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语言学界对儿化音节中“儿”的语音地位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在语法地位的归属上,都把它看成一个独立的语素。本则针对儿化形式与非儿化形式在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等方面的不同影响,认为凡是能够区别意义的儿化音节中的“儿”,应该承认它是一个独立的语素,凡是不具有区分意义作用的,则不算是一个独立的语素。与此同时,中对儿化音节的读音及书写规范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语素养”在2000年版初中语教学大纲、高中语教学大纲中各出现了一次,与“语素质”、“人素质”、“语能力”并列使用。其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当时影响不大。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素养”一词,并将“语素养”作为语课程与教学的总目标与核心理念,挤兑了“语能力”的核心地位。于是,“语素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本身的科学性也立即遭到质疑,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语素养”的论争,论争一直延续至今。“语素养”的论争主要涉及到“语素养”提出的意义、“语素养”的内涵和“语素养”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生事物的出现,“白领”进入我们的生活并被广泛接受,随后以“领”为中心语素的“粉领”“金领”“绿领”也不断出现,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族。“X领”在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心语素的“领”由借代的修辞手法产生,逐渐具有了类化作用,所包含的意义范畴也不断扩大。“领”前起区别作用的颜色的语素基本义消失,而逐渐使用其联想义构词。  相似文献   

4.
文言虚词中“之”和“以”犹如一对双胞胎,在构句表义上有“貌离神合”之趣,充分认识它,对于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有很好的作用。下边,我们比照着现代汉语来认识一下这对双胞胎。在现代汉语中,我们都比较熟知偏正短语,即构成短语的若干词(或称“语素”)中有一个词为中心词(或叫“中心语”),而别的词起修饰限制中心词的作用。例如:1.(绿油油)的庄稼2.(低飞)的燕子3.(苗条)的女子4.(我们)的祖国5.(又靓又帅)的他这一组短语的中心词都是名词或代词,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称作定语。6.〔端端正正〕地坐着7.〔把电视机〕打开8.〔在街心花园〕散步9.…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的偏正式合成词是以后边的语素为主,前边的语素修饰、限制后边的语素构成的一种合成词。本文为叙述方便,称前边的语素为“偏”,称后边的语素为“正”。 有的偏正式合成词在造词之初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本文试就比喻在汉语偏正式合成词构成中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运用比喻方法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在词义色彩和表达功能上的特点等问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6.
说"×声×气"     
“×声×气”这种格式具有较强的能产性。“×”是同一个语素的很多,有名词性、动词性、象声词性、副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更常见;前后两个“×”虽是同一词性但不是同一语素的也有不少,还有前后两个“×”不属同一词性的语素的;同“×里×气”格式一样,“×声×气”绝大多数表贬义,表中性的很少,表褒义的更少,因此它多为形容词。“×声×气”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而以作状语的为最常见,作定语的次之。  相似文献   

7.
年龄的别称     
中国人谈年龄并非处处直讲“青春几何”,往往利用不同阶段人体形象的特征或著名的典故来为年龄起一些雅致的别称。谈话、写诗作文时使用这些别称,会使你的谈吐、诗文显得更加文雅,显示出较深的文化修养。不满周岁,称襁褓;二至三岁,称孩提;儿童叫“髫童”或“毁齿”;十岁以下,称黄口;十岁称“幼学”之年;少年称“弱年”、“弱龄”或“弱岁”。十三至十五岁,又称舞勺之年。男子十五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女子十二岁,称金钗之年;女子十三岁,称豆蔻年华;女子十五岁,称“及笄”;女子十六岁,称碧玉之年,或“破瓜”。男子二十岁左右,称“弱…  相似文献   

8.
论"程度副语素+为/是"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历时、共时语料,对“程度副语素+为/是”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首先分析了“为”与“是”的历时演变过程及其与程度副语素的组合过程,并且比较了两者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接着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组合中的程度副语素进行了可进入性分析,并且找到了程度副语素和“为”、“是”组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代词"人家"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人家”是由两个词根语素构成的偏正式短语,经历了“短语——名词——代词”的语法化过程。“人家”在唐代演变为名词;元代始见确凿的旁指代词用法,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第三人称用法,并由三称而转指一称。在演变过程中,“转喻”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是“视角”和“会话原则”。“视角”决定了“人家”所指对象的转换,会话原则解释了“人家”指说话人自己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叔叔”和“叔”只是有语体上的差别,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在语法功能和语用价值上都有着不小的区别的。本文从“永成叔叔”的歧义说起,考察分析了“叔叔”和“叔”的不同,认为“叔叔”不仅是亲属称谓,还经常作社会称谓,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叔”首先是称谓词,同时是个成词语素,也可以用作社会称谓,同时很少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叔叔”在社会化程度上相对于“叔”更彻底。  相似文献   

