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物学教师 ,在日常的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取得一些成绩。下面就中学生物学科如何开展环境教育谈谈自己一些做法。1 日常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 ,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现行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各个章节中都可以发现生物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契…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有必要利用初中化学教材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初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我们教师在给学生各项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履行环境保护教育这一新的职能,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育之中,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危机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使中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生物教师负有相当的责任。本文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生物学新教材中有许多环境教育素材,把环境教育结合于课堂教学环节中,避免生硬的讲述,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环保教育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大纲要求 ,学生要掌握生态系统、人类与环境、自然保护等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合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不仅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需要 ,更是为祖国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1 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点滴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中 ,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很多 ,在教学中把这些内容与环境保护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教学 ,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 ,结合“绪论”部分的教学 ,介绍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四个大问…  相似文献   

5.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并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去,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环境科学的知识,形成保护环境的态度和技能,是地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此,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一、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结合教材有关内容渗透环境教育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观点,运用教材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教材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有很多,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  相似文献   

6.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培养环保意识,树立环保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越来越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因素,适当延伸教材内容,做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可利用必修课、实验课以及课外活动等途径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赵春美 《考试周刊》2012,(78):175-176
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证明:要推进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有效、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目的,就是为了开辟一条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自觉性。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对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中小学环保教育责无旁贷。中小学地理教师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挖掘教材,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环境保护知识,通过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探索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地理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汤士明 《学子》2014,(11):89-89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科学具有多学科的特点,初中信息技术的部分内容直接与环境教育有关,所以宜采用渗透模式把学科内容与环境教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怎样进行这方面教学呢?一、明确目标1.初步了解在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涉及的环境科学知识。2.收集环境保护素材,挖掘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中小学环保教育责无旁贷。中小学地理教师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挖掘教材,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环境保护知识,通过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探索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地理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环境保护与资源的节约,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加强教材与实际的联系,逐步将环境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中,由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当前环境教育缺失的教学现状,转变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积极的环境教育,促进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知识特点渗透环保教育,增强育人观念,明确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环保素材,确保环保教育的实效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环保教育,养成环境保护的自主性,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7,(8):14-15
<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涉及要求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而在编写初中生物学教材时,则明确以人和生物圈为出发点,形成了更具科学性的知识体系,并从这一体系出发,多处提到了生物和环境相关的问题,这些都给教师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内容支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找准教材和环境保护的交叉点,依据基本观点,借助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7.
赵海燕 《学周刊C版》2023,(36):121-12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颁布了大量与环保相关的文件,并倡议广大人民群众加入环保队伍中来。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教育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环境教育逐渐渗透到学校教学当中。地理学科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内容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教师应格外重视环境教育相关内容在课堂中的渗透。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发现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联系,找到相应的整合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此,文章从高中地理教学出发,对环境教育在其中的渗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教育中,生物学科是与环境问题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个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所以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空间”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可以收到很直接、很现实的效果.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教师负有相当的责任. 一、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1.把握渗透课 此类课涉及环境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活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育案例,结合生物教材的特点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结果可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