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对这句话,课本这样注释“[冠盖相属(zhǔ]使者相连接。冠盖,指使者。”揣摩教材编写者将“冠盖”注为“使者”的依据是“冠盖”指使者的穿戴和乘坐的车子,这里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部分代整体。这样似乎也言之有理。但联系语境看,就有问题了。因为“冠盖相属”前面有“平原君的使者”作全句的主语,再将“冠盖”译成“使  相似文献   

2.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这样一句话:“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对“冠盖相属”课文作了注释:“使者相连续。冠盖,指使者。盖,装在车上遮日挡雨的像伞一样的东西……”在《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2期上,江苏的宓励平老师发表了《对高中语文课本几个注释的质疑...  相似文献   

3.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这样一句话:“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对“冠盖相属”课本注为:“使者相连续。冠盖,指使者。盖,装在车上遮日挡雨的像伞一样的东西。……”这样注的理由大概是:冠,旧指仕宦的礼帽和礼服;盖,诚如课本所注,是车盖。这里运用借代手法,把冠盖释为使者,似乎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但是,如果把这个注释放到句子中,问题就来了。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一句,课本是这样注释的:“冠盖相属——使者相连续。冠盖,指使者。盖,装在车上遮日挡雨像伞一样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说“让”     
《信陵君窃符救赵》里有这样一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司马迁用这个“让”,是当时的口语,应读rang,《说文》里还没有收“嚷”字,司马迁当时用“让”是不错的。豫北方言里有这个常用词嚷rang,“责备”的意思,例如:“我怕他嚷,没敢去”。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六课是经典选文《鸿门宴》(选自《史记》),在该选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三题,将“沛公今事有急”之“急”解释为“危急,形容词作名词,活用为‘危急的事”’。教师用书的译文中将这个句子翻译为“沛公如今有急难”,这两种解释都是把“沛公”当作主语,把“有”当作谓语动词,把“急”活用为名词当作宾语。可是这样翻译就漏掉了“事”这个实词,这不符合翻译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编者对这个句子中“有”和“急”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有误。  相似文献   

7.
从《周易》、《诗经》、《山海经》等书所见“谓语+主语”格式看,上古汉语存在谓语在前、主语置后现象,不同于一般所谓“主谓倒装”句。《周易》“谓+主”格式的特点是以单音动词作谓语前置为主,《诗经》是以重叠式及连绵式形容词前置为主,《山海经》的特点则是单音形容词作谓语前置。  相似文献   

8.
现行初中《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知识》一章中,在讲到“动词谓语句”时,有这样一个例句:“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主——动+补)”笔者以为此例欠妥。因为若把“打扫”当作作谓语,则与编者所渭的“主语”“教室”难以搭配。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是动词谓语动作的发出者。“教室”只能“被打扫”,而不可能发出“打扫”的动作。所以把此句当“动词谓语句”看是不妥当的。此例句真正的谓语并非动词“打扫”,而是形容词“干干净净”,“打扫”只不过是“干干净净”的状语,因此,这个例句实际上是一个“形容词谓语句”即“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9.
古今汉语,谓语通常放在主语后,但古代汉语,有时为了强调谓语和表达的需要,多有把它提到主语前面的。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主要是感叹句和疑问句。一、感叹句的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谓语前置,以感叹句为多。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惠”通“慧”。“汝之不惠”是主语,“甚矣”是前置谓语。另外,“美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其中,“山河之固”是主语,“美乎哉”是前置谓语。还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洛阳伽蓝记》中除“是”字判断句以外的五种判断句式:1主语+(者)+谓语+也;2主语+副词等谓语修饰成分+谓语+也;3主语+(者)+谓语;4主语+副词等谓语修饰语+谓语;5主语+为+谓语,并与《孟子》、唐张《游仙窟》中的同类形式作比较,对《洛》继承旧有形式的情况和旧有形式的历史发展概况有一定了解,发现1、2式逐步衰落,3、4式反而呈略上升趋势,这说明旧有的形式并非一味地衰落,有时还存在局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愚公移山》中“而山不加增”一句,中学语文课本末作诠释,廖序东先生的《文言语法分折》把“加”作为副词,训为“更加”,作句子的状语,来修饰动词谓语“增”,不少同志在讲解这一句时也这样解释,把全句译为“可是山不更加增高”。笔者认为,这样训释是欠恰当的。从字义上看,单独一个“加”字,可作副词“更加”,但这不是它的本义。《说文》:  相似文献   

