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诗人主客图》品第诗人,区别流派。主教化,倡关刺;尊清雅,重五律;贵新奇,求回味,从中反映出当时诗坛独特的审美风尚及诗歌创作情况。作为唐末诗歌批评中幸存至今的唯一的一部诗句图著作,其丰富的文献内涵,足以说明了它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唐朝中期,很多开明的理财官员,为使国家财政得以改善,积极向朝廷献计献策。其中李吉甫就是其中一员,他所撰写的《元和国计簿》,为唐代财政的调整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为唐朝会计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桑绍龙 《兰台世界》2007,(11S):60-61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名威明,行九,世称元九,祖籍洛阳,六世祖迁居长安,唐代著名诗人。韦丛(783--809年),字蕙丛.京兆杜陵人,元稹元配,太子宾客韦夏卿小女。贞元十九年(800年)元稹与韦丛结婚,元和四年(809年)七月,年仅27岁的韦丛病故于长安。同年,元稹作《遣悲怀三首》,元和六年作《六年春遣怀八首》等诗歌悼念韦丛。这组诗凡三十余篇,从追忆生前、伤怀身后,到自嗟身世,真挚感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魏庆之《诗人玉屑》杂录宋代诸家诗话,诗学旨趣复杂难辨.从现存文献黄昇《诗人玉屑·原序》可以析出魏氏诗学观体现出诗法、诗道、诗史的动态互动模式,其编选旨趣也反映出作者诗学总结的清醒意识.  相似文献   

5.
魏庆之《诗人玉屑》杂录宋代诸家诗话,诗学旨趣复杂难辨。从现存文献黄昇《诗人玉屑·原序》可以析出魏氏诗学观体现出诗法、诗道、诗史的动态互动模式,其编选旨趣也反映出作者诗学总结的清醒意识。  相似文献   

6.
乾嘉诗人法式善以自己的斋名与别号“诗龛”为题,向数十位画家和诗人征集了大量图像与题咏作品,一时之间“江湖名手皆为诗龛作图”。因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跨越地域广,图咏诗龛成为了乾嘉时期重要的文化事件。现存数十幅《诗龛图》囊括当世众多画家,身份、籍贯、流派各异,作品内容、风格、笔墨、立意各有不同,为勾画乾嘉时期的画坛面貌,包括画家群体、风格格局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与文献样本。《诗龛图》不仅体现了京师士人法式善对于绘画史的记录、参与与影响,同时彰显了正统派绘画之外的地域性风格绘画的艺术价值,揭示了清中后期多种因素相互交流碰撞产生的绘画异变与新风。  相似文献   

7.
担任过郴州刺史的李吉甫,其刻意之作<元和郡县图志>,既是唐朝的地理名著,又提供了较好的史料,学术价值极大.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8.
王献唐先生在其所涉及的历史、考古、金石、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和文献学家。他所作的《访碑图诗》,透露了个人早年的治学历程。  相似文献   

9.
周宜一 《视听界》2006,(3):68-69
一、“诗”与“视”的审美互动1.诗歌与电视的审美交汇诗歌(poem)与电视文献片(documentary film)的审美与解读在艺术鉴赏方面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在电视文献片的艺术鉴赏中,“诗”与“视”的结合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强烈美感,那么“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视”的意境之美也无从谈起。因此,关注意蕴的具体内涵,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电视文献片创作的关键所在。2.视觉语言的提炼《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这部二十集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运用反常规的拍摄思路,以…  相似文献   

10.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我国绘画史中的杰出代表,画中主要表现山峰耸立,树木繁盛葱翠,山中的石头叠叠层层、时隐时现,瀑布从山涧中飞流直下,给人以磅礴大气的感觉。对于中国画的意境和意象的塑造和把握都十分准确,深刻体现出了中国画意象造型的特点,对于我国后世的绘画创作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孙微 《图书馆杂志》2007,26(3):74-76
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与钱谦益《钱注杜诗》共为清代杜诗注本的奠基之作,对清代杜诗学影响深远。然其书的最初刊刻时间一直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辨析指出,以往学者以顾炎武《日知录》的初刻时间来判定《杜工部诗集辑注》的初刻时间是不可靠的,该本最早的刊刻时间应是康熙九年。  相似文献   

12.
1938年随着西南联大在昆明的成立,国立北平图书馆也迁到了昆明,和西南联大共同组建了图书馆,袁同礼出任馆长,为了征集抗战史文献,国立北平图书馆又和西南联大共同组建了中日战事史料征辑会,广泛征集抗战史料,为丰富今日国家图书馆抗战时期的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是指中国历史上秦以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夏、商、西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早的档案源于对国家生活的文字记载,而这种记载又由朝廷中的史官  相似文献   

14.
张其锽(1877-1927)是原上海道台聂缉架的长女婿,是我祖母聂其璞的姐夫,我称他为五姨公。他博学多才,能文能武,前清进士出身,曾任湖南省政府军事厅厅长、广西省长及十四省讨贼联军司令部秘书长等职,是民国初年的一位奇才。张其锂祖籍广西桂林,出生于广州,民国后安家在上海。他常年在外奔波,夫人聂其德及几个子女多年生活在上海。  相似文献   

15.
李春晓  元青 《编辑之友》2021,(7):99-105
民国时期,在学制不断改进、卫生教育逐步规范的情形下,小学卫生教材的出版得到一定发展.在编撰方面,小学卫生教材呈现出适用对象更加明确、教材种类丰富多样、素材搜集来源广泛、侧重卫生知识实践性等特点.这些教材对维系负"保种"之责的"新生命"、形塑担强国之任的"新儿童"、培养热爱卫生的"新公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当下小学卫生教材的编撰出版、小学卫生防疫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镜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学界在探索图书分类过程中,普遍在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的基础上结合中文古籍的特点,或增补加入新的类目,或采用其体系进行全新的改变。在各大图书馆具体操作时所使用的分类法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中西文文献分开处置和统一处置两种不同的方法。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探索均以杜威法为蓝本,是学界得以广泛交流的基础。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探索看似成果甚多,但实际上新旧书籍如何处置的问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学界中人各自为政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导致制定出一部全国统一的分类法的目标也一直没有实现,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学界对图书分类的基础理论忽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图法》(第4版)"中国时代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图法》第4版通过增补类目、增改原类目注释、订正或规范类目名称、更改类目中的起讫年代等修订方式,对通用复分表中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的"中国时代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增补和修订,从而使"中国时代表"在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客观地说,修订后的《中图法》第4版"中国时代表",仍存在着某些类目设置上不够科学、规范,表达上时代感不够鲜明等明显疏失,尚有待于再版修订时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terature by language, while apparently eminently sensible, can fragment national literatures and create groupings in which parts of the literatures of other nations are subordinated to that of the country of the "mother tongue." Classifying literature in this way reflects, and implicitly endorses, literary colonialism. The exception which the Dewey Classification mak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undermines the rule, and is not matched by similar treatment for African literature, for example. A more flexible approach to classifying literature is called for, which will recognize place as the ground of community and culture while not forgetting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as an element in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19.
阮元在图书编撰学理论与实践方面颇有建树.本文结合阮元的图书编撰实践活动,简要论述了阮元的图书编撰背景、图书编撰学思想、文献史料收集与整理等,指出阮元在图书编撰学方面的一些观点、方法,仍对今天的图书编撰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元明文人全面论述元文的文章不多,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中“李性学文章精义”一则后附元代散文“论述”一文,甚觉珍异。笔者据史料发现,其作者不是宋玄僖,亦不是李性学,而是元末文人林希元,并对林希元生平及著作做了相应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