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取2011-2017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利用静态面板和系统GMM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与二氧化硫排放存在着倒“U”型关系。在数字经济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地提高了二氧化硫排放量,当数字经济发展至较高水平时,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地抑制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加。鉴于此,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对环境有正向作用,欠发达地区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10年来工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进行计算,考察工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此同时,使用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两个指标全面衡量区域间工业结构的演变进程,并测算和评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结构。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目前我国区域间工业的集聚效应依然存在,但是有分散的趋势,工业的集聚中心逐步由沿海向内陆转移。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工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而工业固定资产结构则未起到正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2006-2012年广西14个地级市农村居民总收入与总支出所形成的分区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检验发现:广西农村居民的总收入与总支出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两者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局部地区农村居民总收入对总支出的贡献略大于广西全局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基于跨期生产前沿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中国省际1998-2013的节能减排效率,并实证检验了R&D对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节能效率,要达到节能减排的双重目的,关键在于促进能源节约;R&D对节能减排效率、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均有显著正影响,且R&D在促进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的提高上具有一致性;R&D对节能减排效率的促进作用也依赖于环境规制,在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地区或时期,R&D对节能减排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我国2000-2011年8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具有亲周期性质,非利息收入具有逆周期性质;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利润总额的冲击主要来自对净利息收入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引导旅游新需求、拉动旅游新消费、促进旅游新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内涵,构建涵盖合理化、高级化、生态化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2000—2019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面板回归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三大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呈波动提升态势,表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递减的发展格局;要素禀赋与技术禀赋对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旅游人力资本、旅游需求、地区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信息化水平与技术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旅游需求投资开放型、旅游需求环境规制型、要素禀赋信息开放创新型等组态是实现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应从财政支出的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基于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从总量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规模较为合理;第二,从结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大的挤出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结构严重扭曲;第三,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不同效应,经济建设支出、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科技支出与财政支农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增长因素、结构因素和竞争因素对产业的结构特征和竞争力的形成有着不同的作用及影响。偏离-份额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可以区分为三个等级六个层次,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效益及各个子部门专业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优势受偏离分量的影响更大。偏离分量的大小是衡量各地区软件产业的增长潜力和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研究》2017,(3):39-45
2010-2015年,北京市幼儿园教师队伍数量逐年增加,整体配备合乎国家标准,但区域间和幼儿园之间的配置情况有差异。教师队伍整体年龄偏年轻化,且近四成的年轻教师为中专及以下学历,整体结构与规格有待提升。教师队伍发展与稳定情况不容乐观,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呈现两端化态势,未评定职称的教师比例较高,教师流失和流动现象明显。研究建议,在"十三五"期间,政府应从整体上优化幼儿园教师队伍配置,提高学历门槛要求,提升配置规格;放宽对新聘教师年龄的要求,优化队伍年龄结构;调整职称评定规则,为所有教师设置合理的职称上升轨道;解决幼儿园教师社会保障问题,稳定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对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性问题的关注,人口红利问题近期又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在以往的实证文献中,由于在对人口红利的概念理解、研究方法、变量选择方面有很大差异,研究结论之间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经济收敛理论,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在控制了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前提下,考察了人口结构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省级之间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983—1992年期间,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快于总人口的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占人均GDP增长的14.1%;而从1983—2009年整个时期来看,人口结构转变所引致的经济增长占整个人均GDP增长的6.9%。分东、中、西部考察发现,西部地区由于人口结构转变而带来的经济贡献要远远大于东部和中部。对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考察则发现,少儿抚养比与人均GDP增长是显著的负向关系,而老年抚养比的影响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意味着,在人口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带来的人均收入的增加,这个值并不一定是正数,当人口转变进入到下一阶段,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于退休年龄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作用则转变为抑制人均产出。同时,这一增长效应能否在事实上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增长,还要取决于一国的产业政策、就业政策以及教育政策。对于劳动年龄人口快于总人口的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这一效应有多大,需要谨慎地看待,片面夸大或忽视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当今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由中国50余年的能源利用情况为切入点,描述了我国一次能源结构演进状况,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后得出,我国近年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的,而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和能源效率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发展要求其必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需求,因此,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自身结构的优化。目前,随着广东产业体系的调整引发的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广东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学科设置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各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根据区域市场需求,从类型、层次、布局及科类等方面推进自身研究生培养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数学结构化教学摆脱了教材中的单元划分,将数学知识以网络连接,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性的认识和结构性的认知,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文章通过对一道中考试题的结构透析,分析其条件结论,将其与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等知识连接,建构起整体的知识体系,形成网络框架.  相似文献   

14.
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科技经费的作用不容低估。基于全国三大地带30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模型,从科技经费投入结构视角,测度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实证结果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即不同的科技经费来源对东、中、西部区域创新能力所发挥的绩效是不同的;同时发现,不同来源的经费使用效率和科技人员活动效率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区际差异。因此,要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必须合理配置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优化不同来源经费使用的激励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产物,以其"微而精"、超越时空限制等独特性受到教育各界的广泛讨论,很多学者对微课的应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微课"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若要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微课"就必须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其满足学生有效学习的要素。因此,可以运用以下三条路径弥补"微课"自身的缺陷,使其效能优化:1.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微课服务,用多元方式促进学生知识建构;2.通过转变微课视频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3.通过建立多维互动的"微课"资源平台,实现实时互动。  相似文献   

16.
赵茂  张恒  马文璐 《教育导刊》2023,(10):33-43
基础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是涉及基础教育公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综合评价、耦合协调度等模型测度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区域经济及二者协调发展状况。实证分析发现:一是我国基础教育稳步发展,但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距扩大趋势明显;二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收敛性、空间集聚性特征明显;三是基础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但区域差距大,沿海、边疆集聚发展特性明显。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基础教育公平,扭转基础教育区域发展失衡趋势,提升基础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效能,增强二者协调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2012—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总体上呈现出整体均衡而区域内部非均衡的特征;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集聚效应明显;区域人口规模对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未来,应继续向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因地制宜,创新合作发展模式;统筹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水平是充分发挥金融核心作用的关键。为此,亟需探索区域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的新框架与新视角。目前,河南省应通过建立多层次金融生态主体、强化金融生态作用链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三个层面的努力,全面提升和改善本区域金融生态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最低工资保障制是保障弱势劳动力的一项法规,关于最低工资法对于就业是否存在负面影响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由于每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结构的不同,最低工资法对于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通过以1996年至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截面数据加权的固定效应方法,构建最低工资-就业模型,考察最低工资对我国的就业效应,结果表明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对我国就业产生微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