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教学资源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学生对物体的吸热和散热现象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杯热水会慢慢变凉,知道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认识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物体吸热和散热现象中的更多奥秘。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资源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学生对物体的吸热和散热现象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杯热水会慢慢变凉,知道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认识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物体吸热和散热现象中的更多奥秘。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验证,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对实验教学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注重实验宏观现象的观察与微观实质的分析的有机结合.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先观察宏观现象后分析微观实质,这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另一种是先分析微观实质,推出可能出现的宏观现象,然后再观察外在表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让绚丽多姿、色彩斑澜的生活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乎入手。怎样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呢?现就以我参加全国首届“叶圣陶杯”小学作文教学竞  相似文献   

5.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由整体到部分或部分到整体,由表及里,由略到详,有顺序的观察事物.例如:在教学<溶解>这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两杯水,并告诉学生一杯是食盐水,一杯是糖水.  相似文献   

6.
<正>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首要步骤,也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认识事物、丰富知识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只要学生对观察的事物产生兴趣,并认识到在科学学习中观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就会对生活现象、实验现象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观察,促进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及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一、创设情境,激发观察兴趣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分子热运动"一课中,教材以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观察液体之间的扩散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学生产生这样一疑问:为什么教材上只举出红墨水滴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是不是所有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都发生扩散现象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和学生一起做了实验——观察不同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的现象1.准备四种常用的墨水:红墨水、纯蓝墨水、  相似文献   

8.
光的折射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1.取一个透明玻璃杯,找一张白纸,把纸剪成“长等于杯的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将纸一半涂黑,在涂黑部分竖着刻一条直缝。把纸贴在杯的外壁。2.让阳光或手电筒的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射在杯的什么位置?在杯壁的白纸上做个记号。3.在杯中倒入水,不改变光的射入方向,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改变。之一照课文中的方法,操作麻烦,效果不明显,学生还不易理解。经过多次改进实验器材和方法,采用如下方法,器材便于准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直观现象,非常容易理解。现介绍如下。一、器材…  相似文献   

9.
黄娟 《湖南教育》2002,(23):43-43
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实物、仪器等材料,使学生能具体认识事物和现象。对于实物,可教学生观察颜色、状态、气味等;对于仪器,可观察形状和连接方式。当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调动观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认真专注观察。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排除假象干扰,观察真象;排除次要现象,观察主要表象。例如:许多初三同学分不清烟和雾,教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课堂里,常常会出现学生对某一现象的错误认识。如在《纸飞翼》一课中,在引入两个形状不同,轻重相同的纸团与纸片下落快慢时,学生们常常根据生活经验认为纸团比纸片重,所以它下落快。这样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认为放在窗台的瓶子里的水慢慢变少了是因为水消失了,没有认识到水会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就是在鸡是鸟的问题上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分析这些教学中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这些所谓错误的认识是在周围环境里,所形成的一种非自主探究的接受式的认识。一部分是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外在现象,一部分是大人们…  相似文献   

11.
正观察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门户。在小学美术课中,观察是学生绘画的起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提高美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一、要从激发情感入手,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自然界景物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或是某一处地方,都有着它特有的自然的美,但  相似文献   

12.
《一杯水的观察》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教学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水的观察,认识水的物理性质。从教材编排来看,教学活动从引导学生由一个问题——“对这样的一杯很熟悉的水,我们能观察到什么呢”入手,经历“用感官观察水”“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水是什么形状”  相似文献   

13.
实验一观察扩散现象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将两小粒高锰酸钾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试观察比较高锰酸钾在两杯水中的扩散情况.如果你观察到了两杯水中高锰酸钾发生扩散的差异,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观察标本、实验的现象来认识生命的.在生物学教学中,从这方面出发,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浓了,更重要的是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了.……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的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验问题,得出实验结论的归纳能力。一、观察能力的培养物理的认识过程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学习“自然”,是让他们从认识自然界中一般事物和现象开始,以后逐渐加深,使其从中懂得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激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大多事物和现象都是小学生习闻常见的。为揭示事物和现象中所包含着的科学道理,教中安排的插图和有关实验,是要求学生从观察入手,进而研究分析。这是引导学生学好“自然”课的一种手段。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对于不同事物和现象,要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1.对比观察:为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区分不同事物的功能和性质,可用此法。  相似文献   

17.
正观察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门户。在小学美术课中,观察是学生绘画的起点。小学美术能够在技巧上让学生从小夯实基础,有利于学生情感观察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小学生从小以艺术的视角去发现观察生活中的美,尤其是在小学美术学习中,能够培养小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提高美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事物,立足点不同,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就认识能力来说,思维能力是核心,观察能力是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校的学生有部分来自条件差、办学困难的山区中学,有些中学没有条件开设化学实验课,这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化学实验,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基本实验技能几乎为空白。针对这种现象,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作者采取了下面的几点做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观察课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对某些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或规律。观察中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  相似文献   

20.
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经径,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重要目的之一。在此笔者结合学生分组实验谈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分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而形成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叫观察。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发始的,认识开始于观察,科学研究也始于观察。科学家断言,任何联系实际的科学都始于观察。达尔文把观察说成是通向科学的大门,他对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