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实施和"双减"政策的落地,有效推进"五育融合"已经成为学校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策略.从"五育融合"的教育功能、基本原则以及实施路径入手,探索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五育融合"遇到的问题,有利于确保"五育融合"在正确的轨道上实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蔡元培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内涵及其在不同视角下呈现不同的思想形态.并阐述"五育并举"观形成的文化动因、实践根由及哲学基础,揭示其思想渊源.进而.阐明"五育并举"观的实质.同时,对"五育并举"观的内涵进行语义上的辨析,论述其存在的不足及其所遭逢的社会境遇.并指出"五育并举"观及其践履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最后,阐明"五育并举"观的当代启示,揭示"五育并举"观丰厚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五育融合育人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基本面的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养整体的人"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逻辑原点与根本之道.实践参与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根本途径,核心问题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工具,大观念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深层纽带,广泛适应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目标导向.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框架.五育融合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整合性学习,回归实践活动的参与式教学、核心问题统整的探究性教学和大观念为主线的整合性教学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育人"模式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我国职业教育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核心价值与核心使命.将"三全育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有机融合,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方联动"实现全员育人,通过引航、护航、保航、助航"四段融通"做到全过程育人,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全方位育人,创新"三全五育"体制机制,构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格局,以深化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立破并举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五育融合育人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基本面的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养整体的人"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逻辑原点与根本之道.实践参与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根本途径,核心问题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工具,大观念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深层纽带,广泛适应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目标导向.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框架.五育融合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整合性学习,回归实践活动的参与式教学、核心问题统整的探究性教学和大观念为主线的整合性教学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五育融合育人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基本面的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养整体的人"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逻辑原点与根本之道.实践参与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根本途径,核心问题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工具,大观念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深层纽带,广泛适应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目标导向.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框架.五育融合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整合性学习,回归实践活动的参与式教学、核心问题统整的探究性教学和大观念为主线的整合性教学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五育融合育人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基本面的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养整体的人"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逻辑原点与根本之道.实践参与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根本途径,核心问题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工具,大观念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深层纽带,广泛适应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目标导向.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框架.五育融合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整合性学习,回归实践活动的参与式教学、核心问题统整的探究性教学和大观念为主线的整合性教学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为实施"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挖掘出语文学科知识的教育功能,提升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以及道德水平,促使他们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本文从"五育"并举的理念入手,以创新模式、深挖素材、品鉴教材等为具体的策略点,探寻了渗...  相似文献   

9.
核心素养蕴含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回答了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高职生的核心素养呈现出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发展滞后、社会参与增多的特点,需要加强培育.核心素养与"五育"并举在目标、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应注重在"五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基于"五育"并举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做好高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课程体系间的融合互渗,做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育人这一核心价值的引领下,“五育并举”需要向“五育融合”提升。“五育并举”是“五育融合”的基础,“五育融合”是对“五育并举”的理论提升。“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提升的关键,其原因包括:“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全面育人价值的关键路径;“德美育”是“五育融合”的精神内核;“德美育”的建构有利于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自然过渡。“德美育”体系的建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目标维度表征为培育德性美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维度应在课程开发主体多元、课程时空多元的基础上,超越近代西方条块分割的学科建制;评价维度的核心是基于情感和价值的心灵美的内在生成度,建构嵌入式叙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路艳  徐丹 《四川教育》2021,(5):15-17
"五育并举"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建设应以"融合"为关键词、"体系"为落脚点.其内容主要包括目标厘定、内容设定、实践滴定、效果评定四个方面,依次涉及"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及"融得怎样"的四个追问.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五育融合"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关于"如何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国家处方,旨在通过"五育融合"方式来促进青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当前"五育融合"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五育失衡、失联、融合不深等问题.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五育融合"育人新体系,从而实现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整体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五育融合"的关键路径之一,但其在学校落地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化开设、难以常态化,学科割裂、五育分离,价值体认缺乏等问题,亟需解决.从"五育融合"的视角出发,审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五育并举"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行动指南.阐释"五育并举"的时代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而从理论指导、提升意识、创新手段、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究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立足于我国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逐步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是引领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五育”并举中,德育为核心,智育为重心,体育为保障,美育为提升,劳动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班级管理中的“五育”并举,是协助初中生度过青春期的关键教学手段。本文将着重分析“五育”并举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要点,旨在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载体、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等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各级各类学校要纠正轻视劳动教育、"有劳无教"等倾向,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五育并举"中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功能,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劳动教育的边界,通过多元化、多样化、过程化的评价体系,以评促教,达成劳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载体、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等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各级各类学校要纠正轻视劳动教育、"有劳无教"等倾向,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五育并举"中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功能,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劳动教育的边界,通过多元化、多样化、过程化的评价体系,以评促教,达成劳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五育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中小学校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自觉践行国家意志,构建“五育”融通课程体系,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协同多元育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五育融合”的教育环境,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五育融合”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且五育之间的融合是有限度的。就教学目标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情感类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太适合知识类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教学内容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而不太适合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就教学方式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开放性教学而不太适合预设性教学。教学中“五育融合”的实现应树立“扬长式”的融合教育理念,设计富有“节奏性”的五育内容,倡导“默会式”的融合范式,建构“欣赏性”的融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有着优良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传统,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五育融合的实践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推动和总结,形成了厦门二中的"实践样本".厦门二中实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和支持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的贯彻,探索构建了以"体"为核的"足球教育"、以"美"为核的"音乐教育"、以"劳"为核的"志愿服务"的系统化五育融合体系,为当前五育融合的基础教育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