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和道德的关系是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但倘若据此以为他的作品完全与道德无涉,未免太过武断。《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的中长篇小说,具有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且一度被认为是腐朽堕落的作品。实际上小说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和激烈批判,具有鲜明的道德观和是非感。  相似文献   

2.
李翊 《文教资料》2006,(6):48-49
《白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大量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他的所有其他作品一样,陀氏关注的焦点是现实世界中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他的小说的中心是人类学、伦理学和宗教思想。陀氏是在人世间为人类寻找崇高生活意义的作家,在这一点上,他更是体现为一位伦理思想家。他所有的作品所力图捍卫的就是人的命运和人的尊严。在《白痴》中,作品主要探讨了关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关于无神论和虚无主义的道德后果以及通向内在幸福的道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道德"及相关词汇是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学批评的关键词,他从多重道德角度批评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和作品,形成了独特"道德视景"。这种的复杂的"道德视景",并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兼容道德和审美判断的艺术批评。他从审美阅读出发,试图多角度考察人性面临的各种道德困境,寻求宗教人文关怀的精神超越维度,这种批评视角,在其《小说史》中构筑了一座多维复杂的立体金字塔结构:以审美的纯文学批评为底座,以"道德视景"为现实层面的价值标尺,以宗教精神为超越性的精神制高点,其中深厚的人文关怀充斥"金字塔"的各层。  相似文献   

4.
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欧洲文艺理论的主要话题之一。《诗辩》就是以新兴的资产阶级道德准则来批驳封建反动文人的理论,认为“一切人间学问的目的之目的就是德行”,作家的道德精神是通过作品使读者“怡情悦性”而达到其教育目的的。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在国内被公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发条橙》被视为当代经典。其运用后现代叙事技巧表现了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其作品的哲学思考更是引人深思。从后现代语境切入,并通过叙事伦理角度分析伯吉斯在作品中一直思索的自由意志和道德问题,探究作品中道德始终高于一切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阿斯塔菲耶夫是以描写战争和大自然见长的作家,但他也一直秉承着俄罗斯文学中社会道德探索的传统,从早期的新经济政策到解体前的社会动荡,前苏联的重大社会事件在他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位"天生的道德探索作家"。  相似文献   

7.
《露丝》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作家盖斯凯尔的第二部作品,作为描写"失身"女性形象的开山之作,这部作品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小说女主人公露丝和《圣经旧约》中的女性Ruth同名,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盖斯凯尔认为露丝正是在男权社会压迫下勇于正视自身错误并积极追求自我救赎的始祖。本文以个人成长和道德救赎为研究视角,将女性问题置于维多利亚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分析个人成长和道德救赎的关系,揭示女主人公是如何战胜道德困境,觉醒救赎意识,并最终实现内外双重成长的。  相似文献   

8.
康拉德的丛林小说集中体现了人类的道德主题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在这其中《黑暗之心》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康拉德作为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小说揭示"文明"下的野蛮,对人类的道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视角,分析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代表作家沃廉姆斯作品《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问题。该作品以夸张和富于想象力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臭烘烘先生"这一颇具颠覆性的道德榜样形象,"臭烘烘先生"以独特的方式帮助故事中人物实现了心灵成长,作为道德榜样具有突出的伦理教诲功能;整部作品从儿童的心理需求和人生成长出发,具有鲜明的儿童本位特质。  相似文献   

10.
运用伦理学分析法对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进行解读,梳理出王尔德自成体系的伦理观即唯美主义道德观和人道主义道德观的融合,进而从伦理观的角度解释主人翁道连.葛雷死亡的原因,并探究其死亡的意义。从而说明王尔德这位"臭名昭著的"浪荡子其实是有着坚定的道德立场的,他的作品不仅符合19世纪文学的总体特点,即关注道德问题和表现道德主题,同时他的双重道德立场也使得作品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正对"道德"作为"领导力"运用于校长的学校治理来进行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J·萨乔万尼。萨氏认为,传统的理性主义学校管理范式没有洞悉道德领导的价值与范畴,也没有赋予道德领导理论地位与践行空间。他强调在强大的理性主义科层化管理范式中,应当开掘和培育道德领导的基本架构。他认为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应该取代身份权威和行政权威而处于基础地位,其中由道德权威生成的道德领导力应当居于中心位置。他强调通过培育共同体意识、塑造积极的共同愿景、培养参与学校治理的"信奉者"以及  相似文献   