12.
主谓谓语句的范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主调谓语句最初的解释。是指“得以句为说明语”(陈承泽1921),即以句子作为主语的说明谓语。对这一句式的范围,早期的确定也比目前要小得多,仅指大主语与小主语有领属关系的一类,而且谓语以形容词或带有形容性的动词居多。例如:(1)、他工作顺利。(2)、小张腿疼。例(1)大主语“他”与小土语“工作”是领属关系,谓语“顺利”是形容词。例(2)大主语“小张”与小主语“腿”也是领属关系,谓语是表感觉状的动词“疼”。以后,随着现代汉语研究方法的转变,词序在确定句法成分中占了重要地位,而语义成分与句法成分的联系不再作…  相似文献   

13.
兼语,兼词,兼言三者各有所指,不能混同.一、兼语.兼语属语法范畴.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初中四册)“我们需要大批的积极分子来领导,需要大批的精练的先锋队来开辟道路.”(《论鲁迅》初中五册)前例是文言单句,其中的“人”,从句子前部分看,是“太守“(主语)“遣”(谓语)的对象,为受事者,作宾语;从句子的后部分看,它又是“往”的施事者,充主语.后例是语体文复句,其中的“积极分子”和“先锋队”,对“我们需要”(后一分句承前省略“我们”)来说,是两个宾语,而它们同时又分别是“来领导一和“开辟道路”二者的施事者,即主语.象这样,在一个句子中既作宾语、又充主语“一身而二任焉”的成分,就叫兼语.这是较普通的语法常识.含这种成分的句子,有的语法书上划入“复杂谓语”,称为谓语的延伸.理由是:如前例谓语是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在分析《别了,司徒雷登》一课时,“题解”部分有一段话:“本文的题目‘别了,司徒雷登’,……语义双关已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主谓倒装,更使题目增加了表达效果。”说题目“主谓倒装”,显然是把“司徒雷登”当作主语,把“别了”当作谓语,为了加强语势,“谓语”提前,“主语”  相似文献   

15.
<正> 0.1 张静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在讲到什么是主语的时候说:主语是一句话的话题,是谓语的表述对象,可以回答“谁”“什么”等所提出的问题,跟谓语发生主谓关系……(注①)这个关于主语定义的界说,编者既把主语当作一句话的话题,又把主语当作表述的对象,这反映出一些语法学者把话题和主语等同起来的观点。0.2 本  相似文献   

16.
“安<何>所……”是文言文中表疑问的固定格式。从语法角度分析,当属句子谓语部分的浓缩倒装。在句子谓语部分的主谓短语中,“所”字结构作主语,“安”作谓语。等于说,“所……者(为)安。”如下例:信义安所见乎?(《苏武》)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安所……”格式,与“沛公安在”一类宾语前置句式不同。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二)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三)用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言教材中,用作指代性副词的“相”字,因语言环境不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和表示的意义,就较为复杂,不易分辨。为此有必要弄清其使用规律。首先要弄清主语中对动词谓语起施事作用的主体事物的单复数。 1、主语中若有两个主体事物作动词谓语的施事者,则“相”字表示两个主体跟动词谓语之间的种种不同关系,充当状语。例如: ①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 ②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相似文献   

18.
辨疑二则     
一、胁服夺其官(高中语文第四册《书博鸡者事》)课本注“胁服”:“受威胁而屈服”,我以为不妥.文中说:“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从整个句子看,这是一个主动句,全句主语“使者”统摄“逮守”、“胁服”、“夺其官”三个谓语,连  相似文献   

19.
《爱莲说》中有这样三个句子: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也。课本注释“隐逸”为“隐居的人”,注释“君子”为“品德高尚的人”,而注释“富贵”却说是“富贵的(花)”。从结构上看,三个句子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意义上却作不同的解释呢? 我认为,这三个句子,结构相同,都是一个独立的判断句,以“……者也”的形式出现;各句的主语是花名,各句的谓语都是一个偏正词组,对得  相似文献   

20.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乐府诗《蜀道难》,是流传千古的名篇。篇中有三处反复唱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难”字究竟怎样解释,一般多习而不察。据笔者所闻,差不多全是解为“困难”、“难行”的“难”。对于这个问题,不可以不明辨,特别是它出现在名篇里。主语是“蜀道”,谓语是“难”。“难”字解为“困难”的“难”,便在语法上发生了主谓不相应的毛病。倘若把“蜀道难”解释为“蜀道难行”,这样又无端增出一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