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定师专学报》2011,(1):F0003-F0003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院校友师昌绪先生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设立,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奖励》2008,(2):F0002-F0002,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国家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4.
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5号令发布施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99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第1号、第2号、第3号)令又分别颁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这是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奖励机制”精神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奖励》2007,(7):33-34
范蠡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技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水产学会设立和承办、面向全国水产行业的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在水产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中贡献突出的科技成果,目的是贯彻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水产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范蠡科学技术奖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科技部发布的  相似文献   

6.
1月9日上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胡锦涛亲自为获得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院士、吴孟超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在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度出现空缺后,两位院士获奖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和关注。为  相似文献   

7.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从江泽民同志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引人关注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11,(5):6-6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他们颁奖。  相似文献   

9.
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成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获奖者成才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名师影响和人生机遇等。获奖者成才的内部因素主要为志存高远的理想信念、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坚持不懈的顽强毅力和科技强国的爱国热情。研究还发现,个人成才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自身努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家庭背景并非成才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父母对孩子受教育的态度;接受优质教育,获得名师指导,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善抓机遇可改变人的命运,但机遇与成功总是偏爱有充分准备的人;将个人主攻方向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一致起来,更容易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03,(1):10-11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江苏常州,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200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金怡濂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赶超世界计算机先进水平作  相似文献   

11.
John  Roach  贾庆文 《中学生英语》2005,(10):19-21
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意识的生物基础是什么?人类寿命可以延长多久?这些问题是学术杂志《科学)125周年纪念特刊要去探讨的至今尚未解决的科学悬疑。  相似文献   

12.
生命科学史与生物科学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群 《中学生物学》2007,23(5):26-28
将科学史融入科学教育以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科学教育,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但是一直以来,科学史在教学中始终只是一味激发兴趣的调料,难以得到真正的重视.探讨生命科学史与生物科学探究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使探究活动变的有效、深刻,另一方面使生命科学史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开发新的人力资源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西部地区科技力量提升和公务员进入经济流通领域分析入手,认为公务员队伍是欠发达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引导农民进入经济开发主战场的唯一力量。本文提出对欠发达地区的公务员队伍应有二元政策,同时认为二元政策发展中国西部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理解与思考,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科技发展的问题,科学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技术成果中科技含量的普遍增加,是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的问题,观念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圈子中彻底摆脱出来,能够在一定视角下对西部地方经济有全新的思维,能够在全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中看到西部经济的出路,能够既有战略眼光,又有战略胆识与气魄;是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问题,文化素质从低水平状况向高水平发展,使之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影响西部广大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ior understanding of basic biological concepts between students enrolled in majors' versus nonmajors' introductory biology courses. By the end of their respective courses, nonmajors demonstrated greater improvement in posttest scores than did majors. Furthermore, although initially students in the major course had a significantly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cience, especially in terms of personal comfort with science, by the end of the course this difference disappears. Following a semester of instruction, the attitudes of nonmajors generally improved, but student attitudes in the majors' classes declined in nearly all categories. We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 instructor effect in these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16.
生物科学史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已经成为生物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在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准确运用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生物科学史材料,并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转变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的模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研究精神和思维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生物科学史的教育既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切实需求。  相似文献   

17.
18.
运载火箭中国的运载火箭群体由4个系列12个型号的"长征"火箭构成,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发射的成功率居世界前列。人造卫星中国发射的人造卫星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且种类比较齐全,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2):F0004-F0004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1986年,现设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工程、中药学、生物技术、园艺教育、园艺、园林7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类)专升本专业,生物教育、城镇规划、园林工程技术3个专科专业。教师中有正副教授18人,博士8人,硕士21人,在校学生1800多人。  相似文献   

20.
Bo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have a commitment to teaching process; investigations or scientific method in science, design in technology, and problem solving in both areas. The separate debat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reveal different curricular emphases in processes and content, reflecting different goals, and pedagogic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tradi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se differences and argues that each curriculum area can learn from the other. Despite the interest in processes, problem solving remains neglected in each area,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empirical accounts of student problem-solving activities and the supporting pedagogy.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situated learning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t literature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problem solving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gives accounts of the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of English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se strategies represent their responses to technology activities an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eac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