12.
石艳玲 《现代语文》2010,(1):110-112
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作品明显地表现出对犹太人生活境遇的关注,他笔下的人物无不是为求得一种道德平衡的生存而在这个错综的世界里挣扎。在长篇小说《杜宾的生活》中,传记作家杜宾通过与情人幽会来满足自己充满矛盾和苦恼的心理需要,但最终选择了道德的回归。作品深刻揭示了美国中年知识分子在精神危机中的个人困惑,探讨了犹太人在双重文化束缚下寻求道德平衡的艰难。  相似文献   

13.
小悦悦事件、老人倒了不敢扶、见死不救……近年来,一系列拷问社会良知、公序良俗的事件,触发了公众对道德底线的深深忧虑。"我们不仅要仰望道德楷模,还要俯察道德底线。"有"根叔"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代表慷慨陈词:"我们现在正在学雷锋,他是我们仰望的道德楷模,但我们也要低下头,看看我们的道德底线。"他认为,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不公和贪腐现  相似文献   

14.
作家声音     
<正>刘庆邦认为一个作家要有悲悯的情怀著名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庆邦日前做客石家庄市"燕赵讲坛",向市民讲解了文学与生命的关系。他认为,作家生命的质量、力量和分量决定了其作品的质量、力量和分量。刘庆邦说,作家的写作,是生命之树、生命之果、生命之诗、生命之歌、生命之舞,是一种灵魂形式。写了40多年小说的刘庆邦,回过头看这么多年的写作发现:一个人生命的质量、力量和分量,决定他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来。对于生命的质量,他认为,只有具有善良的天性、高贵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悲悯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作家。他从二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为后人留下了近五百万字的文学巨著。他的作品(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人物、语言、山水、民俗等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很少有人比得上的。他的作品内容大致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围绕湘西社会特定的历史环境,表现下层人民的各种生命形式,表现下层人民的酸、甜、苦、乐;二是从道德的角度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都市上层社会生活进行对照,从而表现他对湘西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城市官僚、商人、知识阶层的厌恶。沈从文小说题材广泛,内容多变,但最终都落实到试图用在下层人民中保留的健康、纯朴、充满活力的道德原素来救治虚伪、怯懦自私的民族老化症;落实到以人生的种种道德表现为中心,来表达对现实中人与人关系的批判,以及对一种道德理想的期待。因此,沈从文的小说作品的道德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但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这正如一些学者提出的,“生产力发展了,然而道德却后退了”;“当今社会道德衰退的严重性首先反映在它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种权力结构之中”;其次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时期"道德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张炜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保守主义"思想倾向。同时,作为具有民间情怀的知识分子叙述者,他以知识分子身份俯视民间,主动与民间接近、与民间融合、在民间寻找文学创作的资源、在民间获取文学创作的灵感。深入解读张炜的作品,对理解其精神立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位作家的道德价值观都会反映在其作品中。乔治·艾略特的道德价值观也体现在她的多部小说中。本文以《罗摩拉》为例,讨论小说中主人公罗摩拉的两次出走和内省经历,分析她道德的自我完善过程,进而挖掘艾略特小说中的道德理想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田德里亚科夫是苏联20世纪60、70年代探讨当代人的精神问题的作家,他始终如一地坚持道德问题的探索。他从道德揭露转向良心审判,转而又致力于道德教育。本文主要通过对他的代表作的分析,提示其小说的道德主题。  相似文献   

19.
梁晓声是一位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本色"作家。他的《普通人》以"本色"语言塑造了一位"本色"主人公,表达了回归真善美的"本色"理想。作品对正义道德的呼唤表现出与世俗社会的不协调,从另一层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显示了多元社会的张力。他的本色创作使他成为当代文坛上一位个性鲜明的作家。  相似文献   

20.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自维多利亚时代问世至今一直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两处:王尔德在小说中的自我角色定位和自我道德剖析。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并结合王尔德的相关史料,指出作家虽然在公众面前故意模糊他投射到作品中的自我角色、刻意显露他蕴涵在作品中的道德批判,实则于无意识中隐匿了两个白日梦。借助这一维度,文本的深层寓意即是,迫于时代的伦理禁锢,王尔德只能把其同性恋者的身份寄于道林并对他的生活方式予以暗中认同,因此,该小说在表面上对读者做出的妥协实际掩藏了王尔德对于维多利亚道德观的彻底颠覆。尽管王尔德在作品中成功地隐匿了自己的白日梦,实现了"艺术对生活的模仿",但当他试图实践"生活对艺术的模仿"时,却使其白日梦昭然若揭,从而导致了与道林相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