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一提起相对真理,人们常常把它和“局限性”联在一起.认为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二是认识真理的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这种相对真理观,是要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就认识的主体来说,确定的认识个体的能力太有限了,不能揭示事物、规律的本质全体;就认识的客体来说,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其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极其复杂,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或者说,在确定的时空里,只能显露局部事态及在一定层次上揭示其规律;就真理的应用来说,作为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应该具有普遍性,然而,由于前二者,真理的应用也就有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由此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真理都具有相对性的一面,因此需要发展.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任何具体的真理由于都有其相对性,因而是有局限的.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是二者的符合和一致.一切具有客观最理性的人的认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内容.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认识并不能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而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人的认识要达到和它所反映的外部客体的绝对的符合和一致,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从相对到绝对的辩证发展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相对”和“绝对”是就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的符合和一致而言的。  相似文献   

3.
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赵凤平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究竟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我国哲学理论界一直在争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为此,笔者拟就此问题谈点粗思拙见,以...  相似文献   

4.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长期纷争的一个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着力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围绕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提出了种种见解。争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一,究竟什么是绝对真理;其二,怎样理解“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  相似文献   

5.
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过去人们对此哲学范畴的解释自相矛盾.以致令人费解.本文试图重新检讨这对哲学范畴本身的含义,以解决这个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师生对立统一"等命题是绝对真理,有助于从宏观上澄清认识。"学生第二"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命题是相对真理,理论上有失偏颇,但能有效驱动实践,并激活和发展绝对真理。教育实践者应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同时保持开放性,把相对真理上升为绝对真理,追求更加理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绝对真理能否向相对真理辩证转化?传统哲学教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而是认为:真理只能“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虽然,这种观点在哲学界长期占统治地位,但由于它违反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原理,因而是值得商榷的。近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有两个内容.其一,对真理相对性绝对性的涵义作了新的解释.现有哲学教科书的解释,语言累赘,而且不深刻不具体,甚至与题义不尽一致.本文时解释,力求简明、恰切,深刻、具体,易于为人们所理解,所把握.其二,对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与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作了区分.现在,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把二者混为一谈.这在理论上是不妥的,在实践上也有碍了对真理的认识和真理的发展.本文论证了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与相对真理绝对真理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9.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认识真理,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我们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够,一直成为哲学教学中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不仅学生听不懂,甚至在一部分哲学教师中也感到解释不清,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提法是不恰当的,应当摒弃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概念,而代之以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关键是要准确理解绝对真理的内涵。现行哲学教材关于绝对真理的内涵界定是值得商榷的,这种界定难以合理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只有对经典作家的相关论断进行认真分析,才能界定出绝对真理的合理内涵,进而从真理是一个过程出发,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合理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严梅 《都江学刊》2001,13(2):1-6
本从新的角度论述了新世纪伊始我们重申四项原则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题新论     
刘午子 《荆州师专学报》1996,19(4):66-69,74
  相似文献   

14.
易安词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南宋以来,人们对李清照及其作品的浓厚兴趣从未衰减。全国解放以后,李清照评论仍然是个热门课题,但却褒贬不一,多有反复。文革前,由于强调社会效果而贬低易安词的价值,显然是过分注重社会功利而以社会批评取代了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5.
新论集萃     
“三十而立“的高考应直面社会改革期待站在历史的高度,可以看到,30年过去,我国高等教育成就突出,问题同样凸显:一是选拔了大批人才,但培养人才的方向正在发生位  相似文献   

16.
新论集萃     
负债高校的角色之惑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公办高校负债运作”问题余音未了,“吉林大学自曝身欠巨债”的消息又引发舆论评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此回应说,教育部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控  相似文献   

17.
湘云新论     
文章从身世、性格、诗才、爱情婚姻悲剧、思想意义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湘云进行论述,从而赋予其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绑架罪新论     
绑架是一种常见行为,而在司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关于绑架罪还有不少争议。研讨相关问题,对罪名、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和特殊主体的定罪量刑等,应该有更为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智育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育同德育、体育一样,既是一个古老的传统问题,又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现代问题。研究智育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正如有人所说,“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我们不能白手起家,也不能仅依靠从我们的老祖宗的片言只语去“挖掘”。但我则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仅依靠拾洋人之牙慧,也是不可能解决智育问题的。在我看来,要研究智育问题,必须处理好优秀文化遗产与现代科学观点之间的关系。这用我早在80年代后期的话说,就是要把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论证新论     
和西方相比,我国的逻辑教科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讨论论证,但是,关于论证的叙述尚有许多含糊不确之处。本文就论证的定义、论证与推理、充足理由关系以及论证的规则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