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方法,利用数学学习材料,让学生猜想解答方法,猜想问题结果,教师再引导验证,修正猜想,再验证,使学生在不断猜想、验证的进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激发思维.  相似文献   

2.
猜想验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小学生猜想验证能力的发展。本文简要讨论了猜想验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引导,对验证过程的学习,最终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尝试在化学物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笔者通过PAT量表法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进行前后测.实验数据表明,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能有所提高,尤其是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初中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要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想;要联系实际进行合理猜想;要巧妙设计环节,鼓励猜想;要利用科学实验,验证猜想。  相似文献   

5.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不但有利于学生迅速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得探索知识的线索和方法,而且能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恰当地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数学实验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念。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利用数学实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数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实验教学,肤浅地阐述了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不能把学生看作一个容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和能力的目的是教学的首要任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猜想与验证"在数学课堂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凭借有目的的猜想,学生通过验证,剔除错误的猜想,保留正确的猜想,在此过程中逐步学会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探究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研究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从而发现和获得新知识及其应用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它具有现实性、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而数学猜想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因为猜想是运用非逻辑手段进行推理的一种数学想象,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小学阶段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在探究性学习中,如能充分利用学生非逻辑的猜想手段,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适当的帮助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和现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从小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本人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猜想在学生探究学习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猜想与假设”能力是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人们运用直觉、类比、归纳、演绎、分类、想象等思维方法,提出对问题的比较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数学猜想就是运用非逻辑手段所得到的一种数学假设,是学生依据已有数学知识和经验,凭借直觉而作出的预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一、紧扣教材内容,拓展猜想思路 教材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进行数学能力培养的主要资源,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可能进行猜想的因素,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启迪猜想.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42页中奇妙的宝塔: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 11111×11111=?……教师可利用这个宝塔算式启发学生猜想,你能回答问号代表的得数吗?你还能继续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相似文献   

12.
猜想,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性思维活动,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积极验证,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法指导的实质在于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大胆假设,诱发学生勇于猜想。科学发明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凭借直觉,提出各种猜想,进行实践验证,揭示规律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相机地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呈现一定的教学材料,不要过多地分析、讲解,把材料嚼碎了喂给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再通过验证发现知识规律。使学生不…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猜想,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猜想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呢?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不同的时机,创设猜想的情境,让学生去大胆猜想.  相似文献   

15.
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探究的水平.物理探究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创设含有丰富信息的问题情境、指导猜想的方法、提供猜想的"心理场",引领学生进行猜想;并借助实验验证、分析推理,将猜想转化为假设.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 2.在探索和运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仔细验证、灵活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知识文明的先锋,要在扎实的学习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学习和掌握一些能突破现有知识结构和认知的能力,而猜想思维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对数学史上几种著名猜想思维做了探究,并对在教学过程中猜想思维的引导、形成、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徐健清 《考试周刊》2010,(45):63-64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数学教学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而应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主。猜想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本文对数学猜想中常用的类比性猜想、归纳性猜想与数学猜想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激趣质疑诱发猜想,举例验证探索猜想,反馈梳理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思考的合情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科学性问题,考查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能使教学真正关注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从而真正地实施探究式学习.而等级量表法为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要素--猜想与假设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我们通过时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理论和评价实践的研究,初步制定了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等级评价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