11.
语素教学浅谈王伟语素在汉语语法教学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为了便于语素教学,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语素这一语法单位加以阐释:一、语素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二、语素的分类;三、如何确定语素。1981年7月在哈尔滨举行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会上对我国五十...  相似文献   

12.
重庆话的儿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重庆话儿尾的白音值和重庆话儿尾在语素“儿”的发展演变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即重庆话儿尾正处于“儿”从实语素到虚语素发展的承接阶段上。  相似文献   

13.
黄哲 《语文知识》2014,(11):12-15
“高低”在现代汉语中应用较为频繁,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词性和词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表示“无论如何”的副词“高低”。“高低”由意义相反的两个语素“高”和“低”复合而成,在演变过程中,整体的词义超出了两个语素的意义之和,衍生出了表周遍性的意思。这类由反义语素构成的词简称为“反素词”,与之相近的概念有“极性对立式”“反义相成词”“反义语素复合词”等。这里我们采用“反义复合词”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4.
浅说"万"字     
“万”作为数词是汉语里特有的,是汉语中大数目的核心。汉语里的大数目以”万”为单位,这与印欧语,如英语、法语等语言以“千”为单位不同。“万”的起源与发展比其他位数词特殊,因而具有比其他位数词更强的构词能力和更为丰富的引申义。它既可作为位数词用以表示确指或概指,也可在表示虚数的情况下与某些词或其他位数词组合构成名词、动词、连词、四字格等,以它作为语素所构成的词语中,很多都能够体现人的情感,或祝颂或敬畏。“万”字单用或重叠或与“千”组合还可以作为副词使用。  相似文献   

15.
语素是汉语里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原来叫“词素”,后来吕叔湘先生认为应当叫“语素”,原因是:叫“词素”似乎是颠倒了“语素”与“词”的位置,给人的感觉是先有“词”后有“词素”。关于语素的分类,从专家语法角度讲,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从教学语法角度讲,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说法不一,甚至有的教材在这个问题上自相矛盾,给初学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不想探究语素的源流、廓清语素的含义,而是仅就语素的分类问题做一简单的梳理,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符淮青先生的语素构词能力分析理论,对语素“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出现的各个意义是如何构成各个词的、用什么方式、数量如何等进行了描写。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就《现代汉语词典》在释词中对语素义的说明以及对语素“盘”义项的概括提出了两点讨论:第一,《现代汉语词典》对某些组词中“盘”的意义未作说明;第二,对于那些部分语素义模糊或者全部语素意义消失的组词,根据其中的语素“盘”在现代汉语中构词能力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应该考虑对其的意义重新作出说明,或者构建一个独立的义项,、  相似文献   

17.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写到的十二个贵族女子的统称,她们是《红楼梦》中描写的重要人物的一部分。在曹雪芹笔下,金陵群钗几乎无一能逃脱红消香断、花落春残的结局,作把她们统统归入到“薄命司”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堪称为一部以创造女子典型称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儿”出现于词尾的功能主要是两种,一是表示语音音变功能,二是表示构词语素功能。如果“儿”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不是语素;如果“儿”不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是语素,或者是实语素,或者是虚语素,所构成的词,或者是复合式合成词,或者是附加式合成词。“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于词尾,其情况可分为:双音节 “儿”和单音节 “儿”两种。双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是“儿化”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三个语素。单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儿化”单音节词,关键看“儿”是否“儿化”,是否具有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分情况把“儿”都视为语素,概念上是混乱的,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9.
从明代拟话本“三言”、“二拍”的各类婚姻现象入手,分析了当时这种现象背后所潜藏的男女不平等、女子受欺辱的社会现实,同时也阐述了妇女传统地位和对待妇女传统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化”缀词中“X”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组或准词组,其语法性质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区别词性成分、数量词性成分甚至副词性成分等。通过实例考察,“化”缀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动词,但不排除为形容词甚至是区别词,而其整体意义与词根“X”的联系也有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