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政府分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成本政府分担的概念,并从理论、法律、现实三个角度论证政府为什么要分担民办高等教育的成本,驳斥了“支持而不能分担”的反论,还初步探讨了民办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的内涵、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政府分担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应实行能力支付基础上的受益结构原则,以及选择质量、效率、公平原则相结合的适宜分担形式。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当前教育界和经济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入手,剖析了当前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新制度主义层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准公共产品,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理应由国家、社会、个人、民办高校各方共同分担。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由个人和家庭负担部分过高,由国家、社会、民办高校分担部分过低。这种单一的成本分担,不仅影响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而且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优化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文章拟从介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入手,深入剖析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成本分担的现状及其特点,阐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合理确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市场经济谁收益谁付款的基本原则,民办高等教育的受益者众多,包括政府、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纳税人或工商企业及民办高校自身等。因此上述几个方面则构成了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如何有效地实现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本文对各分担主体的分担途径、措施、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作了简要论述,以期最大程度地实现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分担。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单一,民办高校自身、政府、社会没有很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其原因是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在学费、财政投入、教育消费与教育捐赠等方面的路径依赖.唯有在融资、财政资助、社会捐赠、品牌建设等方面实施制度创新,破解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路径依赖,民办高等教育方能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立场,面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赖学费收入,以及由此给民办高校带来的社会认同和发展困境等问题,依据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和公益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提出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质,政府财政经费应是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文章从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筹资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在比较研究国外政府扶持策略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的政府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政府分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法律、现实以及国际经验等方面来看,政府都应积极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人。政府分担成本,客观上有利于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责,保持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促使其健康发展。政府在分担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政策中应选择合理的资助对象和资助项目,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基金,完善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推行教育凭证制度,积极优化民办高校融资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财政专家约翰斯通教授提出的。他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由政府、学生及家长、高校和社会捐赠者共同分担。通过对中美两国私立高校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的研究表明: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在性质上类似于美国的私立营利性授予学位大学。因此,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快对我国民办普通高校的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