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报资料工作》2020,(1):68-68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杂志,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精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关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发展的政策管理、学术评价、研究方法、学术话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注重收集国外科研机构的信息,能够为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以及从事情报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总论》(C1)杂志,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依托千种报刊,精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社会科学总论》关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发展的政策管理、学术评价、研究方法、学术动态、学界观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注重收集国外科研机构的信息,能够为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以及从事情报学研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总论》(C1)杂志,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依托千种报刊,精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社会科学总论》关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发展的政策管理、学术评价、研究方法、学术动态、学界观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注重收集国外科研机构的信息,能够为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以及从事情报学研究的学者  相似文献   

4.
国外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课程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伴随着出版环境日趋复杂,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已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新的生长点。本文深入调研分析国外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课程的现状及特点,旨在为我国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利用网络和文献调研方法,选取了国外16所已经开设学术出版素养课程且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和教学评估五个角度进行调研,分析其实践进展与特点。[结果/结论] 国外高校图书馆已经积极参与到学术出版素养课程教学,调研案例中呈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氛围活跃,教学团队开放合作,教学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我国图书馆应充分借鉴国外学术出版素养课程实践经验,适时开展学术出版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文社科学术网络资源被引用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肯定了网上中文社科信息具有的学术性,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了参考方法,并对参考引文的规范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外学术期刊的商业化出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总结了学术期刊发展的三个阶段,通过对国外学术出版界两大学术出版阵营商业化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分析了二者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制约与制衡关系,同时揭示了政府在学术出版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评价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是展现其专业性与创新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构建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数PRCI-G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研究主题构建学术影响力评价矩阵,并从五大维度构建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画像。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该方法能够全景化展示科研人员的学术面貌,为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应用提供借鉴,同时为研究者追踪科研人员动态与快速把握学术进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承秀 《图书馆杂志》2006,25(12):53-55
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外延有多大,恐怕是没有什么人讲得清楚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我们死守阵地,将这一学科群的外部边界划定在建立于图书馆工作基础之上的现有学科体系内,这个学科被边缘化的趋势将不可改变。去年本刊编委会上,马费成教授讲了一个“笑话”:某知名专家听说他是图情专家,脱口而出地说全国图情学科最强的是南大信息管理系。理由是南大信管系搞出了可用于社会科学评价的产品CSSCI。也就是说,在“外人”眼中,一个图书情报学中最边缘的产品,反而是最重要的产品。可见“走出去”对我们这个学科的意义之大。 叶继元教授“走出去”而且成效斐然的研究,不光有CSSCI,还有“学术规范”。不知道是什么动力支撑叶继元教授长期潜心研究这些传统图书情报学范畴之外的课题,但这些研究确实为叶教授和我们这个学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据说本期评价的《学术规范通论》是出版社老总“嗅”到了叶教授在为大学生上这么一门课后,设法找到叶教授约稿成书的。我有幸第一时间读到过该书,当时的印象,正如唐承秀书评所言:《学术规范通论》的适时出版,使人反省、教人自律、促人他律。其所发挥的作用,将是持久而深远的。唐承秀的书评一如其人,平实、低调而专业。书评中该说的说了,不该说的不说。评论时稍缺激情与想象力。本期的另一篇书评,同样属于“学术评价”这个较为边缘的领域。浙大图书馆的刘琼、缪家鼎,偶尔发现并喜爱上了《国际科学发展态势与中国科学的影响力》一书,也发现读者对其的好评。于是极力向我们推崇。这篇书评更像一篇“理科”的书评,一二三四道来,同样没有激情与想象。但对于一个我们不是特别熟悉的领域。这种平实的风格也许就是合适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值得关注的社科期刊学术质量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有自然科学期刊与社会科学期刊两大块。在目前中国900种期刊中,两相加差不多占了一半。比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学术评价的方法与技术更加敏感。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中,对社会科学的科学评价之要求,更加迫切。目前,对社科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公允性、统一性。这已对社科期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情报学角度看社会科学学术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学术评价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评价、信息管理内容,文章试从情报学角度对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进行理论解读,以揭示出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活动过程中的信息内涵,从中领悟出科研管理与信息管理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相似文献   

11.
社科查新作为社科学术评价的一种方法,是检验学术道德的有力手段。本文介绍了我国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社科查新工作与学术道德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开展面向学术道德建设的社科查新工作的五项具体措施,最后指出高校查新站应探索科研不端行为评判业务,为学术道德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是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呈现载体,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资源,然而目前学界、出版界、管理界对这些概念理解不一,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歧义和混淆,进而使统计数据不一致。本文通过概念分析法,对当前中国各种形态的学术出版物实体进行分析和辨别,认为将这三个术语看成同义词、同位词是不合适的,应将学术图书作为上位概念,将学术著作、学术专著作为下位、再下位概念,进而概括出学术图书、学术著作与学术专著的简明、操作性强的定义。概念清晰、术语规范将有助于统计我国每年出版的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和学术专著品种数量,获取较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学术研究和实务管理。建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务必重视常用术语的规范研究和基本数据的准确统计,国家有关部门或学术评价机构应增加对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的专项统计,以夯实研究和管理的基础。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3.
国外学术博客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博客在国外的产生及发展,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博客研究文献,重点研究了国外对学术博客研究的角度、理论方法及在图书馆和教育界的应用等,总结了现有研究中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月27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二届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李扬等30多位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家被正式聘任为社科文献出版社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众多学术大家加盟社科文献出版社,将进一步为提升社科文献出版社图书学术质量、增强社科文献出版社学术品牌价值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弥补在传统学术交流领域中仅仅通过文章引用和期刊影响因子进行学术质量评价的局限性和时滞性,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以引文指标衡量学术影响力和以altmetrics指数衡量网络影响力的加权模糊运算模型,认为该评价模型适用于对自媒体环境下的人文社科学术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而能够从多个维度全面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的真实状况和水准。  相似文献   

16.
薛惠 《北京档案》2004,(10):44-44
9月20日上午,在第四届“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幕的第二天,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在国家图书馆以多媒体演示的形式作了题为“档案与你我他”的学术讲座,受到了与会欢迎。  相似文献   

17.
张洁 《报刊之友》2002,(1):36-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社科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2001年1月创刊。2001年6月在首届全国理工科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评比中,《学报社科版》以封面设计富有特色、编辑编排规范、学术质量较高被评为优秀社会科学学报;12月又入围赴台参展优秀期刊。创刊伊始就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呈缴保存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呈缴保存制度是使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得以长期保存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呈缴保存制度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国外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呈缴制度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呈缴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认识与应用偏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毅 《图书馆论坛》2003,23(6):154-156,181
根据使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实践,结合对CSSCI的系统分析,剖析了当前利用引文分析进行学术评价时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甚至错误,特别分析了在使用CSSCI过程中各种可能的数据误差,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术集刊呈现繁荣、活跃的局面,异军突起而成长为主流学术出版物。与学术期刊相比,学术集刊更契合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创办、停刊、变更容易,出版形式灵活,实行真正的“编研一体”,管理较为简便的优势。学术集刊是与学术期刊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学术出版物,是学术期刊的重要补充;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学术集刊的目标或终点并非学术期刊。管理部门应从加大经费资助力度,建立符合学术集刊特点的评价体系,构建规范、可持续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支持学术集刊的建设与发展;亦应发挥出版社的积极作用,加强宣传与推广,多方合力推动学术集刊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