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世纪文学的基本走向是媒介化。媒介化不仅推动着新世纪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型,也推动着新世纪文学消费方式的转型。新世纪文学消费方式的转型有四种形态:一是从“直接消费”向“间接消费”的变更;二是从“阅读消费”向“观看消费”的变迁;三是从“个性消费”向“类型消费”的变换;四是从“作品消费”向“符号消费”的变调。  相似文献   

2.
总体上看,“寻根文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个方面。外部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寻根文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二是关于“寻根文学”与拉美、台湾、二十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比较研究。“寻根文学”的内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研究“寻根文学”:二是从“寻根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研究“寻根文学”;三是“寻根文学”的物质层面研究即艺术性研究;四是“寻根文学”的文化保守主义研究;五是“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纵者,是从历史的发展看问题;横者,是从不同试题的比较看问题。既纵且横,可探讨的问题真不少。我们仅说三个“点”——是考试之“点”,也是语文教学之“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提高大陆的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教学质量,要做到三个“垂范”:一、选好华文文学中的“垂范”之文;二、参考华文文学研究作品中的“垂范”之史;三、授课者要成为教学华文文学的“垂范之师”;要做到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平行比较与影响比较;要达到王国维所讲的“三个境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辩证体育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到“奥运模式”的辩证体育发展思想;二是从“群众体育”到“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理解;三是从“专注牌上”到“充分休息”之体育实践的辩证逻辑。邓小平的体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对体育的辩证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国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电影文学本体研究的理论史学及评价:(一)电影文学本体研究的三个时代是从“基础说”至“文学说”到“文学价值说”;(二)以异域理论研究为参照,对比同期中国研究现状,认为电影文学是受制于“技术与艺术合力”的新文体,其独特的电影思维在创作中以“外形式”的“框架”影响着电影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历史贡献有三:一是坚持按“日本式”实现中美建交;二是不承担必须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三是从战略高度处理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从而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诗学是从诗学与文化视角透视历史片段的共时性研究;文化研究是对文化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文学视角;文化批评是从文化视角对文学的批评研究。三个范式之间在关涉文化与文学方面有兼容之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许多可区别之处的。然而国内学界对三个范式的应用有许多误读误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文学概论》教材在建国以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50、60年代,这是在苏联模式下的草创时期,这一时期是“文概”政治化的时期;二是70、80年代,这是停滞后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文概”确立审美论的时期;三是90年代至今,这是开拓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文概”的学科化阶段。“文学概论”在发展中除了简单化、政治化那些不足以外,还存在着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个人创造少,多人合编多;二是教材内容的定性有一定的两难性;三是不关心或疏离了当前的文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诗道”这一概念,见于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其具体内涵涉及五大问题:一是诗歌意境创造中的言意关系,即如何以简约之辞传达丰厚之意韵;二是强调了作家的想象力在营造作品意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将诗歌意境的创新跟作家对诗史的深刻认识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发扬言志抒情文学传统之根本精神的基础上,突出了诗艺的推陈出新;四是提出了“不试故艺”说,阐明了诗歌艺术之提升,与作家人生境遇的内在关系;五是从鉴赏批评的角度,指出了“知音”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于读者与作者在人生经历上的相似性。这些理论观点,从不同的方面丰富发展了唐代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师:上课前我先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举手,哇,多得很;那么喜欢读诗歌的举手,哟,少得可怜。很多同学不太爱读诗歌,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形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人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读一点诗歌,培养自己“纯正的文学趣味”。  相似文献   

12.
本专辑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新空间的展开;“现代性”与台湾文学研究;分析台湾文论的后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提出从文本的语言形态进入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之后的四、五年间,新中国存在着以赵树理、茅盾和胡风为代表和三 种现实主义;文革前的17年 ,新中国文学取得了五方面巨大成就,其教训是未能实现从战争年代的思维模式到建设时期思维模式的转变;文革期间,四人帮的“四论”统治了中国文坛,造成中国文坛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好作品;1987-1989年,是新中国文学收获最丰富、创作最繁荣的13年;1990年代的中国文学,出于了“五四”变化,存在7个问题,有5个经验;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产生7种“位移”。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途径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从“文”入手,为学生释“道”。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可从“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综合能力”、“传承优秀文化,提升文明品质”和“挖掘励志哲理,引发人生思考”三个方面入手,实现文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同构,致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何谓价值?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什么是价值理论?怎么认识价值理论的哲学意义、经济学意义以及现实意义?这是人们最想弄清楚的概念。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价值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它既包含了最本质的哲学意义,也包含了经济学的意义。人们有时候是从哲学的意义来探讨价值问题,比如“人生价值”;有时候是从经济学的意义来探讨价值问题,比如“商品价值”。所以探讨价值问题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价值的本质、属性和构成;二是价值经济意义;三是现代意义的价值评价和运用。这就是文章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面对“眼球经济”时代下文学与“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被边缘化问题,本文提出让文学教育与时俱进的观点,从文学教育与师范生相结合、与电化教育相结合、与“问题式”教学方法相结合三个方面来改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优质学校。优质学校应该包含相互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结果层次;二是能力层次;三是化层次。创建优质的学校化,是提供“优质教育”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学校化不单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发展的潜能、趋势和自我更新的机制。优质学校化的创建,应该是学校化的整体优化。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实现学校化的优化:一是从学校化“分支群体”的维度,即校长化、教师化、学生化、行政人员化、班级化的优化;二是从学校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化、制度化、物质化的优化;三是从学校化的“动态结构”维度,即学校化的水平、持续发展潜能、创新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新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有三种倾向:文化心理、历史逻辑和语言意象。就性质而言,文化心理和语言意象两种研究倾向主要属于研究内容方面的拓宽与深化,其区别在于:前者是以文学为中心指向“外部”世界的研究,后者是从“外部”世界指向文学“内部”的研究。而历史逻辑的研究倾向则主要属于研究方法方面的转换。笔者以为,文学史研究革新质的突破点在于历史观、哲学观的更新,亦即思维方式的更新;未来文学史研究的基本走向在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发展的规律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真理观)、实践论、历史观,再到价值观的过程,是从事实(狭义的事实)问题研究到价值问题研究的过程。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哲学观演变也是从认识论到实践论,再到价值论的逐步递变过程:毛泽东第一代领导人从思维层面入手,建构人的认识;邓小平第二代领导人在经济复苏中实践摸索;江泽民和胡锦涛分别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对党建和社会论述,关注人的价值。理论不断创新,社会不断进步,哲学也在不断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教学内容创新: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二、教学模式创新:以学生为本,构建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共同研究型的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三、教学方法创新:运用“文学现象——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的回逆再构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