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学习方式(接受式)与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上的,它会消蚀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使学习者缺少体验性,是一种少问题的学习,它限制了人的发展;而后者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的开放型学习体系,它的形成要依附于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寇尚乾 《继续教育》2007,21(9):32-34
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学习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自觉活动;学习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它是人的终身学习的必要前提,在人的终身学习过程中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有缺陷的。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然性是内容,社会性是形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人的自我保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根本性质是稳定的、不变的,人的具体动机和行为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目标。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呢?下面谈一点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个社会转型期,随着人人的主要权地位问题日益突出,于是关于人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从我国社会生活目前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主要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道德、人道主义、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人的理想、人的现代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关于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作出理论上的阐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都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只有教学方式的变革才能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数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数学奥秘的钥匙。[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试论“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自由发展”既与“人的发展”相关,又与“人的自由”相联。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并通过活动进行的;人的活动有自主与非自主两种状态,人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活动状态;人的自由发展只能存在于人的自主活动状态即人的自由之中,但人的自由并不等于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主要是指人按照自己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发展;但现实的人的自由发展又要受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了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我们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进行追求,并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0.
李秀珍 《培训与研究》2005,22(6):108-109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的教育强调得比较多的是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忽视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忽视了人的价值情感等在人的生存中的作用。因此要更加关注中学生的生活世界、价值情感的教育等方面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小康目标中解读成人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人教育是我国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位居主体,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对这一伟大号召,我国高等教育如何与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相结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有已成为现实的问题。本从高等教育的实践出发,为这一问题做出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郁香 《考试周刊》2011,(88):127-128
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的行为内在的动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生的意愿、情感和需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形成情感融合、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新课标改正是基于这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情感态度教育这一课程目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淡化或消除消极的情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将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唤醒了人的理性精神,促成了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全面走向以技术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由于维系西方现代化的命脉是资本,资本的逐利本性及其拥有的至高地位导致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先发现代化国家人的现代化停滞于工具理性凸显而价值理性遮蔽的初阶状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目标内在地要求人在初阶现代化“共性”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超越,在彰显社会价值理性中迈向人的高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全面而自由地实现着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自然的片面对抗。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显示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人们在追求和创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又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学习化社会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社会化,学习化社会的内容是围绕人的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三个阶段展开,人的社会化的主要机制是学习化家庭、学习组织、学习化社区、学习化同伴群体和学习化大众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入学研究有两条发展道路:一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日益清晰。二是学界围绕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问题、人的现代化、人的主体性等问题把对入学问题的研究逐步推向深入,二相互促进,使入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入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学术界就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从发展先进生产力、进行制度创新、加强先进化建设、扩大交往等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探讨。同时,学术界提出要高度关注“马克思的问题域”,处理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另外,学术界还从人与环境、人的实践的自发性与自觉性的关系等方面尝试总结关于人的发展的规律,这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推进了我国的入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乐善耀 《家庭教育》2013,(11):30-31
自信是一个人的精神脊梁,自信是每个人成功的前提。自信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动摇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  相似文献   

19.
母语学习与人的社会化 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是在掌握母语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人”的。  相似文献   

20.
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关心人,就是要针对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注意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理解人,就是针对精神的需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问题;尊重人,就是针对人的人格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尊重人、尊重人格。这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