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解读2005年第一期《陕西教育》.我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那大气而典雅的艺术装桢.新颖而美观的版面设计.使我爱不释手: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更令我耳目一新。读之思之.如饮醇醴.余香满口。”这是宝鸡市的黎军老师给编辑部的一封信。当然.这不是一封表扬信,黎老师在信中接着说.“有些作者由于行文不够严谨.在遣词造句.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出现了不少较明显的语病”,  相似文献   

2.
“给我声音吧.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鸟叫,什么是虫鸣!给我声音吧,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让我知道什么是动听的旋律.什么是美妙的琴声!给我声音吧.哪怕只有短短一瞬.让我听一次妈妈的呼唤,听一次爸爸的叮咛……”一年前,在学校的创新教育报告会  相似文献   

3.
球迷儿子     
刘松 《陕西教育》2005,(2):30-30
记得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突然问我:“爸爸.你爱不爱足球.什么时候知道世界杯的?了解哪些球星?”我不爱足球,但1982年就知道有世界杯.至于球星说不上几个,我不经意地说道:“你问这些干什么?”儿子笑而不答。这一问.倒使我发现了“新大陆”,儿子开始迷球了,正在寻找知音,  相似文献   

4.
打工的父亲     
20年前.我出生在辽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里。村子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放眼望去除了连绵起伏的丘陵之外.就是爬满山岭的梨树。当时,家里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一家四口靠三十几棵梨树勉强度日。在我刚6岁时.妈妈又给我添了一个妹妹。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读了中学.我也上了小学。那年月,孩子多.有时吃饱饭都成问题.而且妹妹出生不到半年,家里的梨树挨了一场冰雹,那年不但没结几个梨.  相似文献   

5.
祥子 《陕西教育》2005,(2):32-35
1987年8月20日,我以荣经县高考状元的成绩考上了重庆大学。那是个怎样喜庆的日子啊,我从学校一路飞奔回家.父亲正在灶前烧饭,我近乎癫狂地冲他高喊:“爸爸.我考上大学啦……”说着将录取通知书在父亲眼前使劲地晃。父亲一双手慌忙在身上揩几下.满脸神圣地接过通知书,翻来覆去地看,口里喃喃道:  相似文献   

6.
应该说.我11岁的儿子属于“天真烂漫”型.换句话说,就是不属于早熟的孩子。但是发生的一件事.使我意识到,有些敏感问题该让儿子理解了。  相似文献   

7.
给女儿减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做父母的心愿。我也如此.我也希望女儿成为出类拔萃的才女.为此.在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她认字、背唐诗。女儿学得很快,几个月下来就认识了1000多个字.背会了30多首唐诗。女儿五岁的时候我又教她写毛笔字.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她的毛笔字己写得像模像样了、为了让她多学些本事,等她上学后我又把她送到文化宫学画画。  相似文献   

8.
红霞 《成长》2005,(5):63-63
小时候父亲是猫,我就是那贴着墙根走的灰溜溜的小老鼠.从骨子里怕他,他厉眼一扫.我立即要屏气凝神。  相似文献   

9.
前一阵,我在晨间检查中发现班内的芳芳口袋中有一叠钞票.其中竟然有一张超过十元的人民币。晚上这位家长告诉我一件更令我吃惊的事:他发现女儿常不经大人许可.擅自拿家里的钱送给同伴.和她们一起去买零食吃,教育了几次都不起效。我知道他是个公司老板,条件优越,有钱放在家里,孩子取钱很容易。他为此也十分困惑:“家里经济条件这么好,平时孩子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并且家中的零食源源不断,可孩子为什么还要偷偷地拿家里的钱呢?”  相似文献   

10.
《教师博览》2004,(11):12-12
一个学生违反了校规.于是班主任到教室找到这位学生,说:“你到我办公室来.我要找你谈谈”。这样的场景,学生熟悉,家长熟悉.社会也熟悉。这肯定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11.
马爱民 《陕西教育》2005,(10):42-42
我1972年入伍当兵.到现在已离开老家三十多年。这期间我探家过无数次。每次走时母亲都要送我。她常常把我送到村头,眼含热泪望着我走去。我已走出很远了母亲还站那不动.等我来到一里外的公路上时.母亲仍在努力向远处张望.  相似文献   

12.
黄瑞 《今日教育》2004,(12):10-11
生活的表层与内核.是凝合还是游离?七月流火.归心如斯一合上书本。放下行囊.我成为《今日教育》一名新成员。走进编辑部,窗影绿藤.墨香浓郁.旧式的桌案和靠椅.几个“书虫”,或睿智、或热烈、或执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一天天真实的体验.点滴累积,开花结果.上演出一幕幕回味良久  相似文献   

13.
该书作者黄金愈先生在引言中写道:“我不是教育理论权威,我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实验,对许多教育问题也找不到完整的答案。但我有不解的惶惑,有百思后的疑问,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真实的思考。我想把我的不解、疑问、经历和思考写成一本小册子,与我大洋彼岸的同胞交流!......我想把我这些年来的疑问、对比和思考,用我和我的家庭的亲历和见闻平白地叙述出来,让中国的老师、孩子和家长们一道参与这个‘启疑’的思考过程。”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成引言一、创造性能不能教?二、能不能用左手…  相似文献   

14.
“魏校长.杂志来了.签个字吧!”我抬头一看,是门卫老张。一本2006年10月(总第141期)《今日教育》再次摆上了我的办公桌。我放下手中的笔,习惯性地翻看目录.寻找我喜爱的“特别策划”栏目中的“师者师”专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闫学 《教师博览》2004,(6):25-26
曾经以为特级教师是一座山.我却不曾把它作为攀援的方向——以我的脆弱和单薄.我是决不敢存那份奢望的。但总有一个声音使我一次又一次地积蓄了力量.踏上那条未知的路。这个声音来自心底——我爱教育,我爱孩子.我爱语!  相似文献   

16.
邵愉妹 《山东教育》2004,(33):33-33
每天午饭后.孩子们会集体玩一些游戏.我要求他们统—坐在一个大圆圈里,不许大声吵闹,不许脱离我的视线,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会理直气壮地说:“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一次偶然的发现.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陈灵爱 《福建教育》2005,(12A):11-11
一本优秀的教育刊物,不仅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还要融可读性和人文性于指导性之中,做到雅俗共赏。改版后的《福建教育》就有这份魅力,不仅装帧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栏目设置和亲和的风格更是吸引了我的目光。尤其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慧心”栏目里的文章。如果一个作品能给人带来某些思考,使人受到某方面的启迪.应该就可以称之为好作品。我觉得“卷首”文章就堪称好作品,也是我每期阅读的首选。文章虽小.却异彩纷呈.荡涤人的心灵。每次读完.感觉就像品一口清茶.满嘴余香。  相似文献   

18.
1.激将 有些事给学生正面讲,他不听;记得有一次,学枝组织一次黑板报比赛活动.因我班的特殊性(没有后黑板),可以不参加。但我认为这是激发学生上进心的一次好机会.于是积极动员参加.但好说歹说,就是没人响应。这时我说:你们不参加,事实上说明什么.并不是我班教室的特殊.而是自认我班不行.根本办不出高质量的黑板报.参不参加都无所谓。这时有些同学情绪激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笑     
父亲的笑是很珍贵的.在我的记忆里,他的笑容只在我面前绽放过一次。  相似文献   

20.
醉人的语文     
没来由的.我总是对语文情有独钟。这份情是何时,何地.怎么产生的?我说不清楚。只知道,每过一天,每过一秒,这份情就越发深了,越发浓了,越发让我陶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