫在画外",摄影也一样,功夫靠平常积累.摄影记者以摄影为专业,更需要积累文化知识来丰富镜头影像,提高人文素养以体现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周军 《新闻传播》2009,(6):29-29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报纸对新闻照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用图片表达读者关注的社会热点,较之用文字表达,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弱处。那么,图片如何扬己之长,补己之短,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新闻摄影的策划越来越受到各媒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9.
电脑时代的摄影记者陈兵电脑、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摄影记者开辟了一个新天地。1997年6月30日,江泽民主席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香港,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当江主席走下飞机舷梯,左脚踏上香港土地的一瞬间,新华社摄影记者冒着大雨按动...  相似文献   

10.
摄影记者是用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一幅新闻照片绝不是简单的对事件的记录,而是由记者通过照相机用现实中的形象组织而成的一个信息传播媒体。事实上,任何一幅新闻照片,都离不开记者对形象的选择、提炼和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与摄影记者的视觉思维有很大关系。正因为如此,作为摄影记者必须了解视觉思维的规律和视觉的形式特征。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你对视觉形式的追求,总是伴随着整个摄影采访过程之中。有些新闻摄影记者不了解视觉思维的基本规律,更忌讳谈形式。他们认为,摄影是科学技术,一按快门就能完成任务,新闻现场那么纷乱,瞬息万变,那有什么形式可言。然而,新闻摄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新闻摄影记者是用相机讲真实故事的人。他有足够的幽默感、渊博的知识,庄重而不盛气凌人。他谦逊好学,率直真诚,是具有绅士风度的斗士。具体讲,真正的新闻摄影记者大体具备以下一些特殊的素质。一、酷爱摄影事业。他不是为了记者职业诱人而干这一行的。他的全部精力和乐趣在于整个摄影过程之中,工作是他最大的享受。象罗伯特·卡帕踩上地雷还不忘按一下快门,含笑死去。  相似文献   

12.
在摄影报道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摄影记者口述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时,将当时的场景、画面及发生发展过程描述得十分感人,但观其所拍摄的图片,却远不及口头描述的那么生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摄影记者观察和捕捉瞬间形象的功夫不够,拍摄的新闻图片缺乏较强的形象表现力。主要用图片形象而非用文字语言报道新闻事件,这是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摄影记者独特的工作方式。因此,能否运用照相机新闻事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提高新闻图片的质量,让报纸的新闻摄影这一翼也强硬起来,新闻界的前辈、同仁苦苦探索,以求创新。然而,目前我国报纸的新闻图片质量究竟如何呢。1990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评介如下:“一般化的多,高质量的少;非新闻性的多,新闻价值高的少;画面雷同的多,创新的少;反映现象的多,反映本质的少;组织拍摄的多,现场抓拍的少……”概括一句话,无论图片的深层内涵,还是表层的视觉效果,都缺乏冲  相似文献   

14.
《新疆日报》刊登的特写《达吾提·阿西木探亲记》曾获2004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曾反反复复地拜读过这篇新闻佳作,总是被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共和国总理对达吾提·阿西木无限关爱的亲情所鼓舞和感染。  相似文献   

15.
洪波 《青年记者》2004,(9):99-99
摄影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新闻摄影图片要坚持党性原则,树立导向意识和大局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辩证的方法,透视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摄影记者的工作似乎比较简单,不需要调查研究也可以拍出照片;摄影记者在舞台上的典型形象就是“咔嚓”干部,身挎照相机,闪光灯一亮就算完成任务。果真是这样吗?否。积三十年摄影记者工作之正反面经验,我深感调查研究的重要。我们的摄影报道只有植根于调查研究的坚实基础之上,才能适应党和人民的需要,才能根深叶茂,万紫千红。而且,新闻摄影有它自身的规律,摄影记者的调查研究也有它的特殊要求,正确认识和切实掌握这一基本功,应是我们摄影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有感于此,写就下文,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7.
漫议摄影记者的角色冲突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徐梅1997年8月13日,英国王妃戴安娜的座车不幸撞在巴黎地下通道的栏杆上。面对车毁人亡的现场,尾随其后的几名记者跳下摩托车,首先举起的竟是手中的相机。1996年美国大选,73岁的多尔在一次竞选集会上不小心从讲坛...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334个地市行政单位中,已有267家地市报。地市报摄影记者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创出优质“产品”,提高新闻照片在地市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虽说地方小报的覆盖面积、编采阵容,版面容量总的来说不如全国性大报,采访重大新闻的机遇也比不上大报记者。但大报有大报的长处,地方小报也有小报的优势。唐代诗人窦庠诗云:“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世  相似文献   

19.
20.
当你的一幅新闻摄影佳作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时;当新闻界的同仁纷纷为你捕捉到这样精彩的瞬间而拍案叫绝时,你会从内心里庆幸:又没错过这个机遇。的确,机遇是摄影记者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当机遇真地降临你头上的时候,你能迅速地认识它、并能准确地把握住它却是件不容易的事。我想,每一位摄影记者在这个问题上部有自己的苦辣酸甜。下面,我谈谈自己这方面的经历, 一、认识机遇机遇是什么?认识机遇是把握机遇的基础和前提。所谓机遇,是指好的境遇、机会。对摄影记者来说,机遇是指偶然遇到的好题材,好瞬间的机会。机遇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事前,记者几乎没有心理准备,而带有很大偶然性的机遇本身又往往具有飘忽不定、稍纵即逝的特点。时不我待是给摄影记者造